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预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价值 |
张玲玉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350000 |
|
|
摘要 目的 探究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84例HCM患者,根据心脏MRI检测是否出现延迟强化评估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情况;入院时利用2D-STI技术测量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比较两组GLS、GCS、GR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D-STI预测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84例HCM患者中,有47例发生心肌纤维化,占55.95%。发生组GLS、GCS均低于未发生组,GRS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D-STI检查参数(GLS、GCS、GRS)与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2D-STI参数中GLS、GCS、GRS对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均>0.70,且当cut-off值分别取-18.855%、-26.030%、33.235%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2D-STI检查参数GLS、GCS、GRS与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有关,对预测HCM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价值。
|
|
关键词 :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预测价值
|
收稿日期: 2023-04-10
|
|
[1] 陈凤梅,鲁星琴,姚亚丽.主动脉弹性与肥厚型心肌病及其心肌纤维化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20,47(4):207-210. [2] 刘霞,刘智综述,李睿,等.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应用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8):21-23. [3] 陈丹丹,夏娟,余正春,等.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房功能[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33(9):638-640,651. [4] 周金玲,王凤,刘伟伟,等.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7):758-763. [5]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等.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指南2022[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022,6(2):80-105. [6] 王可颜,郑捷,张勇,等.磁共振内源性对比T1ρ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22,13(12):51-57. [7] 刘新峰,韩燕,蒲伟,等.T1mapping技术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纤维化[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23):426-429. [8] 张艳,吴昆华,李清,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范围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31-36. [9] 李健,刘景旺,王守红,等.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0,55(7):790-792. [10] 周晨晖,戴丽雅,周宁,等.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脏MRI评价心肌纤维化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心电与循环,2020,39卷(3):269-272. [11] 林慧,张艳玲,张辉,等.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室壁瘤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10):748-749. [12] 刘洪姝,孙娜,敖静,等.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1):73-78. [13] 白若岑,郭洁,孙丹丹,等.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乳头肌功能[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3):200-203. [14] 李慕子,李慧,孟红,等.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功能及其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2,22(1):4403-4408. |
[1] |
喻昭君.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4): 65-66. |
[2] |
潘君晖, 张向立, 梅永成, 余森.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全弓与右半弓置换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J]. 哈尔滨医药, 2023, 43(1): 9-10. |
[3] |
顿健美, 王丽娟, 张俊苹. 人文关怀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前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儿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98-99. |
[4] |
曹祥龙.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氧化应激、炎性指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6-7. |
[5] |
陶功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5-6. |
[6] |
李永生. 心宁方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118-1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