|
|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中的应用观察 |
杜慧娟, 路亚丽, 王希娟 |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纳入对照组,将92例行PCI的AMI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AMI复发率、再次行PCI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DtoB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总住院时间、AMI复发率、再次行PCI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提高AMI患者急救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利于患者预后恢复,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
|
关键词 :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
救护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效果
|
收稿日期: 2023-02-20
|
|
[1] 赵文风,沈洁,杨娟,等.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17):2362-2363,2366. [2] 管甲亮,孙锦平,曹学雷,等.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分析及效果评价[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0,28(3):144-148. [3] 张阳春,李玫,季学丽,等.基于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6):2065-2070.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 [5] 付莲英,段淑云,万水珍.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9):68-69. [6] 付丽,王楠,杨柳,等.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8,13(5):667-670. [7] 赵冬,杨丽霞,赵绮旎.急性心梗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09):1124-1126. [8] 郑晓香,王银花.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39-141. [9] 辛天宇,杨东风,李菲,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及其各时间点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1):89-92. [10] 方雪娥,顾建芳,傅咏华,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145-148. |
[1] |
汤长林.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6): 6-8. |
[2] |
杨广浦, 张铁须, 谢鹏飞, 牛津津, 乔堃, 孙广利. 替罗非班联合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重塑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6): 57-58. |
[3] |
王波. 24h动态心电图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5): 69-70. |
[4] |
耿连青. 基于风险预警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管理中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4): 117-118. |
[5] |
许春江. B型钠尿肽前体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评价[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3): 88-89. |
[6] |
孟祥旭, 王进, 王志谦, 段鹏辉, 翟小菊, 滕伟.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1): 122-123. |
[7] |
张文雅. 替格瑞洛与匹伐他汀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3): 1-3. |
[8] |
张文雅. 替格瑞洛与匹伐他汀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3): 107-108. |
[9] |
李艳芳.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74-75. |
[10] |
孙国玲.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院前急救治疗[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1): 61-62. |
[11] |
曹祥龙.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氧化应激、炎性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6-7. |
[12] |
王家永. 阿替普酶对老年心梗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3): 91-92. |
[13] |
张冬玲, 孔秋燕, 谭利, 赖勋耀, 农月婷. PDCA在缩短胸痛患者急诊抢救室停留时间的应用价值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20-21. |
[14] |
冯胜东. 新活素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53-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