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祖芬,梁大康,刘卫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婴儿重症肺炎辅助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8):136-140. [2] 蔡梅香,王小云,吴峥,等.俯卧式体位引流在预防羊水污染剖宫产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24-126. [3] 朱莎,吴莎莉,陈利双.机械振动排痰和体位引流联合使用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2):27.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6,(2):97-107. [5] 崔娜. 机械振动排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15,23(6):198-199. [6] 李楠楠,崔妮,牛峥彬.雾化吸入结合体位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73-74. [7] 部莹,张帅,魏传香,等.采取特殊体位引流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46-247. [8] 林慧慧,蒋双,贺广芹等.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57-260. [9] 沈清峡,徐国新,鲁慧敏等.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156-160. [10] 李欣,王小亭,李若祎等.肺部超声主导的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5):448-451. [11] 阮桂萍. 甲强龙联合体位引流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4):99-100. [12] 陈燕珊,陈露红,文美珠.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3):85-87. [13] 孙嘉阳,郭占林.改良体位痰液引流治疗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5):717-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