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队工作模式在AMI患者抢救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 |
苏丰鸣, 李宏涛, 李婧 |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451464 |
|
|
摘要 目的 观察团队工作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4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抢救期间采用的处理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团队组各67例,常规组为传统急诊AMI抢救流程,团队组为团队工作模式抢救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急诊处置效能、冠脉再通率、院内不良事件与预后。结果 抢救后,团队组抢救成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患者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团队组急诊处置效能指标[心电图报告时间、血液标本检测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团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团队工作模式能够高效进行AMI患者急诊抢救,保障患者治疗时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
|
关键词 :
团队工作模式,
AMI,
抢救期间,
应用效果
|
收稿日期: 2019-12-17
|
|
[1] 焦恒,张智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6):92. [2] 田彩霞,薛伟珍,杨丽峰,等.靶血管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296-298. [3] 李清香,卢梅兆.团队协作模式在溶栓患者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1-1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5] 尤华彦,曹华明,王强,等.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1918-1920. [6] 张强. 院前综合急救模式在AMI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5,10(5):680-682. [7] 贺伦惠. 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提升急性冠心病患者D2B照护质量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