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41卷 5期
刊出日期:2021-10-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护理
 
       论著
1 溶栓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袁慧
目的 探讨溶栓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76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溶栓后均经冠脉造影确认犯罪血管并对其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根据溶栓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发病6h内溶栓患者分为A组(n=40),发病6~12h后溶栓患者分为B组(n=36),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恢复情况,血管再通率,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LVEDD和LVESD均下降,LVEF均上升,A组心功能恢复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对比,A组再通率87.5%显著高于B组55.6%(P<0.05);两组MACE发生率对比,A组发生率5%低于B组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越有利于STEMI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MACE的发生。
2021 Vol. 41 (5): 1-2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217 KB)  ( 161 )
3 辛伐他汀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李广运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HHT)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30例为常规组,采用辛伐他汀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30例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常规组66.67%(P<0.05);治疗后联合组DBP、SBP、血清Hcy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TNF-α、CRP、MMP-9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HT患者,可降低血清Hcy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效果显著。
2021 Vol. 41 (5): 3-4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239 KB)  ( 204 )
5 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影响
王秋菊, 郭慧敏, 李海燕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氧化应激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血液灌流组和联合组,各30例。血液灌流组接受血流灌流治疗,而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应激指标(SOD、LDH)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愈率高于血液灌流组,昏迷时间、阿托品、解磷定总量、住院时间低于血液灌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血液灌流组(P<0.05),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时间短于血液灌流组(P<0.05)。治疗前两组SOD、LD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DH均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SOD高于血液灌流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肾损伤、中间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损伤、呼吸衰竭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显著提高,且可改善应激指标,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5): 5-7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325 KB)  ( 161 )
8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近期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张丹阳
目的 研究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近期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为肝血管瘤且在我院介入放射科接受肝动脉介入栓塞术(TAE)治疗的53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观察TAE手术成功率、治疗10d后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3月、6月、9月的血管瘤大小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TAE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前肝血管瘤直径为(8.97±2.64)cm,治疗后3月、6月、9月肝血管瘤直径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0d后的总有效率为83.02% 。TAE术后3d,7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直接胆红素水平(DBI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其术后10d水平较术后3d、7d降低(P<0.05),10d与术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E术后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间接胆红素水平(IBI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近期疗效可靠,虽然短期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但10d内可恢复。
2021 Vol. 41 (5): 8-9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352 KB)  ( 154 )
10 PFNA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仵海涛
目的 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n=43)与钢板固定组(n=43),钢板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较钢板固定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钢板固定组短(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较钢板固定组高(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钢板固定组为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式,可改善围术期情况,加快骨折预后和功能恢复进程,并具有安全性。
2021 Vol. 41 (5): 10-11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410 KB)  ( 205 )
12 血管超声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研究
古园园
目的 探究血管超声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25例单侧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血管超声检查及CT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DVT的检出情况。结果 超声共检出DVT患者68例,检出78支静脉血栓;CT静脉造影检查检出血栓形成患者69例,检出81支静脉血栓。共78支血管经两种方式检查完全一致,分别有1支髂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血栓未被超声检出。以CT静脉造影结果作为标准,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为96.29%,漏诊率为3.71%;超声及CT静脉造影对完全梗阻、不完全梗阻、机化后再通、侧支循环建立等类型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诊断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方面具有与CT静脉造影相当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21 Vol. 41 (5): 12-13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443 KB)  ( 204 )
14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治疗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何小峰
目的 对比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hripsy,FURL)与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Shuotong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STL)在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治疗失败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STL,40例)与B(FURL,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1d和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直径大于和小于2cm结石术后1d和1个月的清除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B组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B组略短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总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结石清除率对比A组较B组显效(P<0.05);直径大于2cm结石清除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对于直径小于2cm的结石总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URL和STL治疗经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均很显著,治疗直径大于2cm结石STL效果优于FURL。
2021 Vol. 41 (5): 14-15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465 KB)  ( 165 )
16 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及紫杉醇治疗复发性鼻咽癌对比研究
张战胜, 曹静
目的 探讨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及紫杉醇治疗复发性鼻咽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85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2例)与B组(43例),A组接受顺铂+紫杉醇(TP)方案进行治疗,B组接受顺铂+吉西他滨(G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GF-BB、SE-CAD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GF-BB、SE-CAD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道反应低于A组(P>0.05)。结论 GP、TP方案用于复发性鼻咽癌均具有较好疗效,可抑制肿瘤生长,但与TP方案相比,GP方案胃肠道反应较小,安全性更高。
2021 Vol. 41 (5): 16-18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527 KB)  ( 233 )
19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马鹏德, 沙文, 纪传彪, 柳林, 芦才广, 武新威, 黄长明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术式将其分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组(软镜组)35例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组(肾镜组)35例,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软镜组手术用时明显长于肾镜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住院周期显著短于肾镜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介素-6(1L-6)以及白介素-10(1L-10)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软镜组患者炎症反应各指标升高水平均显著低于肾镜组(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较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治疗中对机体的后炎症反应较小,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术中出血少,较为安全。
2021 Vol. 41 (5): 19-20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507 KB)  ( 175 )
21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
曹宛雅, 崔丹, 闫六六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4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对患者自尊水平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分组。所有患者均行病耻感评估,比较患者病耻感水平,并分析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74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中,低自尊水平31例,占比41.89%;中自尊水平25例,占比33.78%;高自尊水平18例,占比24.32%;不同自尊水平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自尊水平组、高自尊水平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均低于低自尊水平组,且高自尊水平组SIS评分低于中自尊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456,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会影响患者自尊水平,即病耻感高可能会导致患者自尊水平降低,故可据此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病耻感,提升自尊水平。
2021 Vol. 41 (5): 21-23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549 KB)  ( 233 )
24 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效果和膀胱功能的影响
关天佑, 郭志新, 王俊, 向朝杰
目的 探讨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效果和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BPH患者192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n=96)和对照组(n=96),对照组予以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试验组予以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治疗。对比两组优良率、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膀胱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95.83%较对照组84.38%高(P<0.05);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Qmax、MUCP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21%较对照组13.54%低(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治疗BPH患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膀胱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2021 Vol. 41 (5): 24-25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555 KB)  ( 149 )
26 维生素A、C联合琥珀酸亚铁叶酸片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观察
潘玉平, 程金华, 方秋香, 靳博
目的 探究维生素A、C联合琥珀酸亚铁叶酸片对子癫前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高危子痫前期风险的孕妇1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产妇均接受围生期常规检查和保健护理,对照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C联合琥珀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胎盘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S/D)]、子痫前期发生率及母婴结局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妇SBP、DBP、PI、RI、S/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A、C联合琥珀亚铁叶酸片能改善孕妇血压和胎盘血流动力学,有效预防子痫前期发生,有利于良好母婴结局。
2021 Vol. 41 (5): 26-28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599 KB)  ( 222 )
2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
王利亚, 晁阳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8例卵巢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连续随访6个月,将自然妊娠的患者纳入妊娠组,未妊娠患者纳入未妊娠组,比较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变位置、囊肿直径、是否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美国生殖医学协会EMT(r-AFS)分期、EMT生育力(EFI)评分。结果 纳入的68例患者中,术后自然妊娠50例,未妊娠18例。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卵巢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情况与BMI、病变位置无关(P>0.05);可能与年龄、囊肿直径、r-AFS分期、EFI评分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囊肿直径≥3cm、r-AFS分期≥Ⅲ期、EFI评分<7分是导致卵巢EMT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OR>1,P<0.05),GnRH-a治疗是卵巢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卵巢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高龄、囊肿直径≥3cm、r-AFS分期≥Ⅲ期、EFI评分<7分是导致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GnRH-a治疗是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保护因素。
2021 Vol. 41 (5): 29-30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600 KB)  ( 161 )
31 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郭楠
目的 探讨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CRF患儿,按照预后是否良好分为实验组(23例,预后差)与对照组(23例,预后良好)2组,比较两组CRF患儿临床的各项特点以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6例CRF患儿中,5例病因不明(10.87%)、41例病因明确(89.13%);22例接受对症治疗(47.83%),10例接受肾脏移植(21.74%),14例接受透析治疗(30.43%);常见症状包括15例呕吐(32.61%)、23例水肿(50.00%)、31例纳差(67.39%)、30例倦怠乏力(65.22%)。实验组CRF患儿少尿、水肿、高钾血症、高氯血症、高磷血症、大量蛋白尿、水钠潴留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肾脏移植的应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大量蛋白尿、水钠潴留、肾脏移植与CRF患儿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CRF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其预后影响因素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大量蛋白尿、水钠潴留、肾脏移植,临床需围绕上述因素做好对症防治工作。
2021 Vol. 41 (5): 31-33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643 KB)  ( 183 )
34 应用低离子凝聚胺实施交叉配血检验的效果观察
赵新艳
目的 探索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低离子凝聚胺实施交叉配血检验的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140例输血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低离子凝聚胺实施交叉配血检验与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准确性、灵敏度以及检测时间。结果 低离子凝聚胺法中,通过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测出阳性20例,阳性率为20.00%;盐水法中,利用盐水法检测出阳性13例,阳性率为9.26%,低离子凝聚胺法阳性率高于盐水法(P<0.05);低离子凝聚胺法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分别为94.00%、91.00%、90.00%,均高于盐水法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78.00%、76.00%、74.00%(P<0.05);低离子凝聚胺法平均耗时(7.24±1.75)min长于盐水法平均耗时(4.17±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离子凝聚胺实施交叉配血检验可有效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2021 Vol. 41 (5): 34-35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627 KB)  ( 205 )
36 超声软指标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倩倩
目的 探讨超声软指标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常规产前筛查的孕早期孕妇1945例,均行超声软指标[胎儿鼻骨(NB)、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和母体血清学检查。以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低风险孕妇进行产后随访为金标准,分析各方式检查价值。结果 1945例孕早期孕妇中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40例(2.06%),其中18-三体综合征7例(0.36%),21-三体综合征19例(0.98%),45X 4例(0.21%),13-三体综合征5例(0.26%),染色体片段异常2例(0.10%),三倍体3例(0.15%);NT异常126例(6.48%),NT正常1819例(93.52%);NB缺失12例(0.62%),NB正常1932例(99.33%),羊水穿刺显示,胎儿染色体异常28例(1.44%);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111例(5.71%),经羊水穿刺显示,胎儿染色体异常31例(1.59%);超声软指标联合血清学检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超声软指标、血清学单一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软指标、血清学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软指标能够有效检出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联合血清学检查能够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2021 Vol. 41 (5): 36-37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651 KB)  ( 200 )
38 不同最大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下纵横比的检测意义探究
姜东亚
目的 研究不同最大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下纵横比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5例病灶超声影像图等临床资料,按最大径(d)不同分为A组(37例,d≤1cm)、B组(35例,1cm<d<2cm)和C组(33例,d≥2cm),比较各组患者超声下纵横比差异,并统计随访2年中癌症转移或复发情况,分析纵横比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BMI指数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纵横比>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横比与患者年龄、性别等病理性特征无相关性(P>0.05),与疾病分期、HER-2表达、被膜侵犯显著相关,且纵横比Ⅰ期<Ⅱ期<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疾病Ⅲ期、出现被膜侵犯、纵横比≥1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后复发或癌灶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下纵横比检测可有效辅助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其数值随病灶最大径增加而减小,且纵横比≥1是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2021 Vol. 41 (5): 38-40 [摘要] ( 213 ) HTML (1 KB)  PDF (668 KB)  ( 157 )
41 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CT征象及病理特点分析
崔志勇
目的 探讨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CT征象及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收集CT检查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资料72例,按照病例分型,将患者分为3组:浸润前病变(A组)、微浸润腺癌(B组)、浸润性腺癌(C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CT特征,包括定量指标(平均CT值、病灶体积、最大直径)及定性指标(图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C组的CT征象中,以欠均匀、不均匀为主,且边界不清晰,边缘呈毛刺状,上述征象指标均与A、B两组征象分布差异显著(P<0.05);C组患者CT征象表现为密度均匀、瘤肺边界清晰、边缘毛刺风险分别是非C类型(A、B两种类型)的1.232倍、3.774倍、17.857;C组平均CT值(-318.45±150.62)HU,显著高于A、B两组(-553.06±128.37)HU、(-568.94±135.41)HU(P<0.05);C组的病灶体积、最大直径则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CT征象与肺腺癌病理分类有一定联系,其中瘤肺边界清晰、毛刺状及CT定量参数可作为预测因子。
2021 Vol. 41 (5): 41-42 [摘要] ( 203 ) HTML (1 KB)  PDF (649 KB)  ( 179 )
43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性头痛的价值及脑血流量变化观察
刘颖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性头痛的临床价值及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62例血管性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血管性头痛患者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管情况及血流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管性头痛患者血管椎动脉异常率最高,达到97.53%,基底动脉异常率最低,为51.23%,血管异常类型以血流速度加快为主,血管杂音出现的情况最少。结论 在经颅多普勒超声下,可清晰检查血管性头痛患者脑部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与脑部血流变化情况,在血管性头痛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1 Vol. 41 (5): 43-44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716 KB)  ( 132 )
45 低剂量CT薄层技术在肺部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指导意义
韩宝丽, 崔志勇, 姜伟强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薄层技术在肺部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肺部小结节患者,均行低剂量及常规剂量CT薄层技术。按照剂量不同分为实验组(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与对照组(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比较两组肺部小结节患者的定性诊断情况、形态学特征指标、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权重CT剂量指数。结果 实验组肺癌、肺转移癌、炎性结节、肉芽肿性病变、结核增殖灶、难以诊断的占比率,毛刺、支气管充气征、钙化、空洞、分叶、密度不均的占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权重CT剂量指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肺部小结节患者诊断过程中,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在定性诊断、形态学特征方面的检测效果较为一致,均能够对淋巴结清扫手术产生指导作用,但前者的辐射剂量相对更低,安全性更高。
2021 Vol. 41 (5): 45-46 [摘要] ( 177 ) HTML (1 KB)  PDF (717 KB)  ( 183 )
47 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与摘除电凝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受孕情况的影响
喇慧, 权丽丽
目的 探询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与摘除电凝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 拟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运用摘除电凝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施以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VEGF水平及受孕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临床指标中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EGF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有降低,但观察组VEGF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受孕情况中妊娠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要优于摘除电凝术,患者机体VEGF水平改善,受孕情况良好,疗效确切。
2021 Vol. 41 (5): 47-48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718 KB)  ( 184 )
49 不同阿司匹林用药方案治疗川崎病对患儿丙种球蛋白用量及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赵家艳
目的 观察不同阿司匹林用药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丙种球蛋白用量及肝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KD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退热后逐步减少阿司匹林剂量,对照组患儿退热后直接减少阿司匹林剂量。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疗效、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丙种球蛋白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差异。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颈淋巴结肿胀、黏膜弥漫性充血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丙种球蛋白再注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AST、ALT、GGT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够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2021 Vol. 41 (5): 49-51 [摘要] ( 155 ) HTML (1 KB)  PDF (764 KB)  ( 144 )
52 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奥博, 陈振, 汪文慧
目的 探讨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10例在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颜面部、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脏系统、泌尿系统、四肢骨骼系统、皮肤、胸腹腔畸形的检出结果,以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结果 910例孕妇中,单胎902例,双胎8例。共检出畸形胎儿58例,其中48例终止妊娠,10例继续妊娠。经随访证实畸形处数64处,二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39处,检出率为60.94%,四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5处,检出率为85.94%,四维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 与二维超声相比,产前四维超声可提高胎儿畸形的筛选效率与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5): 52-53 [摘要] ( 138 ) HTML (1 KB)  PDF (764 KB)  ( 226 )
54 艾滋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的优势分析
史玲玲, 董林
目的 分析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在艾滋病患者诊断中的优势差异。方法 将100例艾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72例为早期感染者,28例为中晚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于不同时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 早期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准确性为97.22%、抗体检测准确性为86.11%,核酸检测显著高于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核酸检测诊断准确性为82.14%、抗体检测诊断准确性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曲线下面积高于抗体检测(P<0.05)。结论 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均是实验室诊断HIV感染的有效方法,相对而言艾滋病早期应用核酸检测准确性更高,而抗体检测对艾滋病中晚期的检测准确性更高,两种检测方法在疾病不同阶段诊断准确率各不相同,整体而言核酸检测效能略胜一筹。
2021 Vol. 41 (5): 54-56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787 KB)  ( 219 )
57 实时与瞬时弹性成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诊断评估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雷莉莎, 席云祝, 颜灿群, 罗婧, 谭伟
目的 观察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S)和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无创诊断评估的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41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肝纤维化的136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肝纤维化患者10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FS及RTE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查结果差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S及RTE检查结果,判断两种检测方法及其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观察组给予6个月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FS及RTE检查结果变化情况,判断其对预后评估的效能。结果 实验室指标观察组在ALT、AST、TC、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LFI值平均为(3.82±1.42),高于对照组2.7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M值平均为(19.52±2.98),高于对照组(5.5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I值、LSM值及其联合诊断的ROC曲线参数面积均高于0.700,表明两指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两者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6个月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及LFI、LSM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FS和RTE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程的诊断效果均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准确的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强,可作为患者抗纤维化治疗预后评估的无创检测手段,建议二者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1 Vol. 41 (5): 57-59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799 KB)  ( 191 )
60 血清Lp(a)、AP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伤的相关性
王丽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Lp(a)、脂联素(AP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并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6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Lp(a)、APN],重点分析Lp(a)、APN水平与DN患者肾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中DN患者肾损伤分期:Ⅰ期0例、Ⅱ期0例、Ⅲ期52例、Ⅳ期8例、Ⅴ期0例。Ⅳ期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Ⅲ期及B组患者高,且Ⅲ期较B组高,APN水平较Ⅲ期及B组患者低,且Ⅲ期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与DN患者肾损伤指标(UAER)呈正相关(r>0,P<0.001);APN与UAER呈负相关(r<0,P<0.001)。结论 血清Lp(a)、APN水平与DN患者肾损伤存在一定联系,临床可通过监测患者血清Lp(a)、APN水平来评估DN患者肾损伤的发生及发展情况。
2021 Vol. 41 (5): 60-61 [摘要] ( 122 ) HTML (1 KB)  PDF (785 KB)  ( 146 )
       临床经验
62 不同通气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肺氧合功能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王亚林, 徐鹏, 郭东旭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肺氧合功能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分为VCV、PCV、VP、PP四组,每组15人。VCV组容量控制通气、PCV组压力控制通气、VP组容量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P组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比较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Ppeak、Cdyn和肺功能指标OI、A-aDO2以及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3时4组患者Ppeak较T1时增高,Cdyn较T1时降低,T3-4时PP组Cdyn水平与VP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T2-3时与VCV组相比PCV组、VP组、PP组OI增高、A-aDO2降低,T3-4时PP组、VP组与VCV组、PCV组相比A-aDO2降低(P<0.05),VCV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PCV组(26.67%)及VP组(26.67%),同时三组均高于PP组(6.67%)(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压力控制通气联合PEEP与容量控制通气联合PEEP比较,气道压力更低、肺顺应性更高、肺氧合功能改善更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1 Vol. 41 (5): 62-63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786 KB)  ( 160 )
64 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变化与肺癌患者TNM分期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张飞
目的 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肺癌患者TNM分期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109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研究组不同TNM分期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及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与TNM分期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TNM分期增高,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与肺癌患者TNM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TNM分期越高,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越高,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CA125、CYFRA21-1、CEA、NSE水平评估肺癌TNM分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2021 Vol. 41 (5): 64-65 [摘要] ( 138 ) HTML (1 KB)  PDF (797 KB)  ( 232 )
66 超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及甲胎蛋白检测在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朱智祺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卵巢肿瘤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甲胎蛋白(AFP)检测对于其结果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含良性组及恶性组各60例,均应用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甲胎蛋白(AFP)检测,分析肿瘤良恶性诊断价值,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施治疗前,恶性组患者的超声评分以及血清CA125、AFP检测指标均超过良性组患者(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CA125、AFP以及超声+CA125+AFP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5.00%、88.33%、31.67%、93.33%,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性超过单项检测(P<0.05)。超声、CA125、AFP以及超声+CA125+AFP检测特异度分别为86.67%、66.67%、73.33%、90.00%,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性超过单项检测(P<0.05);超声、CA125、AFP以及超声+CA125+AFP检测准确度分别为85.83%、77.50%、52.50%、91.67%,联合检测准确度显著性超过单项检测(P<0.05)。结论 针对卵巢肿瘤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联合CA125及 AFP检测,可以产生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属于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也可有效用于监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预后。
2021 Vol. 41 (5): 66-67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788 KB)  ( 156 )
68 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
陈振, 王奥博, 许爱华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及甲状腺癌患者应用甲状腺数据系统(TI-RADS)及影像学报告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9例,结节为良性)与观察组(n=141例,结节为恶性),对比分析两组影像学结果,并以TI-RADS分级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1~5级,比较该系统分级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特异性、灵敏度等。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癌共确诊139例,其中滤泡状癌3例、乳头状癌135例、髓样癌1例。观察组超声检查微小钙化、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I-RADS分级标准,将全部患者分级。以1~3级为良性、4 a~5级为恶性的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末去除4 a级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I-RADS分级特异性(75.00%)略低于灵敏度(75.71%);若去除明显不确定因素的4 a级,仅将良性(1~3级)与恶性(4 b~5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特异性(91.04%)略高于灵敏度(90.91%)。同时,去除后与未去除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对比,结果发现去除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整体准确性均得以提高(均>80%)。结论 甲状腺结节恶性者多存在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临床特征,TI-RADS标准判读利于临床医师判读超声结果。
2021 Vol. 41 (5): 68-69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812 KB)  ( 263 )
70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马红丹, 万灵侠
目的 探究老年功能性便秘(CFC)患者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以下简称“活菌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CFC患者9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普芦卡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芦卡必利+活菌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和肠道菌群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后首次自主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酵母菌、肠杆菌的活菌数小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菌片辅助治疗可提高老年CFC治疗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021 Vol. 41 (5): 70-71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765 KB)  ( 339 )
72 胸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凌宇, 吴海玲, 韩明杰, 张庆洪
目的 胸外科手术过程以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实施静脉麻醉,观察联合静脉麻醉效果。方法 择选我院胸外科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依照随机数表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其它麻醉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以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维持,而观察组则选用舒芬太尼,记录两组患者T1、T2、T3、T4、T5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水平,并比较患者平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在T1、T5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2、T3、T4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SBP、DBP、HR均发生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胸外科手术过程中拟定舒芬太尼、丙泊酚的联合静脉麻醉方案,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后的恢复也明显更快,值得临床上进行研究和应用。
2021 Vol. 41 (5): 72-73 [摘要] ( 130 ) HTML (1 KB)  PDF (840 KB)  ( 205 )
74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周建勇
目的 研究对肺水肿严重程度以及治疗使用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本院筛选出62例已确诊为肺水肿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内每日实行床旁超声检查,并且根据B线的情况优化液体管理,对比治疗前后肺部超声评分(LUS);并分析肺部超声检查LUS评分结果与血浆脑利钠肽(BN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进行了床旁超声检查,治疗前后肺部超声LU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肺部超声评分与血浆BNP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结论 对肺水肿患者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评估肺水肿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为今后肺水肿患者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2021 Vol. 41 (5): 74-74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781 KB)  ( 232 )
75 万古霉素临床使用患者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郑敏纯
目的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使用患者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应用万古霉素患者总计156例,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总结万古霉素不合理用药相关因素。结果 156例万古霉素患者用药分析上,不合理情况主要为以下几类:适应症、溶酶和滴注时间、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用药与临床诊断情况。结论 院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通过行政管理措施干预下,能提高院内对万古霉素用药合理性,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
2021 Vol. 41 (5): 75-76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852 KB)  ( 242 )
77 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王荣霞
目的 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将采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治疗的37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治疗的40例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疗效、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产前、产后2 h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2.50%较常规组75.68%高(P<0.05);试验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较常规组低(P<0.05);产后2 h,试验组PT较常规组低,FIB、D-D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改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治疗效果显著。
2021 Vol. 41 (5): 77-77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671 KB)  ( 147 )
78 2.2mm角膜微切口Phaco+IOL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评价
孙志高
目的 探讨2.2mm角膜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4例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其中42例行3.0mm角膜切口Phaco+IOL植入术(3.0mm组),42例行2.2mm角膜微切口Phaco+IOL植入术(2.2mm组)。比较2组平均超声乳化能量(AVE)、平均超声乳化时间(APT)、平均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SCSF)、泪膜破裂时间(BUT)、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CEC)计数。结果 术后1个月2.2mm组SCSF评分低于3.0mm组,BUT长于3.0mm组(P<0.05);与3.0mm组比较,术后1个月2.2mm组中央角膜厚度较薄,CEC较多(P<0.05)。结论 2.2mm角膜微切口Phaco+IOL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减轻患者泪膜功能、角膜内皮功能损伤。
2021 Vol. 41 (5): 78-79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809 KB)  ( 214 )
80 血常规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
刘燕飞
目的 观察血常规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细菌组(n=48)、病毒组(n=48)、支原体组(n=48),另选取4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均行血常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对比各组WBC、CD4+、CD8+、CD4+/CD8+水平、血常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毒组WB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WBC水平低于支原体组,支原体组WBC水平低于细菌组,健康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CD8+水平低于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P<0.05),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CD4+、CD8+、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准确率91.67%,高于血常规检测81.94%、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72.92(P<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增强诊断效能。
2021 Vol. 41 (5): 80-80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801 KB)  ( 132 )
81 DCE-MRI联合FFDM对含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
陈盈君
目的 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含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3例含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均行DCE-MRI、FFDM检查,将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FFDM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DCE-MRI、FFDM联合检测灵敏度(96.55%)较DCE-MRI(77.59%)、FFDM(81.03%)单一检测高(P<0.05);DCE-MRI、FFDM联合检测漏诊率(3.45%)较DCE-MRI(22.41%)、FFDM(18.97%)单一检测低(P<0.05);而DCE-MRI、FFDM单一及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CE-MRI、FFDM联合检测能提高含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对临床鉴别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2021 Vol. 41 (5): 81-82 [摘要] ( 145 ) HTML (1 KB)  PDF (856 KB)  ( 202 )
83 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引流术疗效观察
秦蓉, 员东星, 刘晶, 吴德宏
目的 探讨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4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刮治术组、引流术组,各42例,刮治术组行完整刮治术,引流术组接受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引流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腔感染、疼痛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囊肿面积减少率。结果 与刮治术组比较,引流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6个月囊腔面积减少率较高(P<0.05);2组创腔感染、疼痛发生率比较,引流术组0.00%、4.76%低于刮治术组14.29%、26.19%(P<0.05)。结论 应用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引流术治疗颌骨囊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创腔感染、疼痛风险,有效减轻囊肿。
2021 Vol. 41 (5): 83-83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808 KB)  ( 176 )
84 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预防对策分析
周曼丽
目的 调查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90例住院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分为喂养不耐受组与喂养耐受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90例早产儿中有30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为33.33%。与喂养耐受组相比,喂养不耐受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更小、开奶时间更晚、宫内窘迫例数更多(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时间、宫内窘迫等有关(P<0.05),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开奶时间≥72h、有宫内窘迫的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分别明显高于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开奶时间<72h、无宫内窘迫的早产儿。结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预防,降低发生率。
2021 Vol. 41 (5): 84-85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898 KB)  ( 189 )
86 腹腔镜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胃肠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冯运祥
目的 探讨腹腔镜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胃肠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实施腹腔镜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4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实施腹腔镜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出血量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与Trocar取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排气、排便与肠鸣音恢复3个时间均较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Trocar取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手术方式治疗阑尾炎有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提高Trocar取出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2021 Vol. 41 (5): 86-86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873 KB)  ( 150 )
87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丽萍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术后嗅觉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仔细阅读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24例患者出现嗅觉异常,占比为29.27%;58例嗅觉正常,占比为70.73%。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型≥Ⅱ型、合并过敏性鼻炎、复诊次数≤3次均是术后嗅觉恢复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临床分型≥Ⅱ型、合并过敏性鼻炎、复诊次数≤3次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予以关注,并制定针对性的防御策略,以期提升改善患者嗅觉恢复情况。
2021 Vol. 41 (5): 87-88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897 KB)  ( 167 )
89 膝关节置换+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治疗强直膝畸形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
王明帅, 孟亚轲, 陈斌, 王跃辉
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治疗强直膝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强直膝畸形患者91例,其中45例行常规膝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另46例行膝关节置换+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为研究组,比较2组膝关节暴露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KS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膝关节暴露优良率97.83%高于对照组82.22%(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ROM、KSS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5%与对照组8.89%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治疗强直膝畸形患者,具有明显膝关节暴露优势,可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活动恢复,安全可靠。
2021 Vol. 41 (5): 89-89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824 KB)  ( 176 )
90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
王鱼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尿激酶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AIS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将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20例作为单一用药组,将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的22例作为联合用药组。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神经功能(NIHSS)。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45%较单一用药组70.00%高(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单一用药组高,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NIHSS评分较单一用药组低(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AIS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21 Vol. 41 (5): 90-91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891 KB)  ( 199 )
92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促进预后恢复的价值分析
陆叶
目的 分析在进行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治疗时,选择药物治疗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8名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4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治疗,44例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作为治疗药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对比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实验组有效率为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作为药物,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21 Vol. 41 (5): 92-92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858 KB)  ( 179 )
93 肺结核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谭新良
目的 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就诊患者120例,通过单双号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和硫酸链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通过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情绪、睡眠质量、饮食情况统计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实施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低于参照组,患者情绪、睡眠质量、饮食情况统计结果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能明显降低患者对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5): 93-94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965 KB)  ( 207 )
95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MRS评分的影响
杨士超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及氯吡格雷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MR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及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IL-6、TNF-α、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及氯吡格雷片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显著降低炎性反应,可降低患者致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21 Vol. 41 (5): 95-95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850 KB)  ( 149 )
96 前列地尔辅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冯亮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案分组,将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采用前列地尔辅助r-tPA静脉溶栓的44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常规组72.50%(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常规组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辅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损伤情况,且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5): 96-97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926 KB)  ( 192 )
9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张伟娟, 罗克, 黄丽君, 张永祥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三组在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收缩压、舒张压Hcy水平及吸烟率上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Hcy水平及吸烟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血浆Hcy水平与其颈动脉硬化存在密切相关性,同时Hcy、血压水平及吸烟均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
2021 Vol. 41 (5): 98-98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874 KB)  ( 162 )
99 茵胆平肝胶囊辅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疗效
苏艺丹, 吴雪飞
目的 探究茵胆平肝胶囊辅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乙肝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茵胆平肝胶囊辅助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高于对照组77.05%(P<0.05);治疗后1个月2组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茵胆平肝胶囊辅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内胆汁淤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5): 99-100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946 KB)  ( 251 )
101 低渗性补液盐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
徐红喜
目的 探讨低渗性补液盐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秋季腹泻患儿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秋季腹泻患儿104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将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的5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低渗性补液盐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的5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止吐、止泻、退热、纠正脱水)时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腹泻指征、脱水指征、全身症状)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08%较对照组82.69%高(P<0.05);观察组止吐、止泻、退热、纠正脱水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2组腹泻指征、脱水指征、全身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2%与对照组5.7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渗性补液盐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有效减轻秋季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且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5): 101-102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882 KB)  ( 233 )
       管理/方法
103 交互式群组管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郝睿楠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经交互式群组管理的应用效果,以便为IVF-ET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5例IVF-E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交互式群组管理)和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低,SF-36评分、GSES评分较高(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IVF-ET患者经交互式群组管理干预更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2021 Vol. 41 (5): 103-104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911 KB)  ( 209 )
105 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在罗氏E601和贝克曼DXI800检测系统的评估比较
郭锋, 汪显运, 方星星
目的 比较罗氏E601和贝克曼DXI800检测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的评估结果。方法 收集18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以罗氏E601为比对方法(A),贝克曼DXI800为实验方法(B),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实验数据,计算相关系数r、预期偏差及相对偏差。结果 罗氏E601与贝克曼DXI800检测AFP、CEA、CA199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9、0.9991、0.9937,均大于0.95,相关性较好,实验数据可接受。两系统检测的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及相对偏差较小,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良好,能够满足临床诊断。
2021 Vol. 41 (5): 105-106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968 KB)  ( 375 )
107 感觉统合训练配合心理干预综合改善ADHD患儿认知和行为能力的疗效
韩璐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行为认知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80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后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哌甲酯药物和心理治疗,观察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联合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onner父母量表(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72.5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SQ各项评分指数(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和焦虑)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ADHD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认知行为。
2021 Vol. 41 (5): 107-108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987 KB)  ( 358 )
109 儿科护理管理应用团队协作+风险防控模式干预的效果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张晓丹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管理应用团队协作+风险防控模式干预的效果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实验组给予团队协作+风险防控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处理评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风险评估、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8%,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应用团队协作+风险防控模式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强化风险评估、防范和处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投诉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1 Vol. 41 (5): 109-110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905 KB)  ( 175 )
111 基于小FOV扫描模式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谷一冰, 钱伟军, 张雨
目的 探究基于小扫描视野(FOV)扫描模式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小结节患者450例的临床资料,按扫描视野不同分为小FOV组(n=230)及正常FOV组(n=220),两组患者均行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情况(进针调整次数、沿针道至胸膜距离、总体穿刺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常规FOV组患者一共220例患者,确诊恶性肿瘤患者204例,良性肿瘤患者16例,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2.73%,小FOV组一共230例患者,确诊恶性肿瘤患者208例,良性肿瘤患者22例,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0.43%,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气肿、气胸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FOV组肺出血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FO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气肿、气胸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FOV组肺出血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FO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小FOV扫描模式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患者有较好诊断效果,且可显著减少病变沿针道至胸膜距离,降低肺出血发生率。
2021 Vol. 41 (5): 111-112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939 KB)  ( 208 )
113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王付铭, 李宝鹏, 闫晓东
目的 讨论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核心组和悬吊组,每组55例。悬吊组运用悬吊训练(SET)疗法每日训练45min,持续训练30d;核心组在悬吊组训练量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核心训练每日持续30min,持续训练30d。康复治疗30d后,均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Mery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评分、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范围(ROM)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两组训练后核心组的临床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悬吊组80.00%(P<0.05);核心组Lequesne-Mery评分(4.12±1.21)分明显低于悬吊组(7.41±1.14)分(P<0.05),核心组HSS总分(68.61±5.91)分明显高于悬吊组(53.24±4.14)分(P<0.05);训练后两组ROM范围的比较中,核心组最大主动屈曲角度aFL(108.6±15.2)°、最大主动屈曲角度aEX(4.1±0.6)°、最大被动屈曲角度pEX(3.5±1.0)°明显高于悬吊组aFL(100.9±14.6)°、aEX(3.9±0.1)°、pEX(2.3±0.5)°(P<0.05),最大被动伸展角度pF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联合悬吊训练在高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康复治疗中作用明显,患者肢体能力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5): 113-115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1015 KB)  ( 223 )
116 高级模型迭代重建算法下低管电压模式在上腹部CT平扫检查中的应用及对辐射剂量的影响
张雨, 谷一冰, 钱伟军
目的 对高级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DMIRE)下低管电压模式在上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检查中的应用及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上腹部成像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0例)与低管电压组(n=4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DMIRE检查方式,对照组采用电压120kV腹部CT平扫,低管电压组采用电压80kV腹部CT平扫。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噪声、腹部结构可视性、整体质量)、客观评分[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度(ED)]评估差异。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各项主观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管电压组SD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肝脏SNR、CN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低管电压组CTDIVOL、DLP、E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MIRE下低管电压模式应用于上腹部CT平扫检查中,能够取得与常规管电压相似的图像质量,且减少患者检查中接受的辐射量,为临床影像学检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1 Vol. 41 (5): 116-117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1000 KB)  ( 243 )
118 划线定法穿刺在桡动脉采血儿童中的护理应用
孟勋, 李慧敏, 石静静
目的 探究划线定法穿刺在桡动脉采血儿童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桡动脉采血的20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穿刺法,观察组进行划线定法穿刺法,均护理至采血结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肿胀直径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比对照组短,穿刺点肿胀直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划线定法穿刺应用于桡动脉采血患儿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穿刺情况,提高家属满意度。
2021 Vol. 41 (5): 118-119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979 KB)  ( 222 )
120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下患侧肢体运动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
魏秋丽
目的 研究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下患侧肢体运动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2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训练,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下患侧肢体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躯干活动能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 干预8周后研究组FM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BBS、T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10m MWS大于常规组,S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侧肢体运动诱导下患侧肢体运动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能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躯干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41 (5): 120-121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990 KB)  ( 276 )
122 层面解剖技术在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技巧
黎志钦, 吴爱明, 黄水通, 谭国斌, 吴永璐, 陈光明, 陈现玺
目的 探究层面解剖技术联合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经验、手术技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层面解剖技术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90.87±8.97)min、术中出血量(4.44±0.54)mL、术后排气时间(1.67±0.22)d、残腔引流量(10.10±4.73)mL、住院时间(8.78±0.84)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162.33±10.32)min、术中出血量(34.53±3.23)mL、术后排气时间(2.32±0.31)d、残腔引流量(52.43±5.45)mL、住院时间(10.97±1.01)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5~9分(6.824%)、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5~9分(22.73%)、并发症发生率(13.64%)(P<0.05)。结论 层面解剖技术联合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
2021 Vol. 41 (5): 122-123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1023 KB)  ( 217 )
124 VEEG检查对癫痫患儿痫样放电检出率的影响
阮卫云
目的 研究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应用于癫痫患儿的痫样放电检出率。方法 选取疑似癫痫患儿97例,均行VEEG、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比较VEEG、REEG检查疑似癫痫患儿中痫样放电检出率及临床发作检出率,比较VEEG检查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Ⅰ、Ⅱ、Ⅲ、Ⅳ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清醒期痫样放电检出率,并统计痫样放电患儿发作类型[额叶癫痫、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颞叶癫痫、强直阵挛、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其它发作]。结果 VEEG检查痫样放电检出率81.44%、临床发作检出率39.18%高于REEG检查45.36%、8.25%(P<0.05);VEEG检查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78.48%高于清醒期21.52%,且睡眠期中NREM Ⅰ期(31.65%)、Ⅱ期(26.58%)放电检出率大于Ⅲ期(2.53%)、Ⅳ期(1.26%),REM(16.46%)大于Ⅳ期(P<0.05);VEEG检查痫样放电患儿发作类型中额叶癫痫5.06%,BECT 16.46%,颞叶癫痫13.92%,强直阵挛24.05%,失神发作13.92%,失张力发作3.80%,其它类型发作为22.78%。结论 VEEG检查癫痫患儿能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及临床发作检出率,且睡眠期检出率更高,以强直阵挛、BECT等发作类型为主,临床可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5): 124-125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1053 KB)  ( 140 )
126 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孙国玲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我急救中心需院前急救气管插管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光学喉镜组(传统组)和可视喉镜组(可视组)各80例。比较两组声门暴露成功率,分别记录两组插管时间 、一次成功率、一次插管时间及救治效果,误插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传统组一次性成功插管56例;可视组一次性成功插管76例,且可视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误插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 可视喉镜用于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可以明显提高声门暴露成功率,提高插管总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有很好的院前急救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院前急救。
2021 Vol. 41 (5): 126-126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901 KB)  ( 192 )
127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胆疾病患者胃肠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蔡立志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在肝胆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80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将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将术后采用静脉营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结束后,两组Alb、Hb、PA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 肝胆疾病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营养指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41 (5): 127-128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1036 KB)  ( 243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29 养阴益肺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O、VEGF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
沈琦鑫, 周冬冬, 刘洁
目的 探讨养阴益肺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卡氏评分(KP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GP化疗方案联合养阴益肺汤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3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KPS评分、血清NO及VEGF水平、1年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KPS评分、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肺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提升血清NO水平,降低血液中VEGF浓度,在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2021 Vol. 41 (5): 129-130 [摘要] ( 138 ) HTML (1 KB)  PDF (1002 KB)  ( 170 )
131 四逆汤加减联合西药对阳虚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陆青
目的 探析阳虚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四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阳虚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西药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 SSD、dSSD、nSSD均比治疗前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h DSD、dDSD、nD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虚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西药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
2021 Vol. 41 (5): 131-132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992 KB)  ( 215 )
133 中药内服、面膜外用联合420nm脉冲激光治疗囊肿结节性痤疮的效果
闵东方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面膜外用联合420nm脉冲激光治疗囊肿结节性痤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囊肿结节性痤疮前来本院接受救治的112例患者,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56例,予以对照组420nm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面膜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皮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Toll样受体-2、雌二醇、血清睾酮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均一性(P>0.05),经治疗后,两组Toll样受体-2、雌二醇、血清睾酮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AGS评分呈同质性(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GAGS评分(1.85±1.26)低于对照组(3.95±2.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36%,相较于对照组的19.64%更低(P<0.05)。结论 中药内服、面膜外用联合420nm脉冲激光治疗囊肿结节性痤疮,具有显著疗效,临床指标水平大为改善,皮损程度极大降低,不良反应状况有所减轻。
2021 Vol. 41 (5): 133-134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1042 KB)  ( 228 )
135 扶正固本法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付波
目的 探究扶正固本汤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扶正固本汤联合辅助化疗)和对照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辅助化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8w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预后评价[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BC-PROM)评分]。结果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BC-P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固本汤在调节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因子水平、增强患者体质方面表现出更佳疗效,对患者预后有利。
2021 Vol. 41 (5): 135-136 [摘要] ( 138 ) HTML (1 KB)  PDF (970 KB)  ( 227 )
137 前列地尔联合活血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液流变的影响
陈盈盈, 何清香, 伍文耀, 陈秋芳, 张绮芸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活血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液流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益肾方进行治疗,对两组肾功能、血液流变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76%)与对照组(7.8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活血益肾方治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血液流变,有利于患者预后。
2021 Vol. 41 (5): 137-138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1012 KB)  ( 185 )
139 推拿、捏脊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余会勤
目的 研究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捏脊对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RRI)的中医证候及炎症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RRI患儿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捏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CR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L-4、IL-5、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捏脊治疗小儿RRI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2021 Vol. 41 (5): 139-140 [摘要] ( 167 ) HTML (1 KB)  PDF (939 KB)  ( 193 )
141 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对其免疫指标和症状积分的影响
黄书龙
目的 研究化疗与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对其免疫指标和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66例选取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晚期患者。纳入病例经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分析组(n=33)和常态组(n=33)。常态组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分析组患者开展扶正抑瘤汤辩证加减+化疗治疗。比对分析2组临床症状积分、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分析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高于常态组(P<0.05);分析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常态组(P<0.05)。结论 化疗与扶正抑瘤汤辩证加减治疗晚期大肠癌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机体免疫能力不断提升,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2021 Vol. 41 (5): 141-141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982 KB)  ( 150 )
       护理
142 陪伴式分娩护理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杨玉霞
目的 探讨陪伴式分娩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分娩初产妇,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陪伴式分娩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各时间段均较短,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陪伴式分娩护理可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且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可改善母婴结局。
2021 Vol. 41 (5): 142-144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1014 KB)  ( 215 )
  编辑部公告
22 郑重公告
22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22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