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42卷 1期
刊出日期:2022-02-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综述
护理
 
       论著
1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蓝少勇, 林东, 苏斌儒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1
目的 研究临床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以及改良Rankin评分、Barth指数(BI)、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黏度、高切及低切两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后90d研究组NIHSS评分情况以及改良Rankin(mRS)评分情况水平均远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组均远优于常规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研究组治疗前后该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其红细胞压积数值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远高于常规组,该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2 Vol. 42 (1): 1-4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488 KB)  ( 164 )
5 缺血性卒中后睡眠质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玉双, 熊思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2
目的 缺血性卒中后睡眠质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特征性分析。方法 将纳入缺血性卒中后慢性失眠患者105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受试者的失眠程度(部分慢性失眠患者接受问卷调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分为缺血性卒中后睡眠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和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组(非PSCI)组60例。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SCI-ND组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CI-ND组年龄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CI-ND组ADL总分、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PSCI组[(86.80±10.52)分vs.(92.60±10.15)分,P=0.035;(17.05±4.25)分vs.(22.10±2.68)分,P=0.000]。PSCI-ND组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结论 PSCI-ND组较易出现睡眠行为障碍、认知功能受损,揭示了睡眠障碍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 Vol. 42 (1): 5-6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255 KB)  ( 159 )
7 高糖下视网膜Müller 细胞生长活性的变化
胡淑鸾, 过贵元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3
目的 测量Müller细胞不同程度的高糖培养条件下生长活性的变化,推测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中的活性变化。方法 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视网膜 Müller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测定其在不同程度的高糖及作用时间下的活性OD值。结果 高糖组Müller细胞培养时间为1d时表现生长增强;培养时间延长到3d以上,高糖组内见Müller细胞折光增加,随培养时间及浓度不同程度加强,其OD值逐渐呈下降趋势。结论 视网膜 Müller 细胞在高糖作用下其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
2022 Vol. 42 (1): 7-8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278 KB)  ( 193 )
9 美托洛尔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及对血清CysC、Hcy、BNP水平影响
赵景云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4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 根据掷硬币法将86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多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CysC、Hcy、BNP)及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心悸、头痛、呕吐)。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BNP、CysC、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可加强疗效,抑制BNP、CysC、Hcy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22 Vol. 42 (1): 9-10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288 KB)  ( 131 )
11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Hcy、叶酸水平的影响
牛晓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5
目的 研究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6例P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联用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口服多巴丝肼片,联用组治疗方法是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多巴丝肼片。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同时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及血浆叶酸、Hcy含量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较对照组的69.77%显著高(P<0.05);两组治疗后叶酸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用组治疗后叶酸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联用组治疗后各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高(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95%,较对照组的1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D患者采用联合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浆Hcy、叶酸水平。
2022 Vol. 42 (1): 11-13 [摘要] ( 172 ) HTML (1 KB)  PDF (402 KB)  ( 152 )
14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黄滔, 谷岩, 吴海宾, 曾汇霞, 廖梅嫣, 卢伟坤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6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5例,入院后均进行综合治疗,并采用1~3μg/(kg·h)舒芬太尼联合50mg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给药前后不同时点应激反应、镇静镇痛效果、颅内压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给药前后不同时点应激反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不同时点镇静、镇痛评分均低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患者颅内压水平呈连续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调整药量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造成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能够获得理想效果,利于降低颅内压,且不会引起严重应激反应,维持良好的镇静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广泛应用。
2022 Vol. 42 (1): 14-15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325 KB)  ( 154 )
16 CT钙化分布特征在肺孤立性球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李少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7
目的 研究CT钙化分布特征在肺孤立性球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我院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66例,根据疾病性质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均行CT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图片分析其钙化分布特征。结果 良性组患者层状型钙化与中心型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良性组患者斑点型钙化、弥散型钙化及边缘型钙化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良性组患者钙化点面积、钙化点面积比、钙化点总面积、钙化点总面积比、钙化密度面积与钙化密度面积比均明显高于恶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钙化分布特征可有效鉴别肺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良恶性,且成像材料分辨度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2022 Vol. 42 (1): 16-17 [摘要] ( 171 ) HTML (1 KB)  PDF (289 KB)  ( 147 )
18 不同就诊时间PPROM产妇临床结局及围生儿结局比较
宋蕊莉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8
目的 比较不同就诊时间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产妇临床结局及围生儿结局情况,为临床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0例PPROM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就诊时间小于2h者75例(α组)、就诊时间2~12h者44例(β组)、就诊时间大于12h者11例(γ组),比较三组产妇基线资料、分娩方式、临床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三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方面,三组间阴道顺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剖腹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临床结局方面,γ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α组(P<0.05),γ组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α、β组(P<0.05);在围生儿结局方面,α、β组新生儿感染率均明显低于γ组(P<0.05),α组与β组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组NR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β、γ组(P<0.05),β组与γ组NRDS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产妇的妊娠结局因其就诊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h内就诊者给予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2022 Vol. 42 (1): 18-19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256 KB)  ( 125 )
20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李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09
目的 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FD患者12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65例和B组(对照组)63例,A组治疗方法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莫沙必利,B组接受莫沙必利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胃动素(Motilin,MTL)]相关指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较B组的80.95%高(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显著上升,且A组比B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VIP明显降低,SP、MTL明显上升,且A组各指标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7%,较B组的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FD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莫沙必利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提高胃排空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2 Vol. 42 (1): 20-22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427 KB)  ( 191 )
23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张文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0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BA)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3例老年BA患者,依据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控制良好组(n=51)和哮喘控制不良组(n=32),分析老年BA患者哮喘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哮喘控制水平评估结果可知,83例患者中,有51例哮喘控制良好,占比61.45%;有32例哮喘控制不良,占比38.55%;经单因素分析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心理、吸烟史、用药依从性一般是老年BA患者哮喘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有焦虑心理、吸烟史、用药依从性一般是老年BA患者哮喘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加强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
2022 Vol. 42 (1): 23-24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278 KB)  ( 141 )
25 血液灌流联合甲泼尼龙片对重度蜂蜇伤致MODS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付向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1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重度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蜂蛰伤致MOD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HP治疗。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病死率,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Ua、PT、APTT、TT、Fbg、TNF-a、IL-1、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低(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蛰伤致MODS患者及时采用HP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促进重要器官微循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2022 Vol. 42 (1): 25-27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444 KB)  ( 178 )
28 不同入路方式下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祖向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2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方式下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 将92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镜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46,采用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术前、术后7d时两组脑组织损伤相关指标[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意识状态及康复情况[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昏迷康复量表(CRS-R)评分],比较术后14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时,两组S100β、NSE、IL-6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CRS-R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侧裂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HICH效果显著,相较于传统经皮层入路手术,其在血肿清除方面优势更明显,且手术方式简便,对患者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程度小,更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2022 Vol. 42 (1): 28-30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426 KB)  ( 180 )
31 2014~2019年新郑市妊娠期糖尿病发病趋势调查
司书巧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3
目的 对2014~2019年新郑市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趋势进行调查,为做好患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新郑市两家医院,通过病例查询系统和新生儿出生登记簿获得医院2014~2019年住院分娩总例数及GDM例数,统计每年GDM发生率,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GDM发病特点。结果 2014~2019年调查的25448例孕妇中,GDM为782例。2014~2019年每年GDM发病率依次为2.36%、2.40%、2.90%、3.27%、3.58%、3.92%。2014~2019年GDM孕妇不同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见≥35岁GDM孕妇占比呈升高趋势。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GDM孕妇确诊时间早于2014年(P<0.05),2017年、2018年、2019年GDM孕妇确诊时间早于2015年(P<0.05),2019年GDM孕妇确诊时间早于2016年(P<0.05),GDM孕妇确诊时间呈提前趋势。结论 2014至2019年新郑市GDM发病呈升高趋势,≥35岁GDM孕妇占比、GDM孕妇确诊时间分别呈升高、提前趋势。
2022 Vol. 42 (1): 31-32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253 KB)  ( 142 )
33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时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4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头孢羟氨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肺活量(VC)、呼吸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睡眠紊乱、亢进)。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VC、PEF、FEV1/FVC水平,观察组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可加强疗效,改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高。
2022 Vol. 42 (1): 33-34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312 KB)  ( 142 )
35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腹泻症状改善的影响
王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5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腹泻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儿腹泻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37)与联合组(n=37),单一组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4.59%较单一组75.68%高(P<0.05);联合组患儿退热、止泻及止吐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ST、CK-MB较单一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单一组低(P<0.05)。结论 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调节心肌酶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42 (1): 35-36 [摘要] ( 187 ) HTML (1 KB)  PDF (286 KB)  ( 140 )
37 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对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观察
韩传映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6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并探讨对血清肌酸激酶和同工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高热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联合地西泮肌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比较治疗后1 d,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 d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并记录治疗后2 d,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热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1 d,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两组患儿血清CK及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两组患儿NSE、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研究组患儿呕吐、腹泻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发热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可减轻患儿心肌损伤及脑损伤,不良发应率较低,并能减少患儿发热的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 Vol. 42 (1): 37-39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445 KB)  ( 154 )
40 不同放疗模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对比
凌文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7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模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进行调强放疗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Ⅱ级放射性肺炎、≥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Ⅱ级脊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2022 Vol. 42 (1): 40-41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294 KB)  ( 171 )
42 超声BI-RADS 3~5级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温海群, 苏朝晖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8
目的 探讨超声BI-RADS 3~5级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乳腺超声检查且诊断为BI-RADS分级3~5级患者134例,病灶总数165个,患者行粗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病理结果。结果 165个病灶中恶性34个(占20.60%)、良性131个(占79.40%),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40岁6例占17.65%,患病率11.76%;≥40岁28例占82.35%,患病率33.73%。恶性病灶在形态、走形、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微钙化、血管分布、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能够对乳腺肿块进行较准确的评估,规范的描述和诊断对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是乳腺癌筛查与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2 Vol. 42 (1): 42-44 [摘要] ( 172 ) HTML (1 KB)  PDF (454 KB)  ( 187 )
45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不全子宫纵隔的临床分析
刘卫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不全子宫纵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全子宫纵隔患者9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6.40±12.65)min、住院时间(3.74±0.58)d均较对照组[(68.97±13.10)min、(6.05±1.02)d]短,术中出血量(30.16±8.05)mL较对照组(58.42±8.69)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95.74%)、活产率(86.67%)较对照组[(80.85%)、(63.16%)]高,妊娠患者自然流产率(13.33%)较对照组(36.8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不全子宫纵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还可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2022 Vol. 42 (1): 45-46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294 KB)  ( 194 )
4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刘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以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AS疼痛≥5分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切口美观满意百分比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手术质量满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且手术切口较小,效果优于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2022 Vol. 42 (1): 47-48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298 KB)  ( 171 )
49 不同通气模式在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张峥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1
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在呼吸衰竭(ARF)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50例ARF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不同通气模式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前者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后者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同时评估其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血气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MV应用于ARF新生儿中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促进其肺部顺应性恢复,从而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2 Vol. 42 (1): 49-51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413 KB)  ( 175 )
52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验分析
刘秀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 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与注射液中相关物质与杂志进行检验,探析地塞米松磷酸钠和辅料二者的作用与关系和杂志成分。结果 溶剂为流动相,两组分拖尾因子、理论板数、分离度是甲醇溶剂较高。溶剂为流动相,两组分理论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是甲醇溶剂较高。结论 工艺改进,强化质量控制,有效完善检验数据,为地塞米松酸钠注射液安全用药创造良好价值。
2022 Vol. 42 (1): 52-53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286 KB)  ( 154 )
54 乌司他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在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陈美珍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3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在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长短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后两组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经过乌司他丁和阿奇霉素序贯的联合治疗的患儿,达到显著效果的人数更多,治疗效率更高(P<0.05)。联合序贯组高体温、肺啰音和咳嗽等临床症状也控制地更好,临床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消失(P<0.05),更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种类也更少,安全性更高,更容易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阿奇霉素联合序贯在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应用对于临床症状的控制,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2022 Vol. 42 (1): 54-56 [摘要] ( 162 ) HTML (1 KB)  PDF (432 KB)  ( 153 )
       临床经验
57 血清WBC、NE%、LY%水平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检测分析
刘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4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比值(LY%)水平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51例AE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遂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慢阻肺(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血清WBC、NE%、LY%检测,分析血清WBC、NE%、LY%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WBC、NE%水平高于对照组,L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WBC、NE%、LY%水平单项及联合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827、0.816、0.925,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WBC、NE%、LY%水平检测在AECOPD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度。
2022 Vol. 42 (1): 57-58 [摘要] ( 198 ) HTML (1 KB)  PDF (401 KB)  ( 143 )
59 普罗布考治疗脑梗死进展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师俊亮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5
目的 探究普罗布考治疗脑梗死进展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6例脑梗死进展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分析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PSV)、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水平变化;记录治疗1个月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PT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IB、PSV、HSV、LS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内,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皮疹、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进展期患者应用普罗布考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调节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并保证用药安全性。
2022 Vol. 42 (1): 59-60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305 KB)  ( 175 )
6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院前急救治疗
孙国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6
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心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中有56例抢救成功(93.3%),4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6.7%)。结论 科学合理的利用院前急救知识,正确的对患者做出评估,立即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采取护理等措施,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2 Vol. 42 (1): 61-62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341 KB)  ( 152 )
63 血清Hcy、LDL、CRP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研究
姜海华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7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轻型脑梗死(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轻型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Hcy、LDL、CRP水平和入院72h后END发生情况,并分析血清Hcy、LDL、CRP水平和轻型CI患者END的关系。结果 85例轻型CI患者,恶化组占比27.06%;非恶化组占比72.94%;恶化组的血清Hcy、LDL、CRP水平较非恶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血清Hcy、LDL、CRP高表达可能是轻型CI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到血清Hcy、LDL、CRP水平预测轻型CI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790、0.755。结论 血清Hcy、LDL、CRP高表达与轻型CI患者发生END密切相关,临床应早期检测上述指标水平以预测END发生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022 Vol. 42 (1): 63-64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323 KB)  ( 181 )
65 ICU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
马天威, 李宁, 苏懿, 肖秋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8
目的 分析ICU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医治期间,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本院ICU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选择100例展开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基准,将100例患者均分2组,即常规组(n=50)和分析组(n=50);常规组推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组于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再择用无创机械通气疗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值均比常规组低(P<0.05);分析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ICU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医治工作中,实施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可以较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患者病情发展,疗效优异。
2022 Vol. 42 (1): 65-65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163 KB)  ( 139 )
66 间断高压氧联合氨茶碱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李海峰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29
目的 探讨间断高压氧联合氨茶碱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应用间断高压氧联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DL-CO、RV/TLV、FEV1/FV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间断高压氧联合氨茶碱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好。
2022 Vol. 42 (1): 66-67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315 KB)  ( 192 )
68 C-反应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余小萍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0
目的 分析联合C-反应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检测应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开展C-反应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检测,对比研究组与健康组CRP、GLU、TG水平,研究组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RP、GLU、TG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急性胰腺炎患者CRP、GLU、TG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RP、GLU、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的CRP、GLU、TG水平均高于轻型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患者恶心、呕吐、腹痛、高热持续时间均长于轻型胰腺炎患者,根据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高热持续时间与CRP、GLU、TG水平呈正相关,且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血糖、甘油三酯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紧密相关,可以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案提供指导。
2022 Vol. 42 (1): 68-69 [摘要] ( 227 ) HTML (1 KB)  PDF (277 KB)  ( 151 )
70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
王建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1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94例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为TACE组(46例),研究组(48例)在TACE组治疗基础上予以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免疫功能(CD4+、CD8+)、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60.42%高于TACE组39.13%(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及CD8+水平均优于TACE组(P<0.05);研究组2年生存率56.25%高于TACE组34.78%(P<0.05)。结论 加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与生存率。
2022 Vol. 42 (1): 70-71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315 KB)  ( 128 )
72 尼卡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评价
王彩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2
目的 研究尼卡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95例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解痉及镇静类药物积极行对症支持治疗,并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尼卡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72%)(P<0.05);两组治疗2周后MAP、PLT、PA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与对照组(6.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36.17%)(P<0.05)。结论 尼卡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及用药期间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2 Vol. 42 (1): 72-73 [摘要] ( 171 ) HTML (1 KB)  PDF (310 KB)  ( 150 )
74 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周彩云, 郭华峰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3
目的 探究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O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良性OC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各53例。OCR组接受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OCR)治疗,LOC组接受气腹式LOC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性激素指标[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OC组住院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CR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CR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LOC组血清LH、FSH水平低于OCR组,E2水平高于OCR组(P<0.05);LO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7%低于OCR组20.75%(P<0.05)。结论 气腹式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2022 Vol. 42 (1): 74-75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303 KB)  ( 182 )
76 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赵合影, 胡绚芳, 邓影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4
目的 观察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分析。方法 即将分娩的初产妇总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0例,其中30例初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方式为对照组,而另30例初产妇则实施以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为试验组。对照两组产妇分娩产程的时间与情况、分娩后产道损伤程度及分娩结局比较。结果 试验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而第二产程时疼痛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Ⅰ度裂伤率16.67%、会阴完好率76.67%高于对照组0、36.67%,试验组Ⅱ度裂伤6.67%、Ⅲ度裂伤率0、会阴侧切率23.33%均低于对照组40.00%、23.33%、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且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以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接产可较为明显的缩短产程尤其是第二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升产妇的会阴完好率,减少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2022 Vol. 42 (1): 76-77 [摘要] ( 121 ) HTML (1 KB)  PDF (325 KB)  ( 136 )
78 康妇消炎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
孙利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5
目的 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GF-β1、IL-8、TNF-α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预后,安全性较高。
2022 Vol. 42 (1): 78-79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316 KB)  ( 125 )
80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对比
杨建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干预,依据药物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组(45例)与B组(45例),A组采用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5mg,B组采用布托啡诺10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对比两组术后2h、12h、48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程度,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术后2h时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h、48h时两组VAS评分较术后2h均呈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两种不同剂量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均取得良好镇痛效果,但与低剂量相比,高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佳,且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 Vol. 42 (1): 80-81 [摘要] ( 174 ) HTML (1 KB)  PDF (333 KB)  ( 137 )
82 非小细胞肺癌中CDKN2A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李俊彦, 招轩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CDKN2A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KN2A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CDKN2A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KN2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的CDKN2A蛋白水平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的有关(P<0.05)。CDKN2A蛋白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N2A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分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指标。
2022 Vol. 42 (1): 82-82 [摘要] ( 175 ) HTML (1 KB)  PDF (162 KB)  ( 131 )
83 观察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婷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8
目的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探究果糖二磷酸钠在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儿经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被平均纳入两组,一组患儿组别名称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患儿组别名称为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以及α-羟丁酸脱氢酶指标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儿家属认可度在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利用果糖二磷酸钠可以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发挥积极作用,并对其诊治效果带来积极影响,更加有助于患儿家属认可度的提升,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普及。
2022 Vol. 42 (1): 83-84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318 KB)  ( 120 )
85 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胥丽莎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39
目的 探讨急诊高热患儿惊厥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高热患儿临床资料,统计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状况,并统计患儿基线资料,分析导致急诊高热患儿发生惊厥的影响因素。结果 216例急诊高热患儿中,发生惊厥18例,发生率8.33%,纳入发生惊厥组;未发生惊厥198例,纳入未发生惊厥组。发生惊厥组年龄较未发生惊厥组小,体温、有家族史占比、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未发生惊厥组高,血钠、血钙水平较未发生惊厥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温高、有家族史、上呼吸道感染、NLR高、血钠低、血钙低是急诊高热患儿发生惊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高热惊厥的发生与患儿年龄小、体温高、有家族史、上呼吸道感染、NLR高、血钠低、血钙低密切相关。
2022 Vol. 42 (1): 85-86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298 KB)  ( 152 )
87 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对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
谭楚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0
目的 研究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对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中随机抽取65例进行研究,选取65例患儿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比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试验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后,试验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参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泼尼松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儿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建议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时使用。
2022 Vol. 42 (1): 87-87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161 KB)  ( 122 )
88 宫颈LEEP术与宫颈冷刀锥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比较
高雯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1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除术(CKC)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CKC组(43例)和LEEP组(43例),CKC组采用CKC术,LEEP组采用LEEP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随访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病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EEP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CKC组,出血量小于CKC组(P<0.05);两组残留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切缘阳性率23.80%高于CKC组4.87%(P<0.05);治疗后3个月LEEP组HPV感染率24.32%高于CKC组2.63%(P<0.05);LEEP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CKC组20.93%(P<0.05)。结论 在病理指标改善方面,CKC术治疗CIN优于LEEP术;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改善方面,LEEP术优于CKC术;同时两种术式在残留率、复发率方面均具有优势。
2022 Vol. 42 (1): 88-89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20 )
90 口腔溃疡实施维生素C联合鱼腥草颗粒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叶雅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2
目的 探究口腔溃疡实施维生素C联合鱼腥草颗粒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80例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比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实验组在参比组基础上丁联合鱼腥草颗粒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相关指标、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参比组,疼痛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维生素C联合鱼腥草颗粒治疗口腔溃疡效果确切,利于患者疗效提高、症状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可行推广及应用。
2022 Vol. 42 (1): 90-90 [摘要] ( 337 ) HTML (1 KB)  PDF (172 KB)  ( 147 )
91 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卫东勤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3
目的 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而指导未来临床干预,以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基线资料、糖尿病、切口分类等基本资料,统计患者阑尾切除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6例,占7.5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肥胖、切口分类为Ⅲ-Ⅳ级、阑尾炎穿孔均为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糖尿病、肥胖、切口类型及阑尾炎穿孔均为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实行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
2022 Vol. 42 (1): 91-92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319 KB)  ( 122 )
       管理/方法
93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MRI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分析
杨昊睿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4
目的 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分析。方法 选择疑似LI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计算CT与MRI在LI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 82例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为LI33例(40.24%),非LI49例(59.76%)。CT诊断LI与金标准一致性为0.503,一致性一般。MRI诊断LI与金标准一致性为0.849,一致性好。MR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时,规定其中任何一项检测方法为阳性时即判定联合诊断为阳性。CT联合MRI诊断LI与金标准一致性为0.900,一致性好。3种诊断方法中,以CT+MRI联合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MRI次之,CT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相比,MRI应用于早期LI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022 Vol. 42 (1): 93-94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305 KB)  ( 190 )
95 丁苯酞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效果观察
李书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5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采用亚低温治疗的ACOP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35例),将采用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治疗的ACOP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时间、出院后3个月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的C反应蛋白(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CRP、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亚低温治疗法治疗ACOP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CRP、Hcy水平,减少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2022 Vol. 42 (1): 95-96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295 KB)  ( 198 )
97 3D-SWE和超声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锐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6
目的 探讨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3D-SWE)与超声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95例临床触诊疑有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53例和乳腺癌组42例,比较2组3D-SWE检查中最大弹性测量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弹性图像的标准差(Esd)、脂肪组织的弹性比值(Eratio),ROC曲线分析3D-SWE不同参数的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组95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104例病灶,其中良性病灶60例,恶性病灶44例,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Ⅱ类28例、Ⅲ类28例、Ⅳ类31例、Ⅴ类17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3D-SWE检查中Emax、Emean、Esd、Eratio水平均显著低于恶性肿块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选取Emax、Emean、Esd、Eratio的截断点分别为127.58kPa、48.67kPa、11.33kPa和8.52,此时3D-SWE检查中Emax、Emean、Esd和Eratio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919、0.946、0.951、0.948,其中Esd的AUC显著高于超声检测的0.896(P<0.05)。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4.62%,其中出现6例恶性病灶、10例良性病灶误诊;3D-SWE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38%,其中出现4例恶性病灶、6例良性病灶误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90.91%。3D-SWE检查诊断准确度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3D-SWE检查中,乳腺恶性病变的Emax、Emean、Esd和Erati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3D-SWE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均优于超声检测。
2022 Vol. 42 (1): 97-99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772 KB)  ( 145 )
100 网络平台下Teach-back法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影响观察
孟美红, 王娜, 李娜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7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下Teach-back法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检查首次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患者8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网络平台下Teach-back法进行知识宣教、个性化指导及定期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咨询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自我保护行为、治疗依从性及日常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管理、用药检测及饮食管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下Teach-back法干预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自我保健管理能力,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2022 Vol. 42 (1): 100-101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323 KB)  ( 136 )
102 DCE-MRI在评估直肠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
王宝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8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评估直肠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肠镜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行DCE-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为完全缓解组(pCR组)及非完全缓解组(非pCR组),比较两组放化疗前后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容积转移常量(Ktrans)、速率常数(Kep)、渗漏空间(Ve)],两组均随访1年,根据临床症状、肠镜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证实局部复发的为复发组,无复发的为未复发组,行DCE-MRI检查,评估其在诊断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后预后的价值。结果 所有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Ktrans、Kep、Ve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放化疗前Ktrans、Kep、Ve指标较放化疗后更高(P<0.05);两组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前的Ktrans、Kep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CR组明显高于非pCR组(P<0.05),而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后的Ktrans、Ke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pCR组明显高于pCR组(P<0.05),而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死亡2例,复发12例;以复发为阳性,DCE-MRI诊断直肠癌复发的灵敏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常规MRI(P<0.05)。结论 DCE-MRI可有效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放化疗疗效,并有利于提高局部复发诊断准确率,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022 Vol. 42 (1): 102-104 [摘要] ( 174 ) HTML (1 KB)  PDF (470 KB)  ( 146 )
105 自制健康教育动画微视频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杨涛, 孟勋, 魏郁洁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49
目的 探讨自制健康教育动画微视频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13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基础上向其播放自制健康教育动画微视频;另选择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130例儿童为对照,行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对比两组儿童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针管滑脱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针管滑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健康教育动画微视频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静脉留置针滑脱率,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2022 Vol. 42 (1): 105-106 [摘要] ( 280 ) HTML (1 KB)  PDF (314 KB)  ( 188 )
107 家长参与综合管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杨惠玲, 刘勤伟, 王玲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0
目的 探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应用家长参与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5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家长参与综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并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两组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记录早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儿在干预1个月、3个月内,观察组其发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评分干预前差异较小(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中,观察组中喂养、抚触、发育知识评分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干预后,观察组呛奶、感染、营养不良等并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产儿护理中,采用家长参与综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家长护理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儿健康生长发育,对其家长焦虑情绪也有所改善。
2022 Vol. 42 (1): 107-108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304 KB)  ( 159 )
109 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孙丹丹, 韩立梅, 陈小倩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1
目的 探讨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通过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进行用药指导。结果 指导用药前,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以及空腹状态下血浆血糖(FBG)、用餐2h后血浆血糖(2hPG)、空腹状态下血浆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用药后,两组患者MARS评分均明显提高,FPG、2hPPG、HbAlc、FINS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患者MA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PG、2hPPG、HbAlc、FINS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服药表现总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药效正常发挥作用,进而稳定其血糖代谢水平,减少服药失误,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2022 Vol. 42 (1): 109-110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310 KB)  ( 179 )
111 谵妄风险评估下分层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刘静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2
目的 分析谵妄风险评估下分层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STBI术后患者,2018年1月至12月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2019年1月至12月的43例于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谵妄风险评估下分层护理(分层组)。比较2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及干预前后APACHEⅡ评分。结果 分层组谵妄发生率13.95%低于常规组34.88%,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对比,干预后分层组APACHEⅡ评分较低(P<0.05);2组家属满意度对比,分层组95.35%高于常规组79.07%(P<0.05)。结论 谵妄风险评估下分层护理可降低STBI术后患者谵妄发生风险,缓解病情,加速恢复,增强家属满意度。
2022 Vol. 42 (1): 111-112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318 KB)  ( 194 )
113 共情式心理护理配合体位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中的应用效果
张艳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3
目的 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配合体位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4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术后护理(含体位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加用共情式心理护理,直至出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SAS、SDS评分为(58.28±2.36)分、(57.96±1.98)分,均高于观察组的(50.32±1.46)分、(50.12±1.8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高于观察组的4.84%(P<0.05)。结论 共情式心理护理在眼外伤导致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情绪,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护理计划,减少并发症发作率,值得临床应用。
2022 Vol. 42 (1): 113-114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356 KB)  ( 152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15 自拟豁痰开窍方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宇婷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4
目的 探讨脑梗死采用自拟豁痰开窍方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豁痰开窍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1)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MoC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ADL评分均明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明显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治疗后血清ET-1、vWF水平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自拟豁痰开窍方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22 Vol. 42 (1): 115-117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441 KB)  ( 147 )
118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黄安丽, 张春园, 张春来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5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别纳入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以溶栓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FAP、Ang-Ⅱ下降,VEGF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能有效调节血清GFAP、Ang-Ⅱ、VEGF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2022 Vol. 42 (1): 118-119 [摘要] ( 187 ) HTML (1 KB)  PDF (329 KB)  ( 121 )
120 调中健脾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杨柳烟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6
目的 探讨调中健脾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78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加服调中健脾汤,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肠道菌群计数、胃肠激素水平及胃肠动力指数。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升高,肠球菌及酵母菌计数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菌群计数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胃肠动力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健脾汤可重建FD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改善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及胃肠动力,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2022 Vol. 42 (1): 120-121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330 KB)  ( 137 )
122 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郝森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7
目的 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9例UA患者,采用掷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0)。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可地尔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血管活性物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以及血管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t-PA、NO水平高于治疗前,PAI-I、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患者经脉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疗效明显,且未增加用药风险。
2022 Vol. 42 (1): 122-123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349 KB)  ( 118 )
124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比
段艳菊, 牛喜平, 魏亚辉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8
目的 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趾臂指数(TBI)、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BG、HbA1c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ABI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均有一定疗效,前者能明显改善其血糖水平及TBI、ABI,减少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2 Vol. 42 (1): 124-125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308 KB)  ( 116 )
126 颈三针联合正骨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溪卓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59
目的 探讨颈三针联合正骨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VACS患者86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在其基础上联合颈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NO水平较治疗前高,ET-1水平较治疗前低,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较对照组高,且ET-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三针联合正骨推拿应用于VACS患者的治疗中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NO水平并降低ET-1水平。
2022 Vol. 42 (1): 126-127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338 KB)  ( 129 )
128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袁巧玲, 徐晓玉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0
目的 探讨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SC)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AIS患者8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3例为单一组,采用YDXNTSC联合rt-PA治疗的44例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0d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3.18%高于单一组76.74%(P<0.05);治疗30d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下降,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YDXNTSC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改善。
2022 Vol. 42 (1): 128-128 [摘要] ( 187 ) HTML (1 KB)  PDF (171 KB)  ( 127 )
129 肺力咳合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何利丹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1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84例CVA患者,按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奇数组纳入B组,偶数组纳入A组,各42例。B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A组给予肺力咳合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重(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及不良反应(咽喉不适、胃肠道反应、头痛)。结果 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B组76.19%(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A组高于B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能够有效提升对CVA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2 Vol. 42 (1): 129-130 [摘要] ( 182 ) HTML (1 KB)  PDF (332 KB)  ( 148 )
131 正骨手法结合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Sanders II-III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梁泳聪, 郑楚健, 欧晓丹, 祝家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2
目的 分析研究临床治疗跟骨Sanders II-III型骨折选用正骨手法结合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的方式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患者80例,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40例,治疗组接受正骨手法结合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4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运用正骨手法结合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的方式能够对跟骨Sanders II-III型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2 Vol. 42 (1): 131-131 [摘要] ( 155 ) HTML (1 KB)  PDF (174 KB)  ( 134 )
132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张二中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3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采用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醋瑞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双醋瑞因治疗,研究组采用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醋瑞因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中医证候评分、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CTX-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患者采用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醋瑞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2022 Vol. 42 (1): 132-133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329 KB)  ( 119 )
134 针灸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生活质量影响
祁春利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4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HD)疗效及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102例L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西药+腰椎牵引+针灸联合正骨手法)与对照组(常规西药+腰椎牵引)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腰椎功能[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IL-6、TNF-α、IL-1β水平、ODI量表评分、VAS量表、PRI量表、PPI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而JOA量表评分、GQOLI-74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维度评分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 针灸联合正骨手法治疗可改善LHD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有利于炎症及疼痛的控制,且还可有效改善其腰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2022 Vol. 42 (1): 134-136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451 KB)  ( 199 )
137 47例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应用生化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亚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5
目的 分析生化汤加减联合针灸对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恶露结束时间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择94例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生化汤加减+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恶露结束时间、中医症候积分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露结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恶露、舌象、脉象、小腹坠痛及止血时间、子宫三径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可缩短恶露结束时间,改善症候,促进子宫复旧。
2022 Vol. 42 (1): 137-138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317 KB)  ( 185 )
       综述
139 护理管理融入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探索
王娟, 张涌静, 高宇洁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6
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基石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除了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因此,在高等教育范畴内,通过寓教于学的方式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通过增加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等手段,实现教育者与学习者共筑信仰的目的,使教学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培养政治信念过硬,德智兼备的综合素质过硬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更好的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渗透到每个学科显得极为重要。而护理管理学作为专业领域的管理,更加需要思政的引导,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思政理念的落实。
2022 Vol. 42 (1): 139-140 [摘要] ( 175 ) HTML (1 KB)  PDF (356 KB)  ( 177 )
       护理
141 巡回无缝隙护理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范素珍, 吴晓婷, 陈雪艳, 吴秀红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7
目的 分析巡回无缝隙护理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与40例观察组,手术中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巡回无缝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基础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情绪状况;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并计算两组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入手术室后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5.0%,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 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施以巡回无缝隙护理可稳定患儿基础生命体征,改善其不良情绪和预后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2 Vol. 42 (1): 141-142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336 KB)  ( 140 )
143 ICU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康梦君
DOI: 10.3969/j.issn.1001-8131.2022.01.068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肝移植(LT)术后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ICU行LT且术后发生ASD的40例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在我院ICU行LT且术后未发生ASD的40例患者病历资料,设为未发生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ICU行LT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S、HADS评分较高、CD-RISC评分较低均可能是ICU行LT患者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VAS、HADS评分较高、CD-RISC评分较低均是ICU行LT患者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需缓解其疼痛感,通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来降低术后ASD的发生风险。
2022 Vol. 42 (1): 143-144 [摘要] ( 135 ) HTML (1 KB)  PDF (290 KB)  ( 149 )
  编辑部公告
22 郑重公告
22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22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