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应用 |
周欣欣, 李晓艳, 贾萌萌 |
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五病区,河南 安阳455000 |
|
|
摘要 目的 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上述基础给予肢体功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气压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流速度、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峰值、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FMA、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可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下肢DVT发生风险。
|
|
关键词 :
神经重症,
气压治疗仪,
肢体功能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收稿日期: 2023-03-20
|
|
[1] 刘芳,龚立超,杨亭,等.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7):1113-1117. [2] 张冉,蔡卫新,石广志,等.Caprini模型在神经重症颅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3,44(1):20-26. [3] 周爱芳. 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69-170. [4] 姚晓芳,方益,李文婷,等.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0):80-84. [5] 张宏志,西中海,宋传祥,等.气压治疗仪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22):59-61. [6] 邵建伟,胡赟赟,倪通天,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16(1):32-36. [7] 李海军,张庆玉,苏童,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与反刍思维中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906-1909. [8] 陈芳,周崇臣,宋春兰,等.常规理疗联合针刺对重症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6):643-647. [9]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李晓强,王深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3(1):235-238. [10] 高浩然,王岩,段雨晴,等.神经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住院结局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7):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