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种治疗方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
张军辉 |
新密市中医院,河南 新密 452370 |
|
|
摘要 目的 比较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与激光治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FFA)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120眼)在我院治疗的ROP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59眼)与对照组32例(61眼)。观察组患儿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激光治疗。两组患儿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FFA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治疗后3个月(T2)两组患儿血清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素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谷氨酸(GLU)]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新生血管消退率及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纤维增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0、T1、T2时两组患儿VEGF、GLU、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患儿VEGF、GLU水平较T0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IGF-1水平较T0时显著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儿FFA表现,降低VEGF、GLU水平,提高IGF-1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
关键词 :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应用效果
|
收稿日期: 2021-02-03
|
|
[1] 朱苾丹,李绍军.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治疗现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27(3):44-47,32. [2] 陈龙凤,高华顺,王改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49-352. [3] 许晓璇,胡裕翔,程艺,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38(9):883-886. [4] 杨秀梅,何涛,邱岩,等.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7,37(2):137-140. [5] 赵欢欢,李静,穆歌,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8,26(3):22-25. [6] 杨朵,陈晓,杨明,等.早期营养及生后体质量增长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预测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5(2):92-95. [7] 沈学成,杨卫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IGF-1和TGF-β1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563-1565. [8] 杨茜,黄欣.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复发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9,35(6):617-620. [9] 雷祥,栗占荣,刘艳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50-53. |
[1] |
杨惠玲, 刘勤伟, 王玲. 家长参与综合管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2, 42(1): 107-108. |
[2] |
杨静.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状况及黄斑水肿消退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81-82. |
[3] |
程丹平.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6): 88-89. |
[4] |
周曼丽. 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预防对策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5): 84-85. |
[5] |
李丽娜.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及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26-27. |
[6] |
蔡赛宝, 李润君, 汪玉慧. 阴道试产与剖宫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4): 53-54. |
[7] |
方娟. 品管圈护理管理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3): 121-122. |
[8] |
王亚飞, 赵星星, 李杰.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的影响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36-37. |
[9] |
胡玲玲, 卢惠鹏, 盛东方. 首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全程家庭功能促进方案的效果及安全性探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97-98. |
[10] |
李顺辉, 严顺添, 颜惠宇.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的研究[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2): 143-144. |
[11] |
苏丰鸣, 李宏涛, 李婧. 团队工作模式在AMI患者抢救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J]. 哈尔滨医药, 2021, 41(1): 116-1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