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哈尔滨医药  2021, Vol. 41 Issue (3): 134-135    
  中医/中西医结合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
吴桂洪1, 曾燕媚2, 李文东1
1.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脑科,广东 肇庆 526300;
2.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广东 肇庆 526300
全文: PDF (317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PCI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VBA)平均血流速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6%,较对照组的80.49%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黏度(HBV)和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为(1.32±0.16)mPa·s、(2.59±0.23)g/L、(4.26±0.85)mPa·s、(7.12±1.32)mPa·s,低于对照组的(1.56±0.21)mPa·s、(3.18±0.37)g/L、(5.03±1.08)mPa·s、(9.25±1.56)mPa·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椎、右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7.52±3.84)cm/s、(39.58±4.12)cm/s、(41.52±4.36)cm/s,高于对照组的(32.17±3.59)cm/s、(34.26±4.08)cm/s、(37.41±4.25)cm/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倍他司汀可增强PCIV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血循环,恢复VBA血流速度,纠正后循环供血不足,改善病情进展,且安全性高。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吴桂洪
曾燕媚
李文东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丹参多酚酸盐倍他司汀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    
收稿日期: 2020-12-05     
PACS:  R743.31  
引用本文:   
吴桂洪, 曾燕媚, 李文东.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3): 134-135.
链接本文:  
http://www.hrbyybjb.org.cn/CN/     或     http://www.hrbyybjb.org.cn/CN/Y2021/V41/I3/134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