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45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综述
护理
中医中西医结合
论著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NA-146a表达与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关系研究
田璐, 阮峥, 郭雨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miRNA-146a表达与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
收集52例COPD患者及52例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BMCs中miRNA-146a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水平,以及ELISA法检测炎症反应指标的水平,比较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PBMCs中miRNA-146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随着GOLD分级的升高,miRNA-146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COPD患者血浆中M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而SOD、GSH-Px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5)。COPD患者血浆中IL-6、TNF-α、IL-1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COPD患者PBMCs中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均
P
<0.05),与SOD、GSH-Px水平呈正相关(
P
<0.05)。同时,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IL-6、TNF-α、IL-1β水平也呈负相关(均
P
<0.05)。
结论
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COP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与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反应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iRNA-146a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
2025 Vol. 45 (1): 1-4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519 KB) (
14
)
4
基于凝血功能、血小板水平评估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易栓症的治疗效果
张海涛, 张启航, 路琳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2
目的
探究凝血功能、血小板水平评估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易栓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复发性流产易栓症患者116例,凭借盲选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胎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进行联合治疗,均持续进行4周的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不良妊娠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而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且观察组APTT、PT、T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该组的FIB水平则较对照组更低(
P
<0.05)。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不良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
P
<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易栓症患者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体内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具有较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2025 Vol. 45 (1): 4-4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559 KB) (
8
)
8
入院时NIHSS评分联合血浆Copeptin、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展评估价值分析
卢克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3
目的
探究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血浆和肽素(Copeptin)、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病情进展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AIS患者90例进行研究,依据入院NIHSS评分分为轻中度组(≤15分,n=67)和重度组(>15分,n=23),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为健康组。比较NIHSS评分、血浆Copeptin、D-二聚体水平差异,分析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AIS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分析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ROC分析Copeptin和D-二聚体对AIS患者病情进展的评估价值。
结果
AIS组和重度组患者NIHSS评分和Copeptin、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组和轻中度组(
P
<0.05);Copeptin、D-二聚体水平与AIS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
P
<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和D-二聚体水平是AIS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P
<0.05);ROC结果显示,Copeptin和D-二聚体评估AIS患者病情进展的
AUC
分别为0.933、0.969,联合诊断的
AUC
为0.988,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82.09%。
结论
AIS患者病情进展的血浆Copeptin、D-二聚体水平较高,与入院NIHS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是病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 Vol. 45 (1): 8-10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368 KB) (
4
)
11
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灌注情况与治疗预后的关系分析
任园园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情况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PCI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使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记录前壁、下壁、侧壁的平均斜率、心肌显峰强度、局部心肌血流量。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
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3个月前壁、下壁、侧壁的平均斜率(1.35±0.23)、(1.27±0.18)、(1.24±0.21)/s,心肌显峰强度(11.62±1.37)、(10.48±1.15)、(10.71±1.58)dB,局部心肌血流量(13.15±1.49)、(15.60±1.74)、(16.28±1.93)dB/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3个月预后不良组前壁、下壁、侧壁的平均斜率(0.94±0.20)、(1.02±0.16)、(0.94±0.17)/s,心肌显峰强度(9.08±1.05)、(8.71±0.93)、(8.11±1.27)dB/s,局部心肌血流量(10.63±1.25)、(13.29±1.50)、(13.31±1.47)dB/s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心肌超声造影指标对冠心病患者PCI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
<0.05),其中侧壁心肌显峰强度的预测价值最高(
AUC
=0.835)。
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肌灌注情况改善,前壁、下壁、侧壁的平均斜率、心肌显峰强度、局部心肌血流量对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 Vol. 45 (1): 11-13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379 KB) (
5
)
14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王丽娟, 曹洁, 贾海鹏, 崔瑜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5
目的
探究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基础生命体征和应激情况。
结果
观察组各项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不同时间段,两组SPO
2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前,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术中和术后,观察组SBP、DBP和HR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前,两组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观察组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降低,对照组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良好,能促进患者恢复,抑制应激反应。
2025 Vol. 45 (1): 14-17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558 KB) (
4
)
17
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潘治宇, 高龙潭, 王宁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6
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纳入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48例,另选择同期到院就诊的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癌组)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48名,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之后根据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将胃癌组患者分为早期组(n=22)、进展期组(n=26),对比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miRNA-107检验,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在胃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胃癌组患者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2(Her-2)、TNF-α、miRNA-107高于其他两组(
P
<0.05)。与早期组相比,进展期组患者的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胃癌进展程度的评估中诊断价值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49、0.997以及1.000。
结论
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的上升与胃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密切相关,该指标联合检测对明确胃癌诊断、明确胃癌良恶性以及疾病进展程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5 Vol. 45 (1): 17-20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630 KB) (
5
)
21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
高太行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7
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94例罹患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足踝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降低,BI和AOFAS-AH评分升高,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I和AOFAS-A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踝关节功能。
2025 Vol. 45 (1): 21-24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569 KB) (
4
)
25
妊娠晚期高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程巾凤, 张瑞丽, 许丽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8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高龄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实施产检和分娩的86例妊娠晚期高龄孕产妇为实验组,另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实施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晚期适龄孕产妇为正常组。全部孕妇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异常心电图及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速(ST)、窦性心动过缓(SB)、窦性心律不齐(SA)、室内阻滞(IVCB)、室早、房早],并分析异常心电图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实验组正常心电图发生率较正常组低,且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正常组高(
P
<0.05)。实验组ST发生率、总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正常组高(
P
<0.05)。实验组异常心电图中早产、剖宫产、低质量儿发生率较正常心电图高,且实验组异常心电图中剖宫产发生率较正常组高(
P
<0.05)。
结论
妊娠晚期高龄孕产妇的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异常心电图妊娠晚期高龄孕产妇会出现多种不良妊娠结局。
2025 Vol. 45 (1): 25-27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358 KB) (
4
)
28
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赵谦谦, 孙威风, 巩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0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89例妊娠合并OSA(中重度)患者,中度OSA患者45例,按患者是否接受CPAP治疗分为对照组25例,CPAP干预治疗组20例;重度OSA患者44例分为对照组21例,CPAP干预治疗组23例。分别比较CPAP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心脏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母婴结局(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
结果
妊娠合并中度OSA患者 CPAP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05);妊娠合并重度OSA患者 CPAP治疗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妊娠合并中重度OSA患者进行CPAP治疗能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重度OSA患者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早产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母婴预后。
2025 Vol. 45 (1): 28-30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354 KB) (
6
)
31
动态心电图用于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意义
吴好, 王芳, 冯文文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0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DCG)用于小儿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KD患儿,全部患儿均接受常规心电图(ECG)和DCG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CG和DCG检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预测值,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检出率。
结果
本组70例KD患儿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合并CAL 48例,未合并CAL 22例;经ECG检查显示合并CAL 33例,未合并CAL 20例;经DCG检查显示合并CAL 47例,未合并CAL 21例。DCG检查灵敏度97.92%(47/48)、准确性97.14%(68/70)较ECG检查68.75%(33/48)、75.71%(53/70)高,且漏诊率2.08%(1/48)较ECG检查31.25%(15/48)低(
P
<0.05)。DCG检查阴性预测值95.45%(21/22)较ECG检查57.14%(20/35)高(
P
<0.05)。KD合并CAL患儿中DCG异常检出率97.92%(47/48)较ECG检查68.75%(33/48)高,且KD合并CAL患儿ECG、DCG异常检出率97.92%(33/48)、68.75%(47/48)较KD未合并CAL患儿9.09%(2/22)、4.55%(1/22)高(
P
<0.05)。
结论
DCG用于小儿KD合并CAL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还可降低误诊率,提升阴性预测值,且该检查方式能准确检出患儿异常状况,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025 Vol. 45 (1): 31-34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682 KB) (
4
)
34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患儿的临床可行性分析
聂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1
目的
探究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患儿的可行性。
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电子支气管镜组接受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发热时间、咳嗽时间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电子支气管镜组的疗效高于常规组(
P
<0.05);电子支气管镜组发热时间、咳嗽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治疗后的IL-6、CRP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电子支气管镜组低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治疗后的CD4
+
、CD4
+
/CD8
+
均高于治疗前,并且电子支气管镜组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对于大叶性肺炎实变期患儿,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具备较好的疗效。
2025 Vol. 45 (1): 34-37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571 KB) (
7
)
38
不同容量0.25%的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周瑞, 贾海鹏, 崔瑜珺, 曹洁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2
目的
探究不同容量0.25%的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三组,每组50例。L组: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总量40 mL;M组: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5 mL,总量50mL;H组: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30 mL,总量60 mL。观察三组术后恢复情况、镇痛指标、疼痛反应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三组术后疼痛减轻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组与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组与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术后12、24h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2h中H组疼痛程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4h中H组与M组低于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其中中剂量组镇痛效果最优,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5 (1): 38-40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407 KB) (
4
)
41
胎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内喂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胡爱玲, 何庆祥, 闫海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3
目的
探讨胎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内喂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超低出生体重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对照方式根据胎龄(≥28周,<28周)分为A组和B组。记录两组开奶量及不同时间奶量;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出院体重。
结果
两组患儿开奶量、产后5d及出院时奶量,产后1周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15d和21d,A组奶量较高,产后1~2周内喂养不耐受的较低,患儿的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时体重较大;出生后第1~4周腹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A-rSO
2
)水平较高(
P
<0.05)。
结论
胎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影响较大,胎龄越小,患儿越易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临床可根据胎龄适当调整喂养模式。
2025 Vol. 45 (1): 41-43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425 KB) (
4
)
44
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骨折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张泽军, 张志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4
目的
探讨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骨折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80例膝关节骨折伴随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检查类型进行分组:CT检查组、MRI检查组、联合检查组,对比分析单一检查应用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
结果
①入组疑似病例经“金标准”检查确诊48例,确诊率为60.0%,CT检查阳性患者35例,MRI检查阳性患者40例,联合检查阳性患者46例;②在本次研究中,CT的准确率为65%,MRI的准确率为77.5%,而联合检查的准确率95%。CT的灵敏度为72.92%,MRI的灵敏度为83.33%,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为95.83%。CT的特异度为53.13%,MRI的特异度为68.75%,联合检查的特异度为93.75%。联合检查与CT和MR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其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95.83%、93.75%。联合检查在诊断准确性上优于单独使用CT或MRI。
结论
CT和MRI的联合检查用于诊断膝关节骨折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95.83%、93.75%,值得临床推广。
2025 Vol. 45 (1): 44-46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413 KB) (
5
)
47
辅助钢板联合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对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的影响
王大鹏, 刘军, 张进初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5
目的
旨在探讨辅助钢板与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对照组保留髓内固定附加重建钢板,并给予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术后自体单采PRP植于骨缺损部位治疗,比较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骨痂形成情况及肢体恢复优良情况。
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t
=5.404、4.442、2.729,
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t
=3.683,
P
<0.05),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
2
=6.269,
P
<0.05),但9个月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1.448,
P
>0.05);术后1、2、3、6个月,观察组Fernandez-esteve骨痂等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
=6.889、5.985、4.223、5.220,
P
<0.05),但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975,
P
>0.05);术后9个月,两组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1.576,
P
>0.05)。
结论
在髓内钉辅助钢板基础上,增加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以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肢体的恢复。
2025 Vol. 45 (1): 47-49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443 KB) (
4
)
临床经验
50
COPD并CAP患者气道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史志娟, 张慧娴, 吕亚敏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气道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
随机选取COPD合并CAP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行痰培养明确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
结果
112例患者采集的112份痰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57.26%,为主要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占比24.19%,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 11.29%和7.26%;革兰氏阳性菌占比27.4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71%,肺炎链球菌占8.87%;在常见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敏试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等)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均未超过20%。该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曲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最低,仅为10.00%。相比之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28.57%;而对其他10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均不超过20%,尤其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仅为7.14%。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达55.5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相同,为70.59%、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为94.12%;但与氯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则无耐药性。此外,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耐药率较高,均为90.91%,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则未表现出耐药性。
结论
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也存在一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因此,临床实践中应积极送检微生物标本,明确病原菌种类,以便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 Vol. 45 (1): 50-53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700 KB) (
4
)
53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
高翔, 袁华国, 吕志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7
目的
分析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15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75)和常规组(n=75)。常规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
+
、CD4
+
、CD8
+
]、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
)以及FEV
1
/FVC]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常规组(
P
<0.05);联合组的TNF-α、IL-6、PCT水平以及CD8
+
均低于常规组,CD3
+
、CD4
+
高于常规组(
P
<0.05);联合组的FEV1、FVC、FEV
1
/FVC、PEF均高于常规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显著,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2025 Vol. 45 (1): 53-55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426 KB) (
6
)
56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准, 张博昱, 王莎莎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8
目的
探究布地格福气雾剂联合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146例在医院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3例,对照组73例。对照组仅使用吸入性布地格福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另应用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比较两组肺功能水平,炎症因子及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
1
、FVC及FEV
1
/FVC水平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FEV
1
、FVC及FEV
1
/FVC水平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86.3%。
结论
布地格福联合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ACOS临床效果显著,肺功能水平提高,炎症反应降低,安全性高。
2025 Vol. 45 (1): 56-58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444 KB) (
6
)
59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老年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曾敏, 胡兢, 余树春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与丙泊酚对老年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 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其不同椎管内麻醉用药方案分为A组(24例,DEX联合丙泊酚)、B组(36例,DEX);统计并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
A组T0、T1、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T1、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T0时升高(
P
<0.05);B组T1、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A组高(
P
<0.05);两组术后1d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
P
<0.05);A组术后1d 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
P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DEX单独使用,老年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患者采用DEX联合丙泊酚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
2025 Vol. 45 (1): 59-61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528 KB) (
6
)
61
PVP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马梓昆, 卢志祥, 范志远, 梁磊, 刘志昂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0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预防PVP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方法
回顾性选取128例行PV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分成渗漏组(n=31)与非渗漏组(n=97)。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列线图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obb角(
OR
=2.304,95%
CI
:1.266~12.102,
P
=0.034)、骨水泥弥散形态(
OR
=4.937,95%
CI
:1.626~15.274,
P
<0.001)、椎内裂隙征(
OR
=3.167,95%
CI
:1.072~11.625,
P
=0.029)、骨水泥黏度(
OR
=3.607,95%
CI
:1.446~19.823,
P
<0.001)为行PVP治疗患者发生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869(95%
CI
:0.817~0.936),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8。
结论
基于术前Cobb角、骨水泥弥散形态、椎内裂隙征、骨水泥黏度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根据预测风险值早期识别行PVP治疗患者发生骨水泥椎间隙渗漏高危群体,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行PVP治疗患者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发生风险。
2025 Vol. 45 (1): 61-64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671 KB) (
4
)
65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经皮肾通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林建峰, 吴德柱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1
目的
探讨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群体,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经皮肾通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疗法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0例复杂性肾结石确诊患者。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通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如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试验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以及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再次治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治疗前,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后,两组SBP、DBP、HR数值均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HR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人数小于对照组,但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对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通过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和经皮肾通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疗效,且使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2025 Vol. 45 (1): 65-67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518 KB) (
3
)
67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消咳喘胶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效果分析
张晓飞, 张丹, 武海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2
目的
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应用消咳喘胶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参照组(n=46例)实施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组(n=48例)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消咳喘胶囊治疗,分析两组炎症因子、肺功能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估患儿哮喘改善状况。
结果
医治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医治后联合组IL-4、EOS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IL-10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医治前,两组AC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医治后联合组ACT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医治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医治后联合组FVC、FEV
1
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26%(
P
<0.05)。
结论
CVA患儿应用消咳喘胶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显著,既能调控炎症水平,改善肺功能,还有效促进哮喘状况好转,提高临床疗效。
2025 Vol. 45 (1): 67-70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632 KB) (
3
)
71
小剂量、间歇式补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综合治疗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杜艳红, 原瑞芳, 崔甲昱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3
目的
探讨对幼儿缺铁性贫血(IDA)采取小剂量、间歇式补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收治的IDA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且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常规剂量补铁和小剂量间歇式补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TRF、SF、SI)、血细胞指标(Hb、MCV、HCT、MCH、RBC)、T淋巴细胞指标水平和不良发应发生率予以比较。
结果
治疗后两组TRF水平下降,SF、SI、Hb、MCV、HCT、MCH、RBC、CD4
+
、CD3
+
、CD4
+
/CD8
+
水平提升,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RF水平较低,SF、SI、Hb、MCV、HCT、MCH、RBC、CD4
+
、CD3
+
、CD4
+
/CD8
+
水平较高(
P
<0.05);相较于对照组(12.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较低(
P
<0.05)。
结论
将小剂量间歇式补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应用于IDA患儿的治疗当中,有利于促进患儿的铁代谢和血细胞指标的改善,同时提高幼儿免疫力,降低患儿副反应发生率。
2025 Vol. 45 (1): 71-73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506 KB) (
4
)
73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维生素D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韩新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4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结合维生素D在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IS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D口服,对照组(40例)每日睡前皮下注射0.15IU/(kg·d)rhGH治疗,观察组(40例)每日睡前皮下注射0.2IU/(kg·d)rhGH治疗。持续治疗1年后,对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发育状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身高、体重及成年身高均大于对照组,身高标准差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于低剂量rhGH,高剂量rhGH联合维生素D对ISS患儿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骨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 Vol. 45 (1): 73-75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46 KB) (
4
)
76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游离植皮疗法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的影响
陈梦杰, 陈建崇, 方明星, 张斌斌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5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与游离植皮疗法结合治疗对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深度烧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3例)采用游离植皮疗法,观察组(n=4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植皮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首次植皮存活率(84.96±4.75)%及创面愈合率[91.85(90.09,92.81)]%均高于对照组的(70.15±5.21)%、[78.07(74.1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3.775,
Z
=7.804,
P
均<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4.14±3.23)d及创面愈合时间(21.24±2.25)d均短于对照组的(32.82±4.35)d、(27.68±2.32)d,平均换药次数(3.73±0.55)次少于对照组(7.86±1.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0.505、13.067、18.461,
P
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3,3)]分低于对照组[6(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8.445,
P
<0.001);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水平(32.93±4.36)μg/L、C反应蛋白水平(8.93±1.92)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35.73±8.03)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60.75±6.18)μg/L、(18.86±1.95)mg/L、(67.93±6.8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4.121、6.441、19.981,
P
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6.198,
P
=0.013)。
结论
对深度烧伤患者采用VSD结合游离植皮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植皮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Vol. 45 (1): 76-78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476 KB) (
5
)
79
碳酸锂片联合奥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孙焕焕, 王伟, 葛丹丹, 王峰, 黄小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6
目的
研究碳酸锂片联合奥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疗效并予以分析。
方法
以112例BPD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分组得到试验组(n=56)和参考组(n=56)。参考组使用碳酸锂片治疗,试验组基于参考组治疗方案加用奥氮平片治疗,两组均持续给药8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
在总好转率方面对比,试验组较参考组更高(96.43% vs 85.71%)(
P
<0.05)。两组治疗8周后躁狂症状量表(BRM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较治疗前更低,且试验组低于参考组(均
P
<0.05)。两组治疗8周后多项血清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考组(均
P
<0.05)。两组治疗8周后SF-36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考组(均
P
<0.05)。
结论
碳酸锂片联合奥氮平片对B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既能改善狂躁症状、精神状态,同时调节血清神经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2025 Vol. 45 (1): 79-81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462 KB) (
5
)
管理/方法
82
格林教育联合云随访在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秀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7
目的
观察格林教育联合云随访在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试验组接受格林教育联合云随访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GSES评分、盆底功能障碍知识掌握度评分、盆底肌康复锻炼高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功能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将格林教育联合云随访应用于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健康管理之中,利于患者自我效能感、盆底功能障碍知识掌握度、盆底肌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提升,可获得较佳盆底康复效果。
2025 Vol. 45 (1): 82-84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462 KB) (
4
)
85
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实践研究
王亚军, 李朋朋, 李艳晓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8
目的
探究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方法
以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推行时间(2024年1月)为截点,将推行时间之前2023年6月至 12月入组进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予以常规预防护理措施;将推行时间之后2024年1月至6月入组进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DCA循环管理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恢复时间)、药物使用合理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合理时间内停药率)、预防用药(用药维持时长、术后预防给药时长),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术后预防给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合理时间内停药率、用药维持时长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伤口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改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2025 Vol. 45 (1): 85-87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432 KB) (
3
)
88
风险沟通过程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赵倩, 林蓓蕾, 刘燕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29
目的
把英文版的风险沟通过程量表(risk communication process,RCP)进行汉化,且检测它的信效度,从而为评估护士风险沟通过程提供一种工具。
方法
利用改良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模型对英文版RCP量表翻译、回译,在经过跨文化调试、预调查之后,形成中文版风险沟通过程量表。利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县级医院的210名心血管科护士展开问卷调查,从而对量表的信效度予以评价。
结果
中文版风险沟通过程量表共有13个条目,量表各I-CVI为0.82,S-CVI为0.83,S-CVI/Ave为0.91;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各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0.914;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05。
结论
中文版RCP量表信效度良好,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该量表能够用于评估心血管科护士的风险沟通能力,有助于知晓心血管科护士风险沟通能力的水平,从而为构建风险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025 Vol. 45 (1): 88-90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424 KB) (
3
)
91
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孙培良, 王凤丽, 田娟, 曹丽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0
目的
分析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模型下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进行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术期中的效果。
方法
纳入1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凭借抽签分组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患儿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排便功能、配合度、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儿配合度、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患儿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排便功能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值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促进患儿的临床恢复,改善排便功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2025 Vol. 45 (1): 91-93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499 KB) (
4
)
94
探究综合目标管理法对医院医疗质量、绩效管理效果的影响
王雁冰, 李晓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1
目的
分析综合目标管理法对医院医疗质量、绩效管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13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实行常规管理法期间为对照组,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实行综合目标管理法期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综合素养、管理满意度,管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绩效管理效果、工作目标指向性、考核项目公正性、考核手段适用性、考核指标精准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相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安全度、医学科研与教育、职业品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责任感、规划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综合目标管理法在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绩效管理效果及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全面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专业能力,同时有效优化了医院的管理效果。
2025 Vol. 45 (1): 94-96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453 KB) (
5
)
97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
陈静, 闫若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2
目的
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
方法
选取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8例。对照组用康复锻炼,观察组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游戏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发育商量表(D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血流灌注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DQ、MoCA、BBS、GMFM-88、抓握、视觉运动综合评分较对照组高,Vm、PSV、PI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对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提高智力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改善粗大和精细运动,调整血流灌注状态。
2025 Vol. 45 (1): 97-99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553 KB) (
2
)
99
专案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护理在肠吻合口造瘘术患儿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谷晨霞, 李少云, 张瑾瑾, 郝海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3
目的
探讨专案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护理在肠吻合口造瘘术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行肠吻合口造瘘术的120例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专案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肠吻合口造瘘术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家长心理状态和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儿造瘘后首次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关瘘后首次进食时间(2.81±1.06)d、肠外营养时间(32.47±10.37)d以及住院时间(34.61±6.64)d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FLACC(2.21±0.9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缺乏信息(8.49±1.04)分、复杂性(23.47±1.42)分、不明确性(36.95±2.04)分、不可预测性(9.10±1.05)分、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总分(78.06±2.6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比较更高(
P
<0.05)。
结论
专案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肠吻合口造瘘术患儿围术期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减轻疼痛,改善家长心理状态,并提高满意度。
2025 Vol. 45 (1): 99-102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654 KB) (
3
)
103
仰卧位和站立位经会阴二维超声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脱垂程度评估中的对比观察
龚卉, 贾松峰, 林东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4
目的
对比仰卧位和站立位经会阴二维超声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脱垂程度评估中的效果。
方法
将63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仰卧位和站立位的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对比不同体位检查耗时、盆腔器官位置。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不同体位的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与POP-Q检查对轻度和重度器官脱垂检查的一致性,并分析检验效能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分级的检出率。
结果
仰卧位的检查耗时低于站立位(
P
<0.05);仰卧位的宫颈外口、膀胱底部、直肠壶腹部均高于站立位(
P
<0.05);经POP-Q检查,63例患者中17例为轻度脱垂、46例为重度脱垂。仰卧位检查结果与POP-Q检查的Kappa为0.565,一致性一般;站立位检查结果与POP-Q检查的Kappa为0.668,一致性较高。仰卧位对于I度脱垂的检出率低于站立位(
P
<0.05),两种体位检查对Ⅱ度、Ⅲ度和Ⅳ度脱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站立时器官位置更低,站立位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可提高对患者脱垂程度评估效果。
2025 Vol. 45 (1): 103-105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418 KB) (
2
)
106
正强化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死后再发出血患者的影响
李晓娜, 侯淑萍, 张敏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5
目的
探讨正强化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死后再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脑梗死后再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正强化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
P
<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7.20±0.56)显著低于对照组(8.68±2.31)(
P
<0.05),观察组GCS评分(9.50±0.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9)(
P
<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正强化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后再发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其神经功能。
2025 Vol. 45 (1): 106-109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681 KB) (
4
)
109
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价值
白丽, 任海凤, 张凌云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6
目的
分析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干预价值。
方法
选择NRDS患儿82例作为实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常规组和零缺陷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零缺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CCFSS)]。
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零缺陷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较少,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较短(
P
<0.05);与常规组比较,零缺陷组干预后PaO
2
较高,PaCO
2
较低(
P
<0.05);零缺陷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44%(1/41)较常规组19.51%(8/41)低(
P
<0.05);与常规组比较,零缺陷组满意度各项评分较高(
P
<0.05)。
结论
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用于NRDS中能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2025 Vol. 45 (1): 109-111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97 KB) (
5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12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Hcy、D-D影响
李志运, 宁群, 张鹏, 陈梅, 张振红, 王玉斌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7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8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受试对象,依照随机法分为药剂组与针药组各42例。药剂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施治,针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施治。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自理能力、神经缺损情况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D-D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呈现下降趋势,针药组下降趋势明显大于药剂组(
P
<0.05);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显示出升高趋势,但针药组增加趋势大于药剂组(
P
<0.05);两组NIHSS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Fib、HCT、ESR水平、Hs-CRP、Hcy、D-D水平均呈现降低趋势,但针药组降低趋势均大于药剂组(
P
<0.05)。
结论
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施治,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更快速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并减轻炎症,对改善预后有益。
2025 Vol. 45 (1): 112-115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650 KB) (
3
)
115
合募配穴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崔丹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8
目的
研究分析合募配穴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8例,随机分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合募配穴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两组治疗7d。比较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中医胃肠疾病症状、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胃肠疾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NDSI指数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NDLQI指数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应用合募配穴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有效改善腹痛腹胀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胃肠功能和治疗有效率。
2025 Vol. 45 (1): 115-117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501 KB) (
3
)
118
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真真, 赵飞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39
目的
观察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8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肛门功能Kelly氏评分(Kelly)、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直径疼痛评分、便血评分、肛门溃疡评分。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
P
<0.05);观察组溃疡面出血消失、水肿消失、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 Kell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4周,观察组Kell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肛管直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疼痛、便血以及肛门溃疡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加速溃疡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便血等症状,改善肛门功能,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2025 Vol. 45 (1): 118-121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622 KB) (
3
)
122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分析
赵舒瑶, 王海潮, 李玉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0
目的
分析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地屈孕酮(DG)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效果。
方法
共纳入87例AUB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4)、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DG治疗,观察组予以裸花紫珠颗粒联合DG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止血效果;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EST)、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
)]。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79.55 %)比,观察组(95.35 %)总有效率更高(
P
<0.05);治疗后,两组EST值、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DG治疗AUB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EST值,改善性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症状。
2025 Vol. 45 (1): 122-124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520 KB) (
4
)
124
加味升陷汤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戴隆龙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1
目的
探讨加味升陷汤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加味升陷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血浆内皮素1(ET-1)为(42.45±4.32)ng/L,低于对照组(47.63±4.15)ng/L;一氧化氮(NO)为(88.02±6.16)μmol/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为(4.98±0.31)g/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5.08±2.39)s,高于对照组的(79.32±5.77)μmol/L、(4.33±0.52)g/L、(12.44±2.07)s,心绞痛发作次数(2.06±0.47)次/周,少于对照组的(2.84±0.68)次/周;持续时间(2.36±0.41)min,短于对照组的(3.25±0.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加味升陷汤联合氯吡格雷可增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治疗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及凝血功能,减少疾病发作,安全有效。
2025 Vol. 45 (1): 124-126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52 KB) (
5
)
综述
127
黄连素对糖尿病前期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田苗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2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衡与此密切相关。黄连素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生物活性成分,显示出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代谢紊乱的作用,因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色氨酸代谢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全面探讨黄连素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其对肠道菌群和色氨酸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思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黄连素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异常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糖尿病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2025 Vol. 45 (1): 127-130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442 KB) (
5
)
131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忠新, 翟春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3
黄连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本文汇总了近十年来黄连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黄连包含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甾体、多糖、挥发油等,具有保护心脑血管、降糖、抗炎抗肿瘤、抗抑郁等药理作用,并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连以其有效成分为基础,对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等机制有关。
2025 Vol. 45 (1): 131-135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763 KB) (
5
)
135
中药鉴定学线上线下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齐凤琴, 于丹, 冯月男, 刘石磊, 张妍妍, 翟春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4
目的
探究构建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
方法
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适用于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资源进行调研,确定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药材市场为本研究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资源;对适用于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
通过对中药标本馆中药信息库、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药数字标本馆、地区数字植物(药用)标本馆、大学及研究院(所)数字植物(药用)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网络教学平台、药用植物学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中药标本馆中药材展区、药用植物园、显微互动系统智能化教学设备、药材市场等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了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结论
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2025 Vol. 45 (1): 135-139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745 KB) (
2
)
护理
140
术中压疮防治管理专员护士在介入手术室的作用
王涛, 乔爽, 王腾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5
目的
分析术中压疮防治管理专员护士在介入手术室的作用效果。
方法
依据随机数表法将介入手术室患者共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介入手术室压疮防治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压疮防治管理专员护士干预。对两组的Braden压疮评分、压疮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压疮风险评估率、护理纠纷投诉率和家属满意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Braden压疮评分的潮湿、感觉、移动力、摩擦力、剪切力评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压疮风险评估率和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27.09%)(
P
<0.05)。
结论
术中压疮防治管理专员护士干预用于介入手术室能够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风险评估率,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家属满意率。
2025 Vol. 45 (1): 140-142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522 KB) (
1
)
142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王琼, 张丽, 冯杰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1.046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纵隔肿瘤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34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出血量、拔管天数、下床时间、住院天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自我效能量表(SE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
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天数、下床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
P
<0.05);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并发症较对照组低,个人技能、心理活动、生理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对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效能,加快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5 Vol. 45 (1): 142-144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484 KB) (
3
)
编辑部公告
郑重公告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