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
董晓春, 何玉平, 王洁静 |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超声科,河南 濮阳 457000 |
|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在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癌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3D-TVS检查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3D-TVS在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D-TVS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为95.00%(76/80),敏感度为96.15%(25/26),特异度为94.44%(51/54),阳性预测值为89.29%(25/28),阴性预测值为98.08%(51/52),Kappa值为0.888;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准确度为88.89%(48/54),敏感度为91.11%(41/45),特异度为77.78%(7/9),阳性预测值为95.35%(41/43),阴性预测值为63.64%(7/11),Kappa值为0.633;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度为88.89%(48/54)。结论 3D-TVS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均具有较高准确度,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程度,
子宫内膜癌分期
|
收稿日期: 2023-05-20
|
|
[1] 朱辛茹,李宁.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118-120. [2] 古作娴,翁贞华.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价值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0,29(2):27-30. [3] 杨晓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特征对比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065-1066. [4] 倪文璐.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5):783-785. [5] 邓兴龙,田华谷,宁细容.经阴道三维超声Render成像与Omniview成像技术对宫腔疾病的诊断成效对比[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2):184-188. [6] 春芽,邓婕.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宫腔病变及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7):1010-1013. [7] 余小多,欧阳汉,林蒙,等.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对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价值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9):692-696. [8] 王羽,王建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与息肉的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1):112-116. [9] 王晓东,王李利.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95-96,99. [10] 王学东,刘爱连,田士峰,等.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参数鉴别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8):1261-1265. [11] 刘洁,张利.子宫内膜息肉、Ⅰ期子宫内膜癌不同MR序列信号特征及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2):135-136,147. [12] 钟玲,毛晓丽,周波,等.动态增强MRI和超声3D-TVS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9):75-78. [13] 赵映琴,徐嘉,黄弋庭,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和MRI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一致性分析[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6):1018-1022. [14] 陈玉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1):2547-2549. [15] 陈慧敏,周涵,钟玲,等.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0):83-87. [16] 卢潘萍,廖予妹,张喆琳.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在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4):1724-1729,1740. [17] 谢永会,刘萍,蔡忠宝,等.子宫内膜癌三维超声血管分级与FIGO临床病理分期、IGF-1及IGF-2表达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9):1951-1955. [18] 叶秋霖,胡悦欣,勾睿,等.MRI、分段诊刮及宫腔镜下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效能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9):3391-3395. [19] 李天刚,杨磊,李娟,等.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判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5):66-69. [20] 黄翠云,陈兰香,陈武镇,等.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20,31(24):3211-32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