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晓玲,王海霞,冯小霞,等.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70-772. [2] 杨超,王梦,马明.不同频率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8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9,51(7):58-61. [3] 郝伟,于欣.精神病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曹慧,张晋萍,郭蕊,等.两种量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评估中的信效度比较[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10):721-726. [5] 崔慧茹,李伟,王继军,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焦虑谱系障碍研究现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983-985. [6] 池林,李红玲,赵龙,等.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9):652-656. [7] 张烨,杨昕婧,王思涵,等.基于真实世界原则的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3):374-377. [8] 李小娇,许可,方继良,等.耳甲部电针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静息态fMRI脑机制初探[J].磁共振成像,2020,11(2):84-88. [9] 王宇阳,任晓暄,郑瑀,等.不同电针频率对慢性应激抑郁刺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