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
伍思贤, 陈智锋 |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对症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合孟鲁司特钠的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 筛选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院寻求医疗支持的患儿6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采用单一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为吸入组;另一组31例,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给药,为联合组。经系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情况、患儿6个月后疾病复发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在肺功能恢复、6个月疾病复发率、血清炎性因子方面结局均优于吸入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综合疗效佳,临床起效快,可进一步促患儿肺功能恢复,纠正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可控,安全性可,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肺功能,
复发率,
安全性
|
收稿日期: 2020-12-13
|
|
[1] 丁涛,张士辉.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医学综述,2015,22(14):2637-2638. [2] 张华.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4. [3] 王丽红,李亚蕊,王春岩,等.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0):2267-2269. [4] 王利君.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57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9):1356-1358. [5] 田晓曦.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实施布地奈德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168-1170. |
[1] |
马红丹, 万灵侠.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70-71. |
[2] |
陆叶.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促进预后恢复的价值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92-92. |
[3] |
徐红喜. 低渗性补液盐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101-102. |
[4] |
余会勤. 推拿、捏脊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139-140. |
[5] |
张丹, 张晓飞.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7-18. |
[6] |
梁梦琳, 黄向民, 谭雄. 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21-23. |
[7] |
吴学永, 万里飞, 李春梅, 陈一鸣. 抽吸及支架取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35-36. |
[8] |
陈宇航. 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45-46. |
[9] |
张伟伟. 孟鲁司特钠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68-69. |
[10] |
郑玉春, 李伟霞. 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40-41. |
[11] |
李龙, 杨金庆, 薛勇, 王兆斌. 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62-63. |
[12] |
陈占敏, 卢帅培. 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0m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59-60. |
[13] |
梁增红. PCBI疗法与行为分析疗法在≤3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对比[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21-122. |
[14] |
雷涛, 蒋涛, 刘厚存. 益卫屏风散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130-132. |
[15] |
朱焱. Graves眼病患者经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3): 93-9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