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郝森 |
确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确山 463200 |
|
|
摘要 目的 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9例UA患者,采用掷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0)。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可地尔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血管活性物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以及血管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t-PA、NO水平高于治疗前,PAI-I、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患者经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疗效明显,且未增加用药风险。
|
|
关键词 :
不稳定型心绞痛,
脉血康胶囊,
尼可地尔,
血管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
|
收稿日期: 2021-02-01
|
|
[1] 金雁.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8,38(7):103-105. [2] 彭艳玲,黄洁,贺治民,等.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8,43(6):678-681. [3] 肖阳,张艳,孙铭鸿.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222-224. [4] 柯元南,陈纪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5] 梁茂新,高天舒.《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331. [6] 王禹,金丽,杨丹凤,等.尼可地尔联合参芍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2):219-222. [7] 李明,赵鸿彦,张亚玲,等.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9,30(8):1100-1105. [8] 魏巍,李香甜,戚文超.参蛭通脉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8,35(6):72-76. [9] 孙梦华,章轶立,谢雁鸣,等.真实世界中使用脉血康胶囊的老年人群特征及用药分析[J].世界中医药,2020,15(20):3088-3093. [10] 于云秀,李倩,王晓波,等.脉血康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4):45-49. |
[1] |
岳慧娟.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1-4. |
[2] |
魏莉莎.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5-7. |
[3] |
陈小妮. 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76-77. |
[4] |
张志花. 脉血康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131-132. |
[5] |
张丹, 张晓飞.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7-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