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丹,陈燕,双庆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性分析[J].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2,3(2):118-124. [2] 江鸿萍. 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检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5):719-721. [3] 王旭晨,黄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22,12(16):19-21.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6):578-602.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2):117-126. [6] 王敏,马爱矿,王晓蓉.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人群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24):3639-3641. [7] 宋素莉,贺英华,陈丽娟.COPD并发吸入性CAP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4,17(2):264-267. [8] 周俊立,张文萃,王莹莹,等.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与特征[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9):1046-1050,1062. [9] 罗可人,唐军.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6):540-544. [10] 贾雅婷,胡慧慧,翟亚军,等.核蛋白H-NS调控多重耐药鸡大肠埃希菌IncF Ⅱ质粒接合转移的分子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8):3675-3684. [11] 董玉飞,赵纪维,李海娜,等.医院环境中葡萄球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及基因分析[J].河北医药,2014(18):2842-2844. [12] 谭赛娟,彭华保,陈虹亮.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4):342-345+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