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模式心脏与双肺剂量学对比研究 |
庄珠江, 蒋娅莉, 李金媚 |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三区,广东 湛江 524002 |
|
|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调强放疗模式心脏与双肺剂量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放疗模式不同分为容积调强组合静态调强组,每组50例。比较两种放疗模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将计划靶区95%剂量同一位5000cGy,则2%、50%、98%剂量容积调强组优于静态调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对比容积调强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适形度指数区别微小,组间对比无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的患侧肺(右肺)V5、V20均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左肺V5及心脏V40均显著低于静态调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调强组左肺V20、心脏V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调强放疗模式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量,保障患者预后,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
|
关键词 :
乳腺癌,
容积调强放疗,
静态调强放疗,
剂量学
|
收稿日期: 2021-12-31
|
|
[1] 刘青,张英,周馨,等.2009~2018年北京地区单中心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J].肿瘤,2020,40(6):431-439. [2] 左婷婷,陈万青.中国乳腺癌全人群生存率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4):639-642. [3] 张萌萌,贾红燕,陈怡安,等.山西地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4):257-261. [4] 袁瑶,周显礼.乳腺癌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6):576-580. [5] 苑方松.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2(30):1484-1489. [6] 叶祯开,唐洁,卢耀振,等.野中野调强放疗在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5):541-544. [7] 苏铭,尹勇,巩贯忠,等.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剂量累加的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9,39(12):910-915. [8] 郭胜春,林福烘,陈伟峰,等.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剂量学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2):85-88. [9] 宾石珍,张俊俊,单冬勇,等.两种皮肤通量外扩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0,37(10):1237-1241. |
[1] |
胡莹, 李培恒, 刘儒鹏, 陈阳阳. 3.0T MRI联合FFDM检查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4): 56-57. |
[2] |
迟宏璐. MRI及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121-122. |
[3] |
曹宛雅, 崔丹, 闫六六.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21-23. |
[4] |
付波. 扶正固本法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135-136. |
[5] |
董菊红, 林芝廷. 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对效果、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80-81. |
[6] |
杨瀚, 田青. 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PINP、β-CTX水平的关系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14-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