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斌,李平,杨海香.CT与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宫颈间质受累诊断中的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2):99-102.
[2] 秦凯,程熠,袁响林,等.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3):232-236.
[3] 臧金凤,赵丕文,赵俊云,等.丹参酮ⅡA抗宫颈癌鳞癌细胞增殖效应及其雌激素受体亚型介导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6):51-55.
[4] 彭晞,张伟森,宋亭.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11):16-18.
[5] 谭华伟.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1):38-40.
[6] 袁俊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37(5):573-576.
[7] 胡明辉,李倩,杨达.MRS联合DWI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9,39(6):574-575.
[8] 李淑芳,李桂红,叶玉霞.宫颈细胞学检查加HPV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177-178.
[9] 卫红霞,魏丽军,赵瑞霞,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5):1956-1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