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学科协作指导联合正念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
王娜, 刘利霞, 师伟 |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产房,河南 漯河462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指导联合正念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96例初产妇,按抽签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施加多学科协作指导联合正念心理干预。2组均从孕28周开始施加干预措施,持续8周,观察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2组产妇情绪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变化,对比2组产时情况及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率、1min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差异,并统计2组不良分娩结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早产儿)。结果 干预8周后2组EPDS评分及GAD-7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分娩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指导联合正念心理干预可有效防止产妇围产期不良情绪状态,进而促进自然分娩,并改善分娩结局。
|
|
关键词 :
多学科协作,
正念心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收稿日期: 2021-07-12
|
|
[1] 蔡娜,闫丽娜.支持性护理干预对分娩期女性分娩恐惧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151-153. [2] 鲍冠君,朱琳,罗烨,等.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8):1389-1393. [3] 戈瑶,荣蓓,王怡君,等.正念减压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4):75-78. [4] 符夏瑜,陈雄,张云志.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孕晚期妇女产前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5):453-454. [5] 曲姗,胜利.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筛查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2):939-944. [6] 余昕烊,漆洪波.昆士兰临床指南:正常分娩(2017版)要点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0):1115-1118. [7] 付静侠,陈明珠,罗阳.孕期正念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0):144-149. [8] 李静逸,洪洋,宋春梅,等.正念干预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知觉压力影响的循证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8,39(4):78-82. [9] 舒玲,谭创,吴传芳,等.团体正念瑜伽对二胎孕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739-2743. [10] 戈瑶,荣蓓,王怡君,等.正念减压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4):75-78. [11] 蒋海霞,左洁,卫小玉,等.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与分娩方式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5):623-625,628. [12] 范秀丽,季庆华,叶张艳,等.系统化心理干预对初产妊娠孕妇社会行为、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3):352-354. |
[1] |
朱雁虹, 张丽, 王慧.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产科积极心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在单胎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6): 107-109. |
[2] |
王壤, 林胜男, 高洛漯.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不同剂量硬膜外麻醉在足月初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3): 37-39. |
[3] |
白元元, 毛凌云, 王芳. 责任助产联合自由体位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疼痛指数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31-33. |
[4] |
赵合影, 胡绚芳, 邓影芳. 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1): 76-77. |
[5] |
杨玉霞. 陪伴式分娩护理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142-144. |
[6] |
王昱喜, 张锦梅, 李旭华. 多学科协作管理护理模式在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3): 114-115. |
[7] |
邵玉霞. 盆底功能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产妇排尿状况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99-9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