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陈丽芬, 姚朝光, 黄佳, 黄霜湘, 黄理 |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河池 547000 |
|
|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在上消化道疾病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胆胰疾病患者与3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别将各类患者分为超声内镜组与联合组,超声内镜组1(1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超声内镜组2(15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联合组1(1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联合组2(15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记录各组诊断结果、超声造影时相,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标准,评估各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超声内镜组1、联合组1中各有7例恶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8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超声内镜组2、联合组2中各有8例恶性胆胰疾病患者、7例良性胆胰疾病患者。超声内镜检查与联合检查均诊断出恶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7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8例、恶性胆胰疾病患者7例、良性胆胰疾病患者8例。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患者超声造影晚增同退、同增早退、无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疾病患者晚增早退情况多于良性疾病,良性疾病患者同增同退、早增晚退情况多于恶性疾病患者(P<0.05)。联合组对胆胰疾病、上消化道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较好。
|
|
关键词 :
超声内镜,
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
|
收稿日期: 2025-04-09
|
|
基金资助:河池市科技计划项目(河科AB230905) |
通讯作者:
姚朝光
|
[1] 魏蕾,李自雄,秦叔逵,等.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东亚人群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2):137-144. [2] 李胜哲,杨艳,冯建军.血清CA199、CA242及CEA联合检测对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0):1620-1621. [3] 许国强,章粉明.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中的诊治进展及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3):281-284. [4] 邓巍,姜海行,覃山羽.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及毗邻占位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14):1933-1937. [5] 任春蓉,孙晓滨,周洋.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术对非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9):859-861. [6] 彭建勇,白炜,孟欣,等.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1):111-113. [7] 许国强,章粉明.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中的诊治进展及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3):281-284. [8] 张智漂,许岸高,李丙生.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7):818-820. [9] 张志宏,李良平.超声内镜与增强CT、MRI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估[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5):329-332. [10] 聂双,邹晓平.EUS-ERCP融合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运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3,35(10):1261-1263. [11] 李鑫鑫,李安庆,钟晓琴,等.超声内镜、增强CT对胆胰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28(1):104-108. [12] 谭晓君,何瑞华,刘君君,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可疑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9):234-235. [13] 王乐,刘立新,郭晓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鉴别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0):2246-2251. [14] 许晓辉,郭卫红,李艳.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20,41(20):2146-2149. [15] 陈刚,张焰平,叶乐平,等.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9(7):68-7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