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
胥丽莎 |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高热患儿惊厥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高热患儿临床资料,统计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状况,并统计患儿基线资料,分析导致急诊高热患儿发生惊厥的影响因素。结果 216例急诊高热患儿中,发生惊厥18例,发生率8.33%,纳入发生惊厥组;未发生惊厥198例,纳入未发生惊厥组。发生惊厥组年龄较未发生惊厥组小,体温、有家族史占比、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未发生惊厥组高,血钠、血钙水平较未发生惊厥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温高、有家族史、上呼吸道感染、NLR高、血钠低、血钙低是急诊高热患儿发生惊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高热惊厥的发生与患儿年龄小、体温高、有家族史、上呼吸道感染、NLR高、血钠低、血钙低密切相关。
|
|
关键词 :
高热惊厥,
急诊,
上呼吸道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收稿日期: 2020-12-07
|
|
[1] 刘科贝. 高热惊厥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6):16-19. [2] 冯婕. 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7,21(4):772-774. [3]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等.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许男,陈莹,刘蕊,等.我国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临床现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5):480-483. [5] 靳云凤. 急诊儿童惊厥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4):104-105. [6] 李娟,王丹,王艳,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07-109. [7] 陈瑞燕,刘丽容,董晓云.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8):1087-1088. [8] 刘明.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74-75. [9] 刘兰花,郭银娟,张晓莹.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J].海南医学,2018,29(16):147-149. [10] 卢一斌,刘占利,马效东.NLR和RDW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表达及其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17):2953-2955. [11] 王庆. 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60-2961. [12] 李佳,童慈兰.儿童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3):249-251. |
[1] |
雷涛, 蒋涛, 刘厚存. 循环降钙素原和N/L在小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44-46. |
[2] |
孙国玲. 院前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2): 117-118. |
[3] |
韩传映. 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1): 37-39. |
[4] |
韩贝贝, 李志超, 胡东涛. 急诊切痂植皮联合rh-bFGF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30-32. |
[5] |
刘燕飞. 血常规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80-80. |
[6] |
廉亚平.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科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效果[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43-144. |
[7] |
雷涛, 蒋涛, 刘厚存. 益卫屏风散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30-132. |
[8] |
王伟.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效果评价[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43-4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