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王付铭, 李宝鹏, 闫晓东 |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濮阳 457000 |
|
|
摘要 目的 讨论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核心组和悬吊组,每组55例。悬吊组运用悬吊训练(SET)疗法每日训练45min,持续训练30d;核心组在悬吊组训练量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核心训练每日持续30min,持续训练30d。康复治疗30d后,均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Mery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范围(ROM)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训练后核心组的临床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悬吊组80.00%(P<0.05);核心组Lequesne-Mery评分(4.12±1.21)分明显低于悬吊组(7.41±1.14)分(P<0.05),核心组HSS总分(68.61±5.91)分明显高于悬吊组(53.24±4.14)分(P<0.05);训练后两组ROM范围的比较中,核心组最大主动屈曲角度aFL(108.6±15.2)°、最大主动屈曲角度aEX(4.1±0.6)°、最大被动屈曲角度pEX(3.5±1.0)°明显高于悬吊组aFL(100.9±14.6)°、aEX(3.9±0.1)°、pEX(2.3±0.5)°(P<0.05),最大被动伸展角度pF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明显,患者肢体能力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核心区肌群,
悬吊训练,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康复治疗
|
收稿日期: 2020-12-17
|
|
[1] 杨立,贾云柱,赵明宇.温针灸改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8):1159-1161. [2] 徐冬霆,郭圣洁,朱唯一.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25(5):674-676. [3] 胡海澜,凌龙,何敏辉,等.绝经后不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5):623-626. [4] 张颂华,王珍,刘襄.深刺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4):593-595. [5] 赵明宇,张向东,赵启,等.“以骨为先”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的理论探讨[J].中医正骨,2020,32(6):35-37. [6] 王弘德,李升,陈伟,等.《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的更新与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9):993-995. [7] 孙瑛. 实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19-339. [8] 黎春华,郭燕梅,陈蔚,等.中文版Lequesne指数在膝骨关节炎评价中的评价者间信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6):554-555. [9] 陈文婷.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护理效果及HSS评分、并发症情况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596-2601. [10] 侯广原,张继学,张志军,等.矢状位假体位置与CR型全膝关节置换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41(1):63-65. [11] 王世中,钱文旭,李金龙,等.不同分期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治疗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2):2577-2580. [12] 刘佳慧,徐宁,李婷婷.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20,41(2):254-255. [13] 张兴,廖瑛,周君,等.核心区肌群稳定性训练防治膝骨关节炎的意义[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1):102-104. [14] 孙忠丽,许蕊.核心肌群训练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0,24(7):1359-1362. [15] 陈剑飞,徐献民,曹坤茂,等.核心肌群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站立能力的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20,23(2):191-19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