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讨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干预作用 |
杨卓霖1, 王丽菊1, 陈立早1, 谭蓉2, 欧艺1 |
1.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
|
|
摘要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仅有77.14%,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53±6.83)分和(75.68±9.53)分,Berg评分分别为(20.65±5.68)分和(42.52±7.54)分;对照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38±6.54)分和(68.52±8.24)分,Berg评分分别为(20.46±5.52)分和(36.85±6.18)分,观察组FMA评分和Berg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52±4.32)cm和(50.42±5.32)cm,步速为(22.12±3.52)cm/s和(38.12±5.56)cm/s,步频为(50.63±8.52)步/min和(72.56±12.52)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2±0.62)和(1.52±0.56);对照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38±4.28)cm和(44.56±4.65)cm,步速为(22.20±3.48)cm/s和(33.52±4.52)cm/s,步频为(50.45±8.62)步/min和(64.41±10.25)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5±0.60)和(1.65±0.86),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与步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节律性听觉刺激,
脑卒中偏瘫,
步态分析,
平衡能力
|
收稿日期: 2021-11-08
|
|
[1] 顾卫佳,于小明,梁雷超,等.节律性听觉刺激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2):1408-1412. [2] 陈莹,关玉.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痉挛型偏瘫儿童疗效及对情绪-社会性和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5):82-84. [3] 王娟,赵凯,徐梅.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5):566-569. [4] 葛亚丽,张甜甜,张大华,等.节律性听觉刺激在脑卒中后步行障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3):351-355. [5] 陈宸,谢瑛,吴春薇.主动性音乐疗法对男性卒中恢复期患者注意障碍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2):2229-2232. [6] 李浅峰,陶明佳,姬媛媛.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亚急性期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干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7):1240-12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