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立珍,孙立平,丁淑芹.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变化的特点[J].海南医学,2018,29(2):266-267. [2] 何晶晶,刘景瑶,张雁,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人布鲁菌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7,16(1):89-92. [3] 杜清春,王鹏.布鲁氏杆菌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9,27(2):109-113. [4] 朱珠,陈安林,彭丹等.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7):109-112. [5] 左真,黄余.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13(1):83-86. [6] 王铁峰,王照,高战武,等.人布鲁杆菌病三种不同鉴定方法的比较[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4):396. [7] 刘景瑶,毕惠梅,赵冬梅,等.布病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8,41(3):284-286. [8] 李静,王子璠,张弛.琥红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布鲁杆菌病诊断性能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学,2018,46(10):1169-1171. [9] 朱晓娟,查赟峰,徐德顺,等.布鲁菌病3种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4):2029-2030. [10] 尉瑞平,王美霞,宋利桃,等.布鲁氏菌病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7):711-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