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及DCIS、IDC的鉴别诊断要点分析 |
于伟伟 |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河南 安阳 455000 |
|
|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NLM)及乳腺管原位癌(DCIS)、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NLM、30例DCIS、20例IDC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一般情况及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NLM患者均龄明显小于DCIS患者及IDC患者,最大病灶直径大于DCIS、ID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组乳腺外周病灶分布例数多于NLM组(P<0.05)。NLM超声声像图中的肿块形态、边界情况、肿块边缘状态、纵横比、钙化灶存在与否、肿块内部是否伴有无回声区及血流分级情况与乳腺癌(DCIS、IDC)声像图有较大区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毛刺样病例较NLM多见(P<0.05);NLM组检出内部伴无回声区病例显著多于DCIS组、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腋窝淋巴结情况及肿块内部回声均匀与否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掌握NLM、DCIS、IDC三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异同点并结合声像图具体表现、患者年龄等具体信息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
非哺乳期乳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DCIS,
IDC
|
收稿日期: 2020-10-10
|
|
[1] 贾晓红,詹维伟,周建桥,等.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和MRI表现特征[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12):943-948. [2] 陈香梅,钟洁愉,刘俐,等.两种病理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影像表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6):492-494. [3] 刘思奇,边娜娜,苏亚娟.超声BI-RADS联合血CA15-3和CEA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4):347-351. [4] 张晨州,吴松年.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6):3838-3841. [5] 牟霜,闵捷.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5):817-820. [6] 毕卓芳,邱飞,叶茂清,等.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2):69-71. [7] 杨雪梅,魏丽美,黄敬垣,等.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弹性成像诊断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2):321-323. [8] 彭娟. 超声鉴别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价值[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2):123-12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