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45卷 4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论著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综述
护理
论著
1
SARS-CoV-2 N-Ferritin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曾佑琴, 王强, 杨凯雯, 宋玉洁, 黄炼杰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1
目的
借助新型铁蛋白系统构建pET32a-N-Ferritin-Flag-6His原核表达质粒,优化重组蛋白N-Ferritin诱导表达条件,鉴定其形态结构及稳定性。
方法
将SARS-CoV-2 N蛋白全长序列连接至Ferritin氮端,碳端连接Flag和6×His标签,基于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Ferritin-Flag-6His。通过质粒转化,IPTG诱导、时间及温度优化,采用Western Blot、TEM、DLS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重组蛋白在不同冻融次数与不同储存温度下的稳定性。
结果
成功制备重组N-Ferritin蛋白,其在85 kDa处有目的条带。N-Ferritin重组蛋白呈现均一球形颗粒。重组蛋白粒径为18.23nm。N-Ferritin重组蛋白在反复冻融3~5次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80℃、-20℃、4℃)储存4周后仍有较好的稳定性。
结论
成功表达N-Ferritin蛋白并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成,且该纳米颗粒蛋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025 Vol. 45 (4): 1-5 [
摘要
] (
40
)
HTML
(1 KB)
PDF
(979 KB) (
10
)
6
过表达趋化因子2受体联合大鼠脂肪干细胞促进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
任鹏里, 王璐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2
目的
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联合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 CXCR2 对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处死3只SD大鼠,迅速分离腹股沟及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酶消化法提取ADSCs,并培养至第3代。采用倒置显微技术对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检测,同时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评估细胞表型标记物及其分化能力。实验选取40只大鼠构建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配至四个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治疗组、CXCR2干预组以及联合治疗组(ADSCs与CXCR2共同应用)。分别在创面边缘和基底部局部注射生理盐水、ADSCs 悬液(100 μL PBS)或 CXCR2(10μg/L)。通过计算创面面积占初始面积的百分比监测愈合进展,并通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变化;血清中IL-1β、IL-18和TNF-α水平通过ELISA检测。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
t
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显微镜下可见原代ADSCs呈梭形,接种2h后呈圆形,48h后大部分细胞变为梭形,第3代细胞呈漩涡状排列。与模型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大鼠创面愈合显著加快,治疗后第3、7、14及21d的愈合面积均显著减少(
P
<0.01)。HE染色显示,联合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表皮修复良好,炎性细胞浸润减少;ADSCs组和CXCR2组的创面愈合不完全,仍有较多炎性细胞和肉芽组织;模型组创面愈合缓慢,伴有显著瘢痕组织增生。联合治疗组血清中IL-1β、IL-1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01)。
结论
CXCR2与ADSCs的过表达显著加速了皮肤伤口愈合并减少了炎症。
2025 Vol. 45 (4): 6-9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776 KB) (
6
)
10
药用载体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
王瑛琦, 赵程程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3
目的
探究氧化石墨烯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潜力,制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同时对其表征,为实现药物高载药量、靶向递送及缓控释放提供优良载体。
方法
采用五天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产品,进而对其进行共价修饰,生成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产率为 80.72%,粒径平均值为1510nm,样品在3393.37.00cm
-1
处有明显-OH吸收峰,在1732.01cm
-1
及1616.35cm
-1
处存在羧基-C=O峰为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片层边缘羧酸上羰基C=O的伸缩振动峰,1072.42cm
-1
处存在羧基-C-O峰为羧基化氧化石墨烯边缘羧酸上C-O伸缩振动峰。
结论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结构中含氧官能团大量增多,易于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氢键,从而为实现药物高载药量、药物靶向递送及缓控释放提供了优良的药物载体。
2025 Vol. 45 (4): 10-13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804 KB) (
7
)
14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药学分析及对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刘晓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4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硬化必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的临床影响。
方法
选取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指标。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
P
<0.05);治疗后,在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对较高(
P
<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显著,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其血脂水平,还可以改善其心功能指标。
2025 Vol. 45 (4): 14-16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444 KB) (
3
)
17
帕博利珠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血清sMICA水平的影响
李兰菊, 徐恩松, 李文明, 张楠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5
目的
观察帕博利珠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MHC-1类链相关蛋白A(sMICA)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140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AP方案治疗,观察组70例AP方案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
、CD8
+
、CD4
+
/CD8
+
)、检测血清学指标[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sMIC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3
+
、CD4
+
、CD4
+
/CD8
+
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CC-Ag、CEA、sMICA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NSCLC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及血清sMICA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2025 Vol. 45 (4): 17-19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546 KB) (
2
)
20
冠脉CTA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分析
陈辛宇, 林诗琪, 邓莉萍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6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
方法
选取疑似ACS患者87例,全部患者均行冠脉CTA检查,并行冠脉造影(CAG)检查,判定冠脉狭窄程度,将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冠脉CTA对ACS及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结果
87例疑似ACS患者经CAG检出71例,占81.61%;其中轻度狭窄14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19例,完全闭塞6例;依据CAG检查“金标准”,冠脉CTA对ACS的诊断灵敏度为98.59%,特异度为87.50%,准确度为96.55%,且与CAG检查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82);冠脉CTA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完全闭塞诊断符合率总准确度为95.78%;且与CAG检查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好(Kappa=0.938)。
结论
冠脉CTA对AC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可有效评估冠脉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2025 Vol. 45 (4): 20-22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437 KB) (
5
)
23
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吕庆鹏, 何志萍, 莦莉娜, 吴雅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7
目的
观察在儿童手足口病治疗时使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参与本次研究,对A组的50名患者采用了重组人干扰素a2b的喷雾治疗,在B组中,50名患儿接受了利巴韦林喷雾剂的治疗,而C组的50名患儿则接受了安慰剂的干预。比较三组在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指标方面的差异。
结果
A组的儿童在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较短,整体治疗有效率高,炎性因子指标降低,三组各项数值对比(
P
<0.05)。
结论
在为手足口病患儿选择治疗药物时,可首选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该药物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持续时长,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性指标。
2025 Vol. 45 (4): 23-25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453 KB) (
4
)
26
聚醚醚酮材料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庞祎, 周峰, 曾静, 谷耀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8
目的
探究聚醚醚酮(PEEK)材料制作可摘局部义齿(RPD)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钴铬合金制作RPD,研究组采用PEEK制作RPD。对比两组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松动度(TM)、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满意度评分、义齿强度及支架重量。
结果
修复前,两组PLI、TM、PD、B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修复6个月后PLI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TM、PD及BI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义齿固位及稳定、咀嚼功能、语言、美观、义齿舒适性、总分等修复满意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义齿强度评分较低,支架重量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EEK材料在RPD患者治疗中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牙周各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修复满意度较高,且修复的义齿强度较强,支架重量较轻,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
2025 Vol. 45 (4): 26-28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32 KB) (
2
)
29
腹部、阴道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鉴别中的应用
杜俊平, 梁焱, 王威, 憨蒙蒙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09
目的
研究腹部、阴道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观察疑似子宫肌瘤患者121例。均行腹部、阴道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效能。
结果
121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101例,子宫腺肌病20例。超声造影诊断子宫肌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腹部超声及阴道超。且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层造影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相比更高(
P
<0.05)。
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效能优于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能够显著提高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2025 Vol. 45 (4): 29-32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585 KB) (
3
)
32
肛肠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
及术后疼痛度对比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0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60例肛肠手术患者,使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试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镇痛药物总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
P
<0.05);与术后6h相比,两组术后12h和24h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术后6、12h和24h的VAS评分均小于常规组(
P
<0.05);试验组镇痛药物总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小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应用于肛肠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2025 Vol. 45 (4): 32-34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435 KB) (
2
)
35
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卵巢功能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影响
于甜甜, 冯林娜, 张子规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1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卵巢功能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计150例,采用盲选法将其均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实施TCR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月经失血图评分、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红蛋白(Hb)临床指标、月经情况、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受体(PR)、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雌激素受体(ER)水平、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出血量两项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长较对照组延长(
P
<0.05);术后两组临床指标均与本组术前相比显著改善(
P
<0.05),观察组术后月经失血图评分、经期、子宫内膜厚度、Hb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在术后月经复潮周期、首次行经量及经期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05);观察组PR术后低于对照组(
P
<0.05),ER术后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LH术后、FSH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在术后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TCRP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尽管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月经失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促进月经恢复,以及最大程度上降低息肉复发率。
2025 Vol. 45 (4): 35-39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722 KB) (
4
)
39
金属预成冠与树脂填充对儿童乳磨牙邻面龋的修复效果观察
宋利利, 邹赟, 郭大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2
目的
探讨儿童乳磨牙邻面龋用树脂填充、金属预成冠修复效果。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阳市口腔医院行乳磨牙邻面龋修复患儿78例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纳入患者39例。参考组行传统树脂填充修复,研究组行金属预成冠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咬合能力、咀嚼效率、并发症。
结果
研究组修复优良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最大咬合面积、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均高于修复前,而研究组最大咬合面积、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低(
P
<0.05)。
结论
金属预成冠修复乳磨牙邻面龋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咬合能力,助力患儿更高效地咀嚼食物,切实提升咀嚼效率,显著降低修复体松动、脱落、继发龋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5 Vol. 45 (4): 39-42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605 KB) (
5
)
4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
薛胜楠, 吴迪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3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ALL患儿8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预后情况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预后不良组(出现复发或死亡情况)17例和预后良好组(未出现复发或死亡情况)63例。均采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免疫分型(B细胞型、T细胞型)、骨髓形态(M1型、M2型、M3型)、初诊血小板计数(PLT)、融合基因(阴性、良性风险、不良风险)、泼尼松试验反应(反应良好、反应不良)、诱导化疗第19天、第46天的微小残留病灶(MRD)等资料,比较两组早期治疗反应,分析ALL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预后不良组泼尼松试验反应不良发生率、诱导化疗第46天的MRD阳性率较预后良好组高(
P
<0.05);初诊WBC、融合基因、泼尼松试验反应、诱导化疗第46天的MRD是影响ALL预后的单因素(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诊WBC≥100×10
9
/L、融合基因不良风险、泼尼松试验反应不良、诱导化疗第46天的MRD阳性率高是影响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早期治疗反应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儿童ALL的预后效果,且初诊WBC高、泼尼松试验反应不良等均是影响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升患儿生存率。
2025 Vol. 45 (4): 43-46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541 KB) (
7
)
46
双嘧达莫与标准方案联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王豪, 何颜祥, 李海啸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4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与标准方案联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前瞻性选取131例川崎病患儿,依据患儿病情选取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如下:A组(65例,采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B组(66例,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基础上采用双嘧达莫治疗),治疗周期:6~8周。针对组间及组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
P
<0.05)。B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A组(
P
<0.05)。两组外周血CD8
+
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结束后),且B组较高(相比于A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外周血CD3
+
、CD4
+
、CD4
+
/CD8
+
、PLT、血浆Fbg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治疗结束后),且B组较低(相比于A组,治疗结束后)。
结论
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采用双嘧达莫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显著,可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改善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
2025 Vol. 45 (4): 46-48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421 KB) (
2
)
49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效果
叶志玮, 刘昇, 陈济杭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5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LA)治疗儿童急性复杂性阑尾炎(ACA)的效果。
方法
选取100例ACA患儿,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组,49例)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SILA组,51例)。并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排便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SILA组住院时间短于LA组(
P
<0.05)。术后 1、2 d,SILA组疼痛评分均低于LA组(
P
<0.05)。术后1、2d,两组血清CRP、PCT、WBC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期间术后1d,两组CRP、PCT、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术后3d,SILA组低于LA组(
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于LA,SILA在治疗ACA患儿时,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术后快速康复。
2025 Vol. 45 (4): 49-51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438 KB) (
7
)
52
伊托比利联合氟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及症状改善效果研究
刘秋月, 沈洁, 黄德峰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6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在常规服用伊托比利基础上,增加氟西汀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选取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口服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34例,仅口服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7分整体症状量表(GOSS)、消化不良严重指数(DSSI)、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及健康状况评分量表(SF-36)评分差异,并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记录研究期间两组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GOSS和DSSI评分显著降低(
P
<0.05),而G-17水平以及FDDQL、SF-36评分显著更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GOSS、DSSI评分相对较低(
P
<0.05),G-17水平及FDDQL、SF-36评分更高(
P
<0.05);尽管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FD患者采用伊托比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方案能明显获益,不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5 (4): 52-54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555 KB) (
3
)
54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特点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刘梦丹, 孙跃琦, 杨振丽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7
目的
探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特点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纳入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并选取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样本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R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患者GR、ALT、TBI水平较健康组显著更高(
P
<0.05);在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患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重度纤维化组GR、ALT、TBIL、HAL、PC-Ⅲ NP、C-Ⅳ水平较其他组明显更高(
P
<0.05);Pearson分析显示,GR水平与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05),其中GR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最强(r=0.734)。
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表明GR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的进展,并为未来开发基于氧化应激机制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 Vol. 45 (4): 54-57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609 KB) (
5
)
58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王邦领, 杨兆惠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8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GUB)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GUB患者7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疗法组和单一疗法组,均38例,单一疗法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疗法组在单一疗法组基础上加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胃动力学[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再出血发生率。
结果
联合疗法组总有效率较单一疗法组高(
P
<0.05);治疗后联合疗法组APTT、D-D、TT较单一疗法组低(
P
<0.05);治疗后联合疗法组MTL、GAS较单一疗法组低(
P
<0.05);联合疗法组再出血发生率较单一疗法组低(
P
<0.05)。
结论
GUB患者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胃动力学水平,且不易发生再出血情况,预后效果良好。
2025 Vol. 45 (4): 58-60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448 KB) (
7
)
61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观察
靖利娜, 常卫华, 李建军, 王自启, 孙洋洋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19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L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对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0例CHBLC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将120例CHBLC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用恩替卡韦;研究组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普雷沃氏菌属)、病毒学指标[治疗前、治疗1、2、3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和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CHBLC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白色念珠菌和普雷沃氏菌属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1个月的HBV DNA、HBsAg载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的HBV DNA、HBsAg均少于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HBV DNA、HBsAg均少于治疗2个月(
P
<0.05)。研究组治疗1、2、 3个月的HBV DNA、HBsAg均比对照组少(
P
<0.05);两组治疗1个月的HBeAg阴性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的HBeAg阴性率高于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HBeAg阴性率高于治疗2个月(
P
<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HBeAg阴性率均比对照组高(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恩替卡韦能有效治疗CHBLC,改善患者肠道菌群,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5 (4): 61-64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621 KB) (
3
)
65
白介素-6在泌尿系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性判定作用的研究
王雪峰, 闵东方, 赵琪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0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6在泌尿系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性判定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感染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未感染的泌尿系结石手术患者110例作为未感染组,两组均检测IL-6水平,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后1d、术后3d的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预测效能;将研究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A组采用当前临床指南推荐的常规感染管理方案,B组在常规感染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动态监测IL-6指导用药,比较两组的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差异。
结果
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的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
P
<0.05);两组入院时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d、术后3d的IL-6预测泌尿系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AUC为0.949、0.861,灵敏度为90.91%、70.91%,特异度为89.09%、98.18%;且术后1d IL-6的AUC值高于术后3d时IL-6(
P
<0.05);B组的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均低于A组(
P
<0.05)。
结论
IL-6水平检测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预测效能较高,且动态监测IL-6指导用药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5 Vol. 45 (4): 65-67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566 KB) (
2
)
68
血液肿瘤患者对输注红细胞疗效的评估
陈文力, 莫洲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1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对红细胞输注的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改善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输血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6例输注过红细胞混悬液的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红细胞输注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血液肿瘤患者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
1046例血液肿瘤红细胞输注患者中,739例输注有效,占70.65%,307例输注无效,占29.35%;两组血液肿瘤患者性别、年龄、血型、诊断疾病类型、输血次数、输血后血红蛋白(Hb)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龄、白血病、输血次数≥6次、输血后Hb浓度>50g/L是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效果与年龄、白血病、输血次数及输血后Hb浓度有关。
2025 Vol. 45 (4): 68-70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412 KB) (
4
)
71
三种检测方法对儿童肺结核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仝海燕, 荆菁华, 安淑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Xpert MTB/RIF Ultra)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快速全自动结核菌培养法(BD 960)以及抗酸染色法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疑似肺结核患儿,均进行Xpert MTB/RIF Ultra、BD 960和抗酸染色法检测。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确诊标准,计算三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及其一致性,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这三种检测方式单独使用以及联合应用时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在100例疑似肺结核的患儿中,有60例被确诊为肺结核。其中,Xpert MTB/RIF Ultra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最高。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0.984)>Xpert MTB/RIF Ultra+抗酸染色法(0.983)>Xpert MTB/RIF Ultra+BD 960(0.982)>单独Xpert MTB/RIF Ultra(0.979)>BD 960+抗酸染色法(0.812)>单独的BD 960(0.804)>单独的抗酸染色法(0.763)。
结论
三种方法中,Xpert MTB/RIF Ultra检测系统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最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肺结核患儿。而BD 960检测虽然也能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略低于Xpert MTB/RIF Ultra检测系统。抗酸染色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其诊断效能相对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这三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时,其诊断效能可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5 Vol. 45 (4): 71-73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563 KB) (
3
)
74
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配合静脉泵镇痛治疗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3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联合静脉输液泵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疗法对于减轻产妇术后的痛感程度及缓解其应激性的生理反应所具有的功效。
方法
选取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静脉泵镇痛)和观察组(30例,静脉泵镇痛+氯芬酸钠栓塞肛镇痛),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
结果
将对照组作为比较对象,观察组术后3、6、12、24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IL-10、IL6、TNF-α水平低,ET-1、Cor、DA、NE、E水平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运用双氯芬酸钠进行肛门填塞并结合静脉泵输注镇痛药物的方式,能够减轻剖宫产手术后产妇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
2025 Vol. 45 (4): 74-76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508 KB) (
1
)
77
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术对前牙残根残冠患者预后的影响
甘波, 李龙辉, 张俊康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4
目的
研究牙冠延长术(CLS)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术对前牙残根残冠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前牙残根残冠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修复方案不同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3)。对照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术,试验组采用CLS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术。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PD)、附着水平(AL)]、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97.67%(42/43)较对照组81.40%(35/43)高(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试验组PD、AL较低(
P
<0.05);PES评分、WES评分较高(
P
<0.05);试验组并发症1例较对照组8例低(
P
<0.05)。
结论
前牙残根残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CLS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术,能显著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牙周状况,提升美学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改善患者预后。
2025 Vol. 45 (4): 77-79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523 KB) (
4
)
79
ABO新生儿溶血病中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对患儿交叉配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郑宝梅, 谢仁伟, 魏祥坤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5
目的
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对患儿交叉配血的影响,从而提高新生儿的配血用血安全性。
方法
取8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一开展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和凝聚胺法操作,对比不同检测方式下患儿交叉配血相合率的差异。
结果
统计ABO新生儿溶血病在直抗、游离及放散试验的诊断结果;ABO新生儿溶血病中与血浆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免疫检测交叉配血不相合为147例(61.25%)、与放散液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免疫检测交叉配血不相合为150例(62.50%),结果显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交叉配血不相合概率结果对比凝聚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对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的敏感度更高,可以更好的提高配血用血安全性。
2025 Vol. 45 (4): 79-81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457 KB) (
4
)
82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研究
陈洁怡, 麦洁岚, 邓玉玲, 王小宏, 朱玉良, 庞东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6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
方法
①医院感染现状调查。选择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患者100例,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感染部位及感染科室。②干预措施效果。对于感染病例根据时间点分为两组。将上述感染患者根据时间段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55例联合三级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细菌类型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布集中在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两组干预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得到提升;观察组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灭菌、环境卫生、隔离防护、院内感染防控基础知识及微生物送检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科室分布较广,加强感染患者三级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2025 Vol. 45 (4): 82-84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460 KB) (
4
)
管理/方法
85
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陈丽芬, 姚朝光, 黄佳, 黄霜湘, 黄理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7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在上消化道疾病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30例胆胰疾病患者与3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别将各类患者分为超声内镜组与联合组,超声内镜组1(1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超声内镜组2(15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联合组1(1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联合组2(15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记录各组诊断结果、超声造影时相,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标准,评估各组诊断效能。
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超声内镜组1、联合组1中各有7例恶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8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超声内镜组2、联合组2中各有8例恶性胆胰疾病患者、7例良性胆胰疾病患者。超声内镜检查与联合检查均诊断出恶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7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8例、恶性胆胰疾病患者7例、良性胆胰疾病患者8例。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患者超声造影晚增同退、同增早退、无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恶性疾病患者晚增早退情况多于良性疾病,良性疾病患者同增同退、早增晚退情况多于恶性疾病患者(
P
<0.05)。联合组对胆胰疾病、上消化道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优于对照组。
结论
超声内镜联合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及胆胰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较好。
2025 Vol. 45 (4): 85-87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405 KB) (
3
)
88
SII在评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永春, 史志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8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评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体检人员同时行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诊断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254例和MAFLD肝纤维化患者104例,另募集同期体检健康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肝脏硬度值、空腹血糖、尿酸、血脂四项、肝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以及SII水平变化,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MAFLD肝纤维患者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SII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与SII的相关性。
结果
MAFLD肝纤维化组中肝脏硬度值(LSM)、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尿酸(UA)、白细胞(WBC)、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淋巴细胞、血小板(PL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ALT、LSM、LDL-C、TG、TC水平高于MAFLD组,SII水平低于MAFLD组,MAFLD组中TBIL、DBIL、AST、LSM、LDL-C、TG、TC、WBC、单核细胞、NEU、SII、UA、FBG高于对照组,ALB、HDL-C、淋巴细胞、PLT、低于对照组(
P
<0.05);SII与LSM、淋巴细胞呈负相关,与WBC、NEU、PLT呈正相关(
P
<0.05)。
结论
SII能有效评估MAFLD肝纤维化,为临床诊治提供辅助支持。
2025 Vol. 45 (4): 88-90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01 KB) (
4
)
91
经会阴超声动态观察结合盆底肌电图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梁华珍, 梁朝芳, 李婷桦, 柯春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29
目的
分析经会阴超声动态观察结合盆底肌电图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方法
选取8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组41例。A组予以常规康复运动疗法,B组加以电刺激康复疗法。应用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盆底肌峰值、活力值、做功值以及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平面测量指标。
结果
治疗前两组膀胱颈移动角度、尿道旋转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B组膀胱颈移动角度、尿道旋转角度小于A组(
P
<0.05);治疗前两组Valsalva状态、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B组Valsalva状态、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小于A组(
P
<0.05);治疗前两组肌峰值、活力值、做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B组肌峰值、活力值、做功值高于A组(
P
<0.05)。
结论
经会阴超声动态观察结合盆底肌电图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治疗的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5 (4): 91-93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485 KB) (
2
)
93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作的诊断价值
王玉凡, 王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0
目的
研究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脑梗死(CI)后继发癫痫(EP)发作的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CI后继发EP发作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均实施常规脑电图(EEG)和VEEG监测。统计VEEG和EEG对异样脑电信号、同步发作、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并对比EEG和VEEG对CI不同部位继发EP的检出情况。
结果
VEEG监测对异样脑电信号的检出率、同步发作的检出率、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均较EEG监测高(
P
<0.05);VEEG监测对深部白质区有EP样波检出率、脑叶皮质区有EP样波检出率均较EEG监测高(
P
<0.05)。
结论
VEEG监测用于CI后继发EP发作中,能检测出异样的脑电信号和痫样放电情况,提高不同部位继发EP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5 Vol. 45 (4): 93-95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482 KB) (
1
)
96
Snyder希望理论配合饮食指导在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谢晓娟, 贾辉, 李云姣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1
目的
探究Snyder希望理论配合饮食指导在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慢性乙肝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Snyder希望理论配合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营养状况及肝功能。
结果
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问卷(ICQ)中接纳、感知益处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行为量表中日常生活管理、饮食管理和病情监测及用药管理评分高于干预前,无助感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两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量表(KAP)评分和膳食多样化评分(DDS)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KAP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配合饮食指导可明显提升慢性乙肝患者疾病认知,促进自我健康管理,改善饮食习惯,并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025 Vol. 45 (4): 96-98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673 KB) (
4
)
99
动态高频超声技术在诊断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中价值分析
邓红玲, 甘建军, 白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2
目的
探讨动态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90例,实施动态高频超声,术前对肌腱的损伤程度以及位置进行判断;术后实施定期复查,基于肌腱吻合部位的滑动性能及其超声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90例患者进行手术探查,动态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90例患者里有63例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黏连状况。重度黏连2.22%,中度黏连14.44%,轻度53.33%。
结论
动态高频超声更便捷、经济且重复性佳。闭合性的肌腱断裂诊断与术后的修复评价运用该方法能对肌腱断裂的程度、数目以及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对黏连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及时实施随访明确肌腱的修复状况、判断肌腱出现的黏连程度,为临床提供患者准确病情信息,从而指导医师实施适量且适时的及时干预治疗。
2025 Vol. 45 (4): 99-101 [
摘要
] (
11
)
HTML
(1 KB)
PDF
(477 KB) (
3
)
102
滴鼻镇静联合音乐疗法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及安全评估
梁万顺, 付升旗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3
目的
探讨滴鼻镇静联合音乐疗法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及安全评估。
方法
选取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126例婴幼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滴鼻镇静组和联合音乐组,每组各63例。滴鼻镇静组婴幼儿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联合音乐组在滴鼻镇静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辅助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镇静起效时间、检查时间、检查成功率及滴药反应和检查反应情况。记录两组婴幼儿在滴药后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联合音乐组检查成功率为95.24%,显著高于滴鼻镇静组84.13%(
P
<0.05);联合音乐组镇静起效时间、检查时间、总镇静时间均低于滴鼻镇静组(
P
<0.05);联合音乐组婴幼儿滴药反应及检查反应评分均低于滴鼻镇静组(
P
<0.05);两组婴幼儿发生嗜睡、心动过缓、烦躁不安、鼻部刺激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滴鼻镇静联合音乐疗法在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改善婴幼儿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5 (4): 102-104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551 KB) (
2
)
104
FMEA模式下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瑞婧, 王艳, 范淼, 郑蕾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4
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老年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86例。单双号法随机均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下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为期10d干预。对患者吞咽、摄食功能、误吸风险、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
干预后患者吞咽、摄食功能均提高,误吸风险均降低,观察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分高于对照组,而误吸风险分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均降低,观察组焦虑、抑郁分值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分值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FMEA模式下的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吞咽、经口摄食功能,防止误吸情况发生,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消除,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2025 Vol. 45 (4): 104-107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616 KB) (
3
)
108
川崎病患儿家长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陈圆圆, 王丽娟, 张艳, 张俊苹, 何坤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5
目的
深入了解川崎病患儿家长的就医体验及经历,为提升川崎病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依据。
方法
对12名川崎病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 Colaizzi分析法进行主题归纳。
结果
川崎病患儿家长就医体验共提炼出4个主题10个亚主题:①技术体验:确诊前的诊断困境、确诊后专科诊治技术规范效果显著;②情感体验:恐惧与焦虑、困惑与无助、疲惫与自责、宽慰与缓解;③需求体验:渴求信息支持、渴求情感支持;④环境与流程体验:环境满意但希望更舒适便利、就医流程有便捷之处但希望更优化高效。
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川崎病患儿家长多元化的就医感受及需求,多措并举提升其技术、情感、环境等方面的就医体验感与满意度。
2025 Vol. 45 (4): 108-111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725 KB) (
3
)
111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杨阳, 郝帅峰, 宋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6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2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每组各128例,姿势控制组采用姿势控制训练干预,联合EMG-BF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姿势控制训练进行干预,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Fugl-Meyer评分(FMA),平衡功能,临床痉挛指数(CSI),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骨关节炎症,等速肌力参数水平[峰力矩(PT)、总做功量(TW)、疲劳指数(WF)],姿势控制能力。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干预4周后,联合EMG-BF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姿势控制组(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BBS评分升高、CSI降低,干预4周后,联合EMG-BF组患者BBS评分高于姿势控制组,CSI低于姿势控制组(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LKSS升高、WOMAC降低,干预4周后,联合EMG-BF组患者LKSS高于姿势控制组,WOMAC低于姿势控制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等速肌力参数水平(PT、TW、WF)升高,干预4周后,联合EMG-BF组患者等速肌力参数水平高于姿势控制组(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姿势控制组和联合EMG-BF组患者PASS(姿势维持、姿势变换)评分均升高,干预4周后,联合EMG-BF组患者PASS评分高于姿势控制组(
P
<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姿势控制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
2025 Vol. 45 (4): 111-114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509 KB) (
2
)
115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姜保华, 谢素丽, 肖婷, 田卫, 闫闪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7
目的
探究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体感互动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自我效能水平、不良情绪、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自我护理方面,经过干预,观察组检测行为、控制行为、日常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在处理行为方面,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
P
<0.05);干预后,观察组HSS较对照组更高(
P
<0.05);干预后,观察组SER明显比对照组更高;SAS、SDS、VAS则相较于对照组更低(
P
<0.05);观察组总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P
<0.05)。
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成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这一训练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2025 Vol. 45 (4): 115-118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617 KB) (
4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19
中医经络推按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卢红艳, 胡鑫鑫, 孙学技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8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推按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CHD患者13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和运动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中医经络推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最大摄氧量(VO
2max
)、无氧阈(AT)、最大运动负荷(MWL)、6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VO
2max
、AT、MWL、6MWT等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CHD患者实施中医经络推按联合运动训练的结合疗法,可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2025 Vol. 45 (4): 119-122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637 KB) (
6
)
122
加味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
郑稳, 万瑞, 苏晓晓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39
目的
分析加味生化汤、缩宫素联合用于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
抽取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116例,随机数字法分观察及对照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额外给予加味生化汤,两组均治疗3d。记录两组出血量、宫缩及子宫复旧情况、治疗前后子宫三径之和、恶露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治疗后子宫三径之和、恶露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宫缩次数及子宫底下降速度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更高(
P
<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升高,脂质过氧化物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更高(
P
<0.05)。两组不良反应风险相当(
P
>0.05)。
结论
加味生化汤联合缩宫素能够减少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促进宫缩,加快子宫复旧,减少产后恶露,同时还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5 (4): 122-124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457 KB) (
4
)
125
头皮针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的影响
温亚楠, 陈消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0
目的
探讨头皮针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女13例,男21例;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7例[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分55~70分],中度12例(GDDS评分40~54分),重度5例(GDDS评分25~39分);体重8~22kg,平均体重(15.79±2.48)kg;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5±0.71)岁。对照组:女11例,男23例;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9例(GDDS评分55~70分),中度11例(GDDS评分40~54分),重度4例(GDDS评分25~39分);体重8~24kg,平均体重(15.86±2.55)kg;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2±0.7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头皮针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均连续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整体发育情况、社会生活能力及智力水平。
结果
两组训练前粗大运动、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评分、社会生活能力及智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训练后粗大运动、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及智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用头皮针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效果较好,可促进患儿整体发育,提高社会生活能力及智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2025 Vol. 45 (4): 125-127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481 KB) (
6
)
128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应用小儿咳喘灵颗粒和盐酸氨溴索的临床价值
汤苗苗, 王书举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1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小儿咳喘灵颗粒和盐酸氨溴索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肺炎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指标(退热、咳嗽、喘息、湿啰音)、肺功能、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炎性因子、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评定量表(PedsQL4.0)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率较对照组高(
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
1
、FVC、IgA、IgG、IgM、PedsQL4.0评分较对照组高,TNF-α、hs-CRP、PCT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消退,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25 Vol. 45 (4): 128-130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74 KB) (
2
)
131
耳尖放血疗法联合牛蒡甘桔汤加味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分析
靳艳霞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2
目的
探究耳尖放血疗法联合牛蒡甘桔汤加味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96例AST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耳尖放血疗法联合牛蒡甘桔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P
<0.05)。研究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白细胞计数(WBC)比对照组低(
P
<0.05)。研究组治疗后CD3
+
、CD4
+
、CD4
+
/CD8
+
比对照组高,CD8
+
比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耳尖放血疗法联合牛蒡甘桔汤加味治疗儿童AST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恢复。
2025 Vol. 45 (4): 131-133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537 KB) (
4
)
133
万氏肥儿丸加减联合香佩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
覃玉芳, 柳林, 冯丹丹, 胡敏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3
目的
探究万氏肥儿丸加减联合香佩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夹瘀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厌食脾虚夹瘀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万氏肥儿丸加减联合香佩疗法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身高、体重、血清食欲调节因子、血锌含量及HGB水平。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大便不实积分均显著降低(
P
<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体质量均显著升高(
P
<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身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血清NPY、锌、HBG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万氏肥儿丸加减联合香佩疗法可显著改善厌食脾虚夹瘀证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食欲,提升机体微量元素水平及营养状态,效果可观,值得临床推广。
2025 Vol. 45 (4): 133-135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494 KB) (
4
)
综述
136
真武汤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马育轩, 王艳丽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4
通过研究近十年文献,发现真武汤在治疗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出较大的优势。本文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整理,冀希于为进一步研究真武汤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参考。
2025 Vol. 45 (4): 136-139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523 KB) (
3
)
护理
140
和谐理论指导下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淋巴瘤放疗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周毅娟, 王继红, 陈海燕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5.04.045
目的
探讨和谐理论指导下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在淋巴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接受放疗的120例淋巴瘤患者,以入院单双号法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和谐理论指导,两组均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家庭弹性、心理弹性等。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功能领域总分、躯体功能维度、角色功能维度、认知功能维度、情绪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整体健康状况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腹泻分则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积极行动评分、亲密关系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得分、家庭弹性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希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和谐理论指导下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淋巴瘤放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5 (4): 140-142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753 KB) (
6
)
编辑部公告
郑重公告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