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青,张英,周馨,等.2009~2018年北京地区单中心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J].肿瘤,2020,40(6):431-439. [2] 左婷婷,陈万青.中国乳腺癌全人群生存率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4):639-642. [3] 张萌萌,贾红燕,陈怡安,等.山西地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4):257-261. [4] 袁瑶,周显礼.乳腺癌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6):576-580. [5] 苑方松.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2(30):1484-1489. [6] 叶祯开,唐洁,卢耀振,等.野中野调强放疗在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5):541-544. [7] 苏铭,尹勇,巩贯忠,等.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剂量累加的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9,39(12):910-915. [8] 郭胜春,林福烘,陈伟峰,等.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剂量学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2):85-88. [9] 宾石珍,张俊俊,单冬勇,等.两种皮肤通量外扩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0,37(10):1237-1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