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辉.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6):45-47. [2] 吴谦. 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静态调强适形放疗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8):49-50. [3] 陈子印,钱茂森,潘慧莹.非共面野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面的剂量学优势[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31(2):142-146. [4]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6-78. [5] 王蔚文.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79. [6] 李文洁,金发光,袁灿亮,等.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20,13(4):507-509. [7] 吴海波,张小静,张银,等.IMRT联合同期TP方案治疗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J].西部医学,2020,32(9):1342-1345. [8] 周云泷,许敬辉,杨涛,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计划中IMRT与VMAT单双拉弧的剂量学对比[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4):646-649. [9] 张涛,周宗玫,肖泽芬,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VMAT初步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8,27(8):729-733. [10] 余双,杨树仁,王海兰,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剂量学对比[J].当代医学,2019,25(29):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