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43卷 2期
刊出日期:2023-04-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综述
护理
 
       论著
1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52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杨倩文, 陶峰, 陈红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1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相关差异表达miRNAs,选择miR-152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参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于GEO数据库中选择子痫前期胎盘组织miRNA差异表达数据集GSE103542,选择上调最显著的miR-152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iRDB、TargetScan及miRTarBase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取交集;利用DAVID网络在线富集工具对交集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STRING网站对其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果 获得的418个交集靶基因在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上主要涉及生物黏附、细胞黏附及细胞发育调控等;在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 CC)上主要涉及质膜组成部分、网格蛋白囊泡等;在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上主要涉及钙离子结合、离子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了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及TG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显示IGF1R、SMAD3、RPS6KB1及PPP2CA是蛋白互作网络的关键节点。结论 miR-152可能通过TGF-信号通路多方面影响滋养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可为后续的靶基因验证及机制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2023 Vol. 43 (2): 1-4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468 KB)  ( 151 )
5 多索茶碱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赵丽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2
目的 以急性加重期的慢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为例,以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为研究目标,分析联合开展多索茶碱和甲强龙治疗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1:1将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n=37)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n=37)予以多索茶碱与甲强龙共同治疗,以治疗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为判定指标,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以治疗后为判定时间,临床疗效分析,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即83.78%<97.30%(P<0.05)。以治疗前为判定时间,患者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小(P>0.05);治疗后为判定时间,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对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多索茶碱联合甲强龙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炎症因子的水平下降,肺部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3 Vol. 43 (2): 5-7 [摘要] ( 168 ) HTML (1 KB)  PDF (458 KB)  ( 123 )
8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合并MODS患者CRP、IL-6、TNF-α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霍爱景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3
目的 探讨两种血液净化模式用于尿毒症合并MODS患者中对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毒症合并MODS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毒素清除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C反应蛋白(CRP)以及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及外周阻力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血肌酐、血尿素氮、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较之对照组,以上指标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毒素清除率更高;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IL-1、CR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1、CRP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来说以上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并且通过治疗,观察组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外周阻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HP治疗用于尿毒症合并MODS的血液净化效果优于HD治疗,能够有效地减缓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23 Vol. 43 (2): 8-1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425 KB)  ( 117 )
11 血清FGF-23、ADP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的研究
杨亚琦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4
目的 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脂联素(ADP)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分娩,统计患者早产发生情况,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时的实验室指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FGF-23、ADP],分析血清FGF-23、ADP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的价值。结果 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发生早产17例,未发生早产53例;发生组血清FGF-23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血清ADP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3水平高、ADP水平低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发生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显示,血清FGF-23、ADP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的曲线下面积(AUC)>0.7,且以联合诊断的价值最佳。结论 血清FGF-23、ADP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的价值较高。
2023 Vol. 43 (2): 11-13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442 KB)  ( 103 )
14 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
王炜, 翟学敏, 刘鹏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5
目的 探讨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取86例AIH患者,以随机奇偶编号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趋化因子受体-6(CCR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0抗体(CCL20)、趋化因子10/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以及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G4(LgG4)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CCR6、CCL20、CXC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CR6、CCL20、CXCL10水平,差异学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GGT、LgG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GGT、LgG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09%(χ2=4.864,P=0.027)。结论 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清趋化因子的水平,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3 Vol. 43 (2): 14-15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472 KB)  ( 98 )
16 超声引导下髂内动脉Fogarty取栓球囊阻断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
郭彦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内动脉Fogarty取栓球囊阻断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内动脉Fogarty取栓球囊阻断术,对照组行常规PTA普通扩张球囊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差异。结果 在剖宫产术中,观察组术中输血率(41.94%)、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栓塞率(35.48%)与对照组(5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切除率、不良结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内动脉Fogarty取栓球囊阻断术能有效缩短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对提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2023 Vol. 43 (2): 16-18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445 KB)  ( 127 )
19 早期微量喂养支持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常玉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7
目的 探究早期微量喂养支持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极低体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8例。其中治疗组新生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常规组新生儿采用常规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肠道功能[胃肠动力(红色粪便排出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红色粪便、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和腹胀缓解、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7d后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胃肠激素水平对比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相同时间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头围和身长增长速度与常规组相比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支持治疗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其肠道功能,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2023 Vol. 43 (2): 19-21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425 KB)  ( 119 )
22 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用于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洋, 僧雪雁, 刘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8
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cff-DNA)检测用于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进行外周血中cff-DNA检测的4525例孕妇。4525例孕妇均进行外周血中cff-DNA检测,针对低风险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针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穿刺取样,分析染色体核型,并进行诊断。分析外周血中cff-DNA检测结果及介入性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计算外周血中cff-DNA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计算外周血中cff-DNA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与介入性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4525例进行外周血中cff-DNA检测的孕妇中出现染色体非整倍体的60例,其中性染色体异常4例,13-三体异常5例,18-三体异常11例,21-三体异常40例;外周血中cff-DNA检出的60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孕妇均进行羊水穿刺分析检测,证实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58例;对外周血中cff-DNA检测无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未发现染色体异常患儿;以介入性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外周血中cff-DNA诊断敏感度为100.00%(58/58),特异度为99.96%(4465/4467),准确率为99.96%(4523/4525);外周血中cff-DNA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与介入性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983,P=0.000)。结论 外周血中cff-DNA属于无创性产前筛查技术,用于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可为出生缺陷产前干预提供重要指导,对促进优生具有重要影响。
2023 Vol. 43 (2): 22-24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393 KB)  ( 111 )
25 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引流和经皮经腹膜胆囊引流对后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影响
王进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09
目的 比较与导管放置路径相关的B超引导的经皮胆囊造口术(PC)对后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PC后接受预定LC的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为经皮经肝胆囊引流(PHGD)后接受预定LC的患者,对照组为经皮经腹膜胆囊引流(PPGD)后接受预定LC的患者。观察两组穿刺期间疼痛评分、穿刺后12h疼痛评分、PC后24h内发热、寒战、PC部位局部出血、术后轻度粘连人数,术后重度粘连人数、腹腔镜胆囊造口术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粘连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全部140例患者均行穿刺引流且均获随访,观察组的穿刺期间疼痛评分、穿刺后12h疼痛评分、PC后24h内发热、寒战、PC部位局部出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轻度粘连36例,术后重度粘连34例与对照组术后轻度粘连48例,术后重度粘连22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造口术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粘连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造口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的PHGD接受LC优于PPGD接受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23 Vol. 43 (2): 25-28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533 KB)  ( 142 )
29 儿童眼眶囊肿病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俞佳伟, 邢悦, 王晓辉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0
目的 探讨儿童眼眶囊肿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儿童眼眶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诊断及治疗方式等。结果 96例眼眶囊肿患者前来就诊时发病时间最短为出生即有,最长为4年;96例患者的肿物在皮肤表面均可触及,活动度大多尚可,全部未合并脓肿或周围组织炎;96例患者中,72例曾行眼眶CT检查,其中61例示囊肿内低密度、8例示皮样囊肿,2例示密度欠均匀,1例示囊肿内高密度;96例患者中,88例行术后病理学检查,其中皮样囊肿(dermoid)64例,皮脂腺囊肿(cyst sebaceousglands)16例,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oma of Malherbe)8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且门诊复查未复发。结论 眼眶囊肿发病较早,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对怀疑为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或钙化上皮瘤等的患者,应详细完善影像学检查,应尽早予以个体化手术治疗,并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患儿预后及眼眶囊肿的诊疗提供参考。
2023 Vol. 43 (2): 29-31 [摘要] ( 161 ) HTML (1 KB)  PDF (1091 KB)  ( 118 )
32 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产后随访分析
马敏亚, 刘浏, 康毛, 井巧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1
目的 探究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超声心动图(UCG)诊断要点、变化规律,分析外科手术后短期UCG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产前UCG诊断的57例肺动脉狭窄胎儿的超声表现,总结肺动脉狭窄胎儿期的UCG图像特征;患儿出生后进行随访,分析出生后1个月、3个月的UCG图像特征。结果 胎儿出生后经UCG证实有51例新生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狭窄,包括39例肺动脉瓣狭窄和12例肺动脉主干狭窄,产前UCG检查误诊6例;产前肺动脉瓣狭窄UCG特征为右心增大、肺动脉瓣增厚、肺动脉瓣轻中度以上反流、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减小、超声可见湍流血流信号;产前肺动脉主干狭窄UCG特征为肺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内畸形;重度狭窄组胎儿的肺动脉流速、三尖瓣反流速度和右心房直径均大于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P<0.05),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右心室直径小于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P<0.05);出生后1个月,肺动脉瓣狭窄患儿超声显示肺动脉瓣膜增厚、回声增强,瓣上扩张;肺动脉主干狭窄患儿超声显示肺动脉管壁增厚;出生3个月后,患儿的右心房/室直径、三尖瓣反流速度和肺动脉压力均较出生后1个月有所恢复(P<0.05)。结论 产前UCG在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胎儿产前及产后进行UCG随访,有利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2023 Vol. 43 (2): 32-34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645 KB)  ( 157 )
35 GnRH-α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对血清复发相关指标的影响
王丝雨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2
目的 分析联合开展GnRH-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子宫腺肌症者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选择行曼月乐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nRH-α治疗后者,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取得疗效。结果 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子宫体积大小、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月经失血(PBAC)评分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为对象,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为对象,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症,GnRH-a联合曼月乐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曼月乐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小子宫体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控制复发因素的最终效果更好,从而更快促进患者病情状况的恢复。
2023 Vol. 43 (2): 35-37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422 KB)  ( 106 )
38 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曹渊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3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智齿采取微创拔牙术进行拔除,探讨其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颌阻生智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拔牙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微创拔牙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消肿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消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拔牙完整性、张口受限度和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2.94%,均低于对照组23.52%、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可采取微创拔牙术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长,有效缓解其疼痛,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以下降,可于智齿手术过程中广泛运用。
2023 Vol. 43 (2): 38-40 [摘要] ( 161 ) HTML (1 KB)  PDF (450 KB)  ( 110 )
41 锥形束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诊治中的应用
丁水清, 丁浩, 王小乐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4
目的 探讨CB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诊断及根管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8例患者的CBCT资料,以下颌第二磨牙为中心获取三维重建图像,分析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及分型特征。结果 C形根管发生率为38.94%,根管口以C1型多见,越往根尖方向,C3a型和C3b型越多,四个层面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与双侧沟槽的C形根管类型在根管口和根管中段二个层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人群与≥60岁人群在根管中段的根管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能清晰显示C形根管系统的三维构型,对准确定位、辨别疑难根管类型,提高C形根管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3 Vol. 43 (2): 41-43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469 KB)  ( 130 )
44 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及果糖胺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临床意义
曹晓涵, 陈威先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5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轻链(LC)定量及果糖胺(FMN)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MM患者作为MM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2~3mL,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FMN,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LC。比较两组患者的Ig、FMN及LCκ/λ,计算IgA、FMN及κ/λ单项及联合诊断IgA型MM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IgA型患者的IgA高于IgG型、LC型、对照组,IgG型、LC型患者的IgA低于对照组,IgG型患者的IgG高于IgA型、LC型、对照组,IgA型、LC型患者的IgG低于对照组,IgA型、IgG型、LC型患者的IgM低于对照组,IgA型患者的FMN高于IgG型、LC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κ型、IgGκ型、LCκ型患者的κ/λ高于对照组,IgAλ型、IgGλ型、LCλ型患者的κ/λ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κ/λ、IgA+κ/λ诊断特异度高于FMN、IgA+FMN+κ/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N、κ/λ、IgA+κ/λ、IgA+FMN+κ/λ诊断敏感度高于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N诊断IgA型MM敏感度较高,联合Ig、LC定量检测对IgA型MM患者进行诊断,可降低误诊、漏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2023 Vol. 43 (2): 44-46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367 KB)  ( 144 )
       临床经验
47 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冯燊龙, 梁锦锋, 邱国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6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将104例本院收治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均52例,其组别名称依次为对比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对比组在发现左主干病变后,直接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针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 与对比组患者术后1年冠状动脉超声结果比较,观察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与之无明显差别(P>0.05),其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内径、支架贴壁良好相关指标显著更高,且支架管腔丢失、支架内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膜厚度相关指标显著更低(P<0.05),与对比组患者术后一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做出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与对比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做出比较,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状态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治过程中,在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诊疗效果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得到良好改善,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行性强,适合推广普及。
2023 Vol. 43 (2): 47-49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454 KB)  ( 78 )
50 腹腔镜胆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研究
刘坤龙, 王全晖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抽取86例,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传统开腹取石术治疗的对照组及腹腔镜胆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观察组,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围手术期指标、生化指标复常时间、炎性应激因子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TBIL、TBA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CRP、IL-6水平均见一定幅度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相较于对照组的23.2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疗效优异,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ALT、AST、TBIL、TBA复常时间缩短,机体炎性应激反应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预后转归。
2023 Vol. 43 (2): 50-52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474 KB)  ( 111 )
53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敌草快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桐, 龙振鸿, 黄瑶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8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对敌草快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2例敌草快中毒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透析组(52例)和联合组(50例),透析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的方式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HP)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优于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敌草快中毒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缓解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2023 Vol. 43 (2): 53-54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301 KB)  ( 135 )
55 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复合全麻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PACU停留时间的影响
王聪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19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复合全麻(GA)对早期肺癌(L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麻醉恢复时(PA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4例早期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52)、B组(n=52)。B组接受硬膜外阻滞(EDB)复合GA麻醉,A组接受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复GA麻醉。对比2组PACU停留时间、舒芬太尼用量、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术毕即刻(T2)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6h、12h、24h活动及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6h、术后24h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T0、T1、T2时刻微循环功能[灌注血管密度(PVD)、微血管流动指数(MF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PACU停留时间较B组短,舒芬太尼用量较B组少(P<0.05);A组T1、T2时刻HR、MAP较B组高(P<0.05);A组术后6h、12h、24h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较B组低(P<0.05);A组术后6h、24h血清Cor、AD、NE水平较B组低(P<0.05);A组T1、T2时刻舌下PVD、MFI较B组高(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62%(5/52)较B组19.23%(10/52)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复合GA应用于早期LC患者中可进一步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对机体应激反应、微循环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2023 Vol. 43 (2): 55-57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458 KB)  ( 82 )
58 椎管内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的体会
李方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0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以椎管内麻醉与全麻方式实施麻醉的价值。方法 试验对象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手术期间分别以全麻与联合椎管内麻醉方式实施麻醉,统计麻醉优良率、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χ2=5.165);观察组诱导时、气腹后及拔管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通过联合以椎管内麻醉与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可有效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的同时,还能够得到良好麻醉效果,不易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2023 Vol. 43 (2): 58-59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547 KB)  ( 127 )
6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丁泓浩, 谢晓亮, 桂云金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20例,其中1组实施直接前方入路为前方组,另1组实施外侧入路为外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肢血流速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前方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外侧组,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外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不同的时间段下,前方组评分明显低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不同的时间段下,前方组下肢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外侧组,而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实施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均可以较好地完成手术,而直接前方入路可以较好地缩短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轻术后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增加术后的下肢血流速度,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效果理想。
2023 Vol. 43 (2): 60-62 [摘要] ( 174 ) HTML (1 KB)  PDF (454 KB)  ( 98 )
63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损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彭蒙蒙, 邢颍, 王亚迪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2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全麻应用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效果,主要观察患者应激损伤及T淋巴细胞亚群所受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120例,依据数字奇偶法分成对照组(奇数)及观察组(偶数),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TAPB复合全麻。于入手术室(T0)、气管插管5min(T1)、建立气腹5min(T2)、手术结束时(T3)检测两组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C反应蛋白];分别于各时点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T1、T2、T3时点,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T0,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T1、T2时点,两组CD4+及CD4+/CD8+水平较T0下降,但在T3时点回升,且观察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CD8+水平均较T0升高,并在T3时点回降,且观察组各时点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TAPB复合全麻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更利于减轻患者应激损伤,且不会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应用价值高。
2023 Vol. 43 (2): 63-65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473 KB)  ( 101 )
66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所产新生儿脐带血皮质醇水平与新生儿状况的关系分析
洪燕兰, 宋珍, 胡梦川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3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所产新生儿脐带血皮质醇水平与新生儿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9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剖宫产、阴道分娩等方式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后,对其体质量进行测量,收集脐带血进行皮质醇、血糖、胰岛素水平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皮质醇、胰岛素水平、HOMA-R以及体质量情况,对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与HOMA-R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与HOMA-R之间,均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将导致新生儿脐带血皮质醇、胰岛素水平升高,同时出现巨大儿的概率将有所提升,并且新生儿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与HOMA-R之间具有正相关,对其水平进行监控,可对新生儿发生代谢性疾病进行预测,可指导临床进行干预。
2023 Vol. 43 (2): 66-67 [摘要] ( 150 ) HTML (1 KB)  PDF (301 KB)  ( 139 )
68 不同阿片类药物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Th17/Treg的影响
周亚甫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4
目的 探讨不同阿片类药物靶控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Th17/Treg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芬太尼组(n=53)和瑞芬太尼组(n=53)。芬太尼组于术中靶控输注芬太尼,瑞芬太尼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5min(T0)、术中15min(T1)、术中30min(T2)、术后15min(T3)应激反应,T0、T2、术后6h(T4)、术后12h(T5)免疫功能[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诱导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T0、T3、术后30min(T6)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麻醉苏醒质量。结果 应激反应:T1、T2时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高,且瑞芬太尼组各指标波动幅度较小(P<0.05)。免疫功能:T2、T4、T5时瑞芬太尼组CD3+、Th17/Treg、CD4+水平较芬太尼组高,CD8+水平较芬太尼组低(P<0.05)。VAS评分:T0、T3、T6时两组VS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苏醒质量: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短(P<0.05)。结论 相比于宫颈癌根治术中靶控输注芬太尼,瑞芬太尼更能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减轻免疫抑制,提升麻醉苏醒质量。
2023 Vol. 43 (2): 68-70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611 KB)  ( 98 )
71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及临床意义
陈健萍, 袁海超, 陈志凤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5
目的 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3例和重度组25例,选取足月24h内的黄疸患儿90例为对照组。采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及CR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T、CRP对MAS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型MAS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AS患儿出生第1天、第5天、第7天血清PCT、CRP水平呈下降趋势,且轻型组低于重型组(P<0.05);血清PCT+CRP诊断胎粪吸入综合征的AUC为0.870(0.824~0.916);血清PCT、CRP高表达[OR及95%CI:1.98(1.27~3.10)、4.96(1.74~6.10)]均为胎粪吸入综合征重型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PCT、CRP水平上升,与MAS发生发展有关,随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诊断价值高。
2023 Vol. 43 (2): 71-73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501 KB)  ( 107 )
74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稽留流产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彭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6
目的 对稽留流产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展开比较分析。方法 以6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所有患者妊娠物均于6h内完成排出,阴道出血时间平均数为(5.64±0.46)d、住院时间平均数为(4.35±0.51)d、宫颈粘连患者占比为1.67%(1/60)、术后感染患者占比为3.33%(2/60),且均未接受二次清宫。结论 通过应用戊酸雌二醇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稽留流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其各项指标均显著更优,且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舒适性更高,因此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2023 Vol. 43 (2): 74-75 [摘要] ( 133 ) HTML (1 KB)  PDF (328 KB)  ( 108 )
76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苯巴比妥对高热惊厥患儿脑神经因子、负性肌阵挛的影响
詹晓辉, 汤晓玉, 薛莹莹, 桂贝贝, 马向莉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7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苯巴比妥对高热惊厥患儿脑神经因子、负性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患儿均接受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脑神经因子、负性肌阵挛改变差异。结果 研究组惊厥控制时间、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脑神经相关因子乙酰胆碱酯酶(AchE)、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AchE、BDN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动作不稳定、运动不协调、点头等负性肌阵挛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高热惊厥,能够保护脑神经因子,效果确切,同时可减少负性肌阵挛的发生。
2023 Vol. 43 (2): 76-77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353 KB)  ( 119 )
78 阴道B超测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分析
梁业嫦, 周泽洪, 陈杰英, 张金花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8
目的 探究分析阴道B超测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行经阴道B超检测。比较不同宫颈长度孕妇早产率、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103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率32.03%,宫颈长度<25mm孕妇早产率显著高于≥25mm孕妇(P<0.05);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mm预测早产的AUC为0.912(0.855~0.969),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91.7%,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测量宫颈长度可预测早产,宫颈长度越短,早产率越高,阴道B超测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最高,宫颈长度25mm为预测早产发生临界值。
2023 Vol. 43 (2): 78-80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493 KB)  ( 131 )
81 濮阳县地区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刘震霞, 肖盼盼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29
目的 分析濮阳县地区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51例RV感染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并按照1∶1的比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1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基本资料,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51例RV感染学龄前儿童中,有164例为男性,约占46.72%,女性187例,占比53.28%;年龄<5岁339例(96.58%)、年龄≥5岁12例(3.42%);单因素初筛发现,儿童年龄、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RV疫苗接种情况、腹泻患者接触情况、良好洗手习惯、餐具消毒、玩具消毒、主要看护人喂养前洗手、不洁饮食均为R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岁、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未接种RV疫苗、腹泻患者接触史、不洁饮食均为R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主要看护人喂养前洗手、餐具消毒、良好洗手习惯则为其保护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有效性、拟合效果检验发现,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有效性,且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濮阳县地区学龄前儿童存在RV感染风险,且影响因素较多;据上述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RV感染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干预提供新途径。为减少RV感染,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并鼓励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23 Vol. 43 (2): 81-83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433 KB)  ( 99 )
84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
揭洪颖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0
目的 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咀嚼功能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肿胀、咬合不适、患牙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更好,治疗时间短,疼痛缓解快,能有效改善牙周健康及咀嚼功能,更值得推荐。
2023 Vol. 43 (2): 84-85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519 KB)  ( 123 )
86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符雯婷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1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5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创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分析下肢骨折患者的感染率、病原学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56例下肢骨折患者中有2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0.16%。革兰阳性菌属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药性为100%;肠球菌属对链霉素耐药性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耐药性为90%。革兰氏阴性菌属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性为87.5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为100%。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临床应及时给予患者清创处理和合理的抗菌药物,感染并发骨不连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棒植入处理,降低感染率。
2023 Vol. 43 (2): 86-88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419 KB)  ( 104 )
       管理/方法
8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琴, 周静, 周阳, 明丽, 农凎彬, 文琪, 廖洁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状况的因素。结果 患者心理弹性状况评分,坚韧(35.52±3.23)分、自强(24.42±3.62)分、乐观(12.25±1.16)分,总分(72.19±3.45)分;调查问卷共发放24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为87.50%,患者的年龄、病程、医保类型与患者心理弹性状况无关(P>0.05),患者的性别、居住地、婚姻情况、职业状态、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子女情况、赡养老人情况、高血压、糖尿病、血红蛋白、血肌酐与患者心理弹性状况有关(P<0.05);患者的性别、居住地、婚姻情况、职业状态、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子女情况、赡养老人情况、有高血压、有糖尿病、血红蛋白、血肌酐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M患者的心理弹性较低,在护理中要关注农村文化程度、收入低、多子女或无子女、赡养老人较多、基础疾病多、未婚或丧偶的无职业男性,根据患者情况,提供医疗方案,加强对患者照料和关注,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2023 Vol. 43 (2): 89-91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581 KB)  ( 123 )
92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高夏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3
目的 探讨基于罗伊(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奇数组纳入观察组(45例),偶数组纳入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给予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 干预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急性发作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2023 Vol. 43 (2): 92-94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466 KB)  ( 182 )
95 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樊晓庆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4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CRC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述情障碍水平,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调查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CRC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TAS-20评分高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中等/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与CRC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水平高(TAS-20评分高)有关(P<0.05)。结论 CRC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述情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领悟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述情障碍程度越轻。
2023 Vol. 43 (2): 95-96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310 KB)  ( 129 )
97 术前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陈俊, 崔伟力, 廖丽娟, 汤小华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5
目的 探讨术前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术前传统呼吸训练,观察组予以术前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对比两组食管癌患者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呼吸功能及术后1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低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术前个体化呼吸训练模式较术前传统呼吸训练能够更好地缩短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患者肺功能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3 Vol. 43 (2): 97-98 [摘要] ( 121 ) HTML (1 KB)  PDF (290 KB)  ( 110 )
99 4R危机理论下的管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戈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6
目的 探讨4R危机理论下的管理模式应用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TIVAP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4R危机理论下的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时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统计两组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2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4R危机理论下的管理模式应用在TIVAP化疗患者护理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3 Vol. 43 (2): 99-100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323 KB)  ( 154 )
101 阳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希望水平与精神负担的关联性分析
刘忠发, 林慧, 梁祖光, 黄登强, 潘鸿涛, 林丽莉, 麦羡婷, 王琭璐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7
目的 探究阳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希望水平与精神负担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0例无精神分裂症家属志愿者,计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rpport rating scale,SSRS)、希望水平评定量表(Herth HopeIndex,HHI)以及家庭负担访谈问卷(Family Experience Interview Schedule,FEIS)评估其者社会支持、希望水平、精神负担水平,并采用Spearman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SSRS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HHI量表中的积极行动、亲密关系、积极态度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顾者FEIS中的五个因子评分均与SSRS总分、HHI总分呈正相关。结论 阳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希望水平均偏低,且其精神负担随着社会支持和自身希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社会应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改善阳江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意义。
2023 Vol. 43 (2): 101-102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526 KB)  ( 702 )
103 针对性护理联合无缝隙管理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恢复的影响
吴欣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8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联合无缝隙管理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予以针对性护理联合无缝隙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症状改善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出院时家属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在干预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PaO2、SaO2得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得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期间,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联合无缝隙管理应用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有利于患儿血气指标回归正常水平,加快患儿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2023 Vol. 43 (2): 103-105 [摘要] ( 130 ) HTML (1 KB)  PDF (484 KB)  ( 114 )
106 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中应用瓷睿刻数字化椅旁修复技术对修复体近远期留存率的影响
张楠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39
目的 探究瓷睿刻(CEREC)数字化椅旁修复技术在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中对修复体近远期留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行牙髓髓腔修复的患者94例,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技术组,常规组应用传统全瓷髓腔固位冠方式进行修复,技术组应用CEREC数字化椅旁方式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牙体修复后6个月、2年整体状态,修复体留存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牙体修复后6个月修复体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组边缘合适性、修复体松动/脱落、牙龈健康、修复体染色/变色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牙体修复后2年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6个月修复体留存率均为100%,2年后技术组修复体留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技术组患者牙体修复后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CEREC数字化椅旁修复技术应用于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能改善修复体整体状态,提高修复体远期留存率,并且患者满意程度高。
2023 Vol. 43 (2): 106-107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532 KB)  ( 118 )
108 需求识别指导下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赵鑫, 张小伟, 周漂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0
目的 探讨需求识别指导下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98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需求识别指导下疾病全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w、干预4w、干预6w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分。于术后6h、术后12h、术后1d、术后2d、术后3d及出院时使用视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状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1、4、6wHS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术后6h、12h、术后1、2、3d及出院时VA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予以需求识别指导下的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3 (2): 108-110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446 KB)  ( 103 )
111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探讨
周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1
目的 对基于知信行模式(KABP)的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86例患者为本次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均43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基于KABP的整体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洼田饮水实验(WTDWT)、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活质量[慢性疾病生存质量评分量表(QOL)]、自我效能[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评估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WTDWT、SUPPH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组(P<0.05),研究组SS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并明显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KABP的整体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改进生存质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2023 Vol. 43 (2): 111-113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435 KB)  ( 113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14 健脾通络汤对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胃蛋白酶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长路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2
目的 探讨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Hp阳性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通络汤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水平、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17[(386.74±38.64)ng/L]、胃蛋白酶原Ⅰ(PGⅠ)[(58.13±5.33)μg/L]高于对照组[(342.89±35.79)ng/L、(54.15±5.25)μg/L],胃蛋白酶原Ⅱ(PGⅡ)[(10.35±1.53)μg/L]低于对照组[(13.68±1.7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45.85±4.82)%]、CD4+/CD8+[(1.85±0.28)]高于对照组[(41.41±4.56)%、(1.58±0.26)],CD8+[(24.85±2.11)%]低于对照组[(26.23±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通络汤可提高脾胃虚寒型Hp阳性CAG治疗效果,纠正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加快G-17、PGⅠ、PGⅡ复常,安全可靠。
2023 Vol. 43 (2): 114-116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427 KB)  ( 157 )
117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
赵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3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PFN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2例PFN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简易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SFGS)中眼裂闭合评分[(26.85±3.14)分]、口角偏斜评分[(31.02±3.85)分]低于对照组[(31.74±3.28)分、(37.49±4.02)分],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评分[(0.93±0.14)分]高于对照组[(0.84±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肌[(2.79±0.34)ms]、眼轮匝[(3.04±0.39)ms]、口轮匝肌潜伏期[(2.89±0.36)ms]低于对照组[(3.05±0.38)ms、(3.52±0.42)ms、(3.18±0.3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可提高PFNP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肌电图指标,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2023 Vol. 43 (2): 117-118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542 KB)  ( 147 )
119 基于《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的临床研究
赵淑敏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4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采用《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哮喘患儿1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基于《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观察哮鸣音消失时间,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证候积分、肺功能、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哮鸣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患儿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风寒表实证采用基于《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改善风寒表实证中医证候,应广泛推广。
2023 Vol. 43 (2): 119-121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483 KB)  ( 98 )
122 自拟伤科熏洗方外洗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促进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恢复的疗效探讨
惠宁军, 叶义平, 闫红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5
目的 探讨分析自拟伤科熏洗方外洗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促进骨折愈合和软组织恢复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自拟伤科熏洗方外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肿胀部位周径、骨质相关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更高(93.33%vs 70.00%)(χ2=5.455,P=0.020);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肿胀部位周径均降低,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肿胀部位周径均更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骨密度、血钙、血磷水平均升高,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更低,骨密度、血钙、血磷水平更高(P<0.05);治疗后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降低,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更低(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6.67%vs 13.33%),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389)。结论 自拟伤科熏洗方外洗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术后中医症候和肢体肿胀程度,提高其骨密度及血钙、血磷水平,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可靠。
2023 Vol. 43 (2): 122-123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531 KB)  ( 131 )
124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王春梅, 崔改琴, 闫海花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6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后,对康复期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椎功能评分(JOA)、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护理满意度、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6.67%,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较大,可有助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提减轻疼痛,减少复发。
2023 Vol. 43 (2): 124-126 [摘要] ( 184 ) HTML (1 KB)  PDF (506 KB)  ( 125 )
       综述
127 CD155在恶性肿瘤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刘雪, 郭凌川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7
CD155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糖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上调并与患者预后相关。近年来,CD155在肿瘤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吸引了广泛关注。CD155可与共刺激受体(CD226)和共抑制性受体(TIGIT和CD96)相互作用调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功能。阻断CD155信号的免疫治疗有望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将从CD155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免疫调控作用和相关免疫治疗等方面对CD155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3 Vol. 43 (2): 127-129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487 KB)  ( 152 )
130 整合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江浩, 刘俊才, 费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8
骨关节炎又被称之为“骨性关节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整合素是一种大的、跨膜的异源二聚体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使细胞能够对动态的细胞外环境做出反应,整合素进化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受体激活机制,主要受三级和四级结构变化的调控。大量研究证实软骨细胞表达整合素α5β1、αVβ3、αVβ5、α6β1、α1β1、α2β1、α10β1和α3β1,其中一些整合素配体可能是OA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笔者就整合素及其细胞外配体在骨关节炎研究进展,特别是骨关节炎软骨中的功能作用作一综述。明确整合素及其配体在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的作用以及为以后进一步治疗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023 Vol. 43 (2): 130-135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646 KB)  ( 122 )
136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其他人工肝模式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李倩, 袁宏玲, 覃后继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49
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障碍或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上主要是人工肝支持治疗,但考虑到疫情条件下血源紧张以及血制品费用高昂等限制条件,严重影响人工肝的推广及疗效。如减少血浆用量,采用半量或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其他人工肝模式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这一患者群体来说益处多多。因此,寻求一种能减少血浆用量且不影响疗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一旦成功,其将是重型肝炎患者的福音。
2023 Vol. 43 (2): 136-138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482 KB)  ( 130 )
       护理
139 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策略在年龄>60岁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苏雨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50
目的 分析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策略在年龄>60岁重症心力衰竭(SH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年龄>60岁的SHF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均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组实施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策略。比较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心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联合组依从性95.83%(46/48)较常规组79.17%(38/48)高(P<0.05);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SBP、DBP都较低(P<0.05);干预后,联合组心率较常规组低,6分钟步行距离与常规组相比较长(P<0.05)。结论 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护理策略应用于年龄>60岁SHF中可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改善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水平,对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23 Vol. 43 (2): 139-140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303 KB)  ( 96 )
141 小儿抽动障碍病因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程彩霞, 张宏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51
目的 探讨小儿抽动障碍病因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Conners父母问卷、抽动障碍生活质量量表(GTS-QOL)。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品行行为、心神障碍、学习问题、焦虑、多动冲动、多动指数等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精神心理、强迫观念与行为等GTS-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行为、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3 Vol. 43 (2): 141-142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325 KB)  ( 125 )
143 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魏春玲, 温春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3.02.05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集束化护理理念干预,两组均完成14d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导管相关防控措施执行情况、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14d后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4d后手卫生、最大无菌屏障、穿戴规范、皮肤消毒、健康宣教、每天评估穿刺部位及导管情况、每天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及葡萄糖酸氯已定温巾擦浴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4d后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及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并发症预防、无菌操作及遵医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理念用于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导管相关防控措施执行率,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23 Vol. 43 (2): 143-144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340 KB)  ( 153 )
  编辑部公告
22 郑重公告
22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22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