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PR、Ki-67、P5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郑永雄, 刘海标, 潘文雄, 林少华 |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病理科,广东 汕头 515154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PR、Ki-67、P5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手术切除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抗原Ki-67与P53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差异,分析癌组织中ER、PR、Ki-67、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00%、78.00%,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96.00%、94.00%),而Ki-67、P53阳性表达率为90.00%、46.00%,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4.00%、4.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ER、PR均与年龄、绝经状况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有关,且随着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升高,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ER、PR的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Ki-67与年龄、绝经状况、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子宫内膜样腺癌高组织分化程度相比低组织分化程度患者中的Ki-67的表达阳性率升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53与年龄、绝经状况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有关,随着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升高,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53的表达阳性率升高(P<0.05)。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PR、Ki-67、P53存在异常表达,且与临床分期与组织学分级有着一定关系,对于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关键词 :
子宫内膜样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抑癌基因,
抗原Ki-67
|
收稿日期: 2020-11-15
|
|
[1] 祁晓莉,张轶华,王春艳,等.PAX-2、PTEN、ER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9):933-937. [2] 熊中堂,江庆萍,刘少颜,等.子宫内膜样腺癌中Stathmin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7):1361-1366. [3] 韩虹宇,姜继勇.子宫内膜样腺癌MELF浸润模式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价值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54-59. [4] 徐珂,张明哲,张振东,等.子宫内膜癌中ER、PR、VEGF、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3):5691-5693. [5] 周惠玲,何莹莹,范良生,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因及分子标志物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10):947-9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