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影响因素 |
樊毅 |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31例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未发生后凸畸形的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骨质疏松、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方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首次劳动时间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跨伤椎置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OR>1,P<0.05);首次劳动时间晚是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腰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发生后凸畸形与骨质疏松、跨伤椎置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首次劳动时间早等因素有关。
|
|
关键词 :
腰椎骨折,
脊柱后凸,
畸形,
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
|
收稿日期: 2021-08-26
|
|
[1] 沈昆,王守国,费昊东,等.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2):2106-2108. [2] 谷千江. 胸腰椎骨折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颈腰痛杂志,2020,41(1):51-54. [3]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82-687. [4]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43. [5] 陈士易.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J].颈腰痛杂志,2018,39(4):533-534. [6] 魏桂财,李超雄,林向全,等.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1):56-57. [7] 何伦相,吴大国,陈强.胸腰椎患者骨折术后后凸畸形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4):40-43. [8] 郑进昌,庄林波.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23(5):546-548. [9] 孟繁军,崔彦彬.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418-1420. [10] 曹代桂,张胜利,谭祖键,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6):785-790. [11] 杨洪平,王勇.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后凸畸形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20,18(35):14-16. |
[1] |
陈继业, 王会佳, 黎森. 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OVCFs的效果[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6): 99-100. |
[2] |
董远. 眶隔脂肪释放带蒂移植在睑袋伴泪沟畸形患者睑缘入路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60-62. |
[3] |
王奥博, 陈振, 汪文慧. 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52-53. |
[4] |
王明帅, 孟亚轲, 陈斌, 王跃辉. 膝关节置换+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治疗强直膝畸形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89-89. |
[5] |
赵永明, 郭新军, 杨卫强, 田致忠. 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5-16. |
[6] |
原卓敏, 缪明明, 贾心连. 胸腰椎骨折术患者运用罗哌卡因治疗后在术后镇痛方面产生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39-39. |
[7] |
韩魏魏.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13-14. |
[8] |
余凯, 李华龙, 程慎杰, 苏建敏. 依替膦酸二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18-19. |
[9] |
王燕平, 牛万彬. GSI-能谱CT扫描技术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46-47. |
[10] |
李素艳, 赵军红.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48-4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