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41卷 6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综述
论著
1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MMP-9、S100β水平的影响
张国涛, 李东丽, 吴静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蛋白β(S100β)水平的影响。
方法
择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溶栓+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使用丁苯酞,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清PTX-3、MMP-9、S100β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血清PTX-3、MMP-9、S100β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PTX-3、MMP-9、S100β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MoCA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MoCA评分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MMP-9、S100β水平,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认知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2021 Vol. 41 (6): 1-3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636 KB) (
158
)
4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马宁
目的
探析冠心病患者诊断评估中其机体冠状病变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存在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0例,冠脉病变程度标准以Gensini评分加以判定后予以分组,划作轻度组(n=25例)、中度组(n=23例)及重度组(n=22例),行24h常规动态心电图监测三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涵盖相邻正常RR期间>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SDANN)及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PNN50、rMSSD、SDANN及SDNN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呈低水平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所对应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愈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性是冠脉病变朝严重程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PNN50、rMSSD、SDANN及SDN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运用心率变异性指标可较为准确评估冠脉病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6): 4-5 [
摘要
] (
149
)
HTML
(1 KB)
PDF
(516 KB) (
139
)
6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赵帅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予以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
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试验组PaO
2
较对照组高,PaCO
2
较对照组低(
P
<0.05);治疗后,试验组PEF、FEV1均较对照组高(
P
<0.05);VAP发生率2.33%与对照组11.63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血气指标,改善患者肺功能,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防VAP,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2021 Vol. 41 (6): 6-8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489 KB) (
161
)
8
帕瑞昔布复合DEX超前镇痛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
戴海新, 王强, 黄继东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复合右旋美托咪定(DEX)超前镇痛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应用DEX进行超前镇痛,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同时应用帕瑞昔布。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变化、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经过超前镇痛后,两组术后6h、12h、24h时疼痛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6h、12h、24h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帕瑞昔布复合DEX的超前镇痛方案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有利于控制患者术后炎症水平,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2021 Vol. 41 (6): 8-10 [
摘要
] (
169
)
HTML
(1 KB)
PDF
(687 KB) (
159
)
11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辅治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王合望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8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状况、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和不良反应状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06±0.21)次/周,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为(2.01±0.41)min,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室舒张指标E峰/A峰(E/A)为(54.69±5.18)%、(5.08±0.89)L/min、(1.18±0.21),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O)为(7.16±1.03)μmol/L,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为(53.62±5.24)ng/L,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可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2021 Vol. 41 (6): 11-13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517 KB) (
112
)
13
马来酸曲美布汀结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雨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联合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182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2)与对照组(n=9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改善大便性状,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
2021 Vol. 41 (6): 13-15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655 KB) (
130
)
16
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焦阳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疗效及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
方法
选择116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黏膜炎)及PFS。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7.24%、89.66%,均高于对照组48.28%、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PFS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PFS时间,同时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16-18 [
摘要
] (
156
)
HTML
(1 KB)
PDF
(527 KB) (
180
)
18
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杨德富, 田园, 李金杰, 宋君玮, 师雪飞
目的
探讨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VAS)及腰椎功能(ODI)的影响。
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D)术式,研究组采取PTED。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I型受体(sTNF-RI)、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发症。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长、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
P
<0.05);术后研究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 d研究组血清sTNF-RI水平高于对照组,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
P
<0.05)。
结论
采取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2021 Vol. 41 (6): 18-20 [
摘要
] (
169
)
HTML
(1 KB)
PDF
(676 KB) (
180
)
21
胃癌患者腹腔镜下D
2
胃癌根治术后灵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清文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腹腔镜下D
2
胃癌根治术后灵性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行腹腔镜下D
2
胃癌根治术的93例胃癌患者。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灵性健康状况并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采集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回归分析找出灵性健康状况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果
93例胃癌患者术后3个月灵性健康不良49例,占52.69%;不良与良好组患者的婚姻状况、病理分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离异/丧偶、病理高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腹腔镜下D
2
胃癌根治术后灵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OR>1,
P
<0.05)。
结论
未婚/离异/丧偶、病理高分期可能是胃癌患者腹腔镜下D
2
根治术后灵性健康状况不良的影响因素。
2021 Vol. 41 (6): 21-22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513 KB) (
126
)
23
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范丽娜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73例。观察组行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对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83.56%(
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CASI)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得分(SF-36)均高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丁螺环酮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23-24 [
摘要
] (
336
)
HTML
(1 KB)
PDF
(503 KB) (
159
)
25
MPP应用布地奈德序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患儿血清IFN-γ、MCP-4水平的影响
李缓, 孟岗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血清IFN-γ、MCP-4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式抽取本研究132例MM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患儿均予以常规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FN-γ、MCP-4水平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及胸片正常时间分别是(4.1±0.8)d、(6.7±2.2)d、(8.8±3.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3)d、(7.8±2.7)d、(10.5±3.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为(14.3±2.8)ng/L,MCP-4为(26.3±5.4)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7)ng/L、(32.7±7.2)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可显著降低MMP小儿血清IFN-γ、MCP-4水平,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2021 Vol. 41 (6): 25-27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527 KB) (
138
)
27
肿瘤标志物AFP、AFP-L3及DC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刘玉曦
目的
分析AFP、AFP-L3、DC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则为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行实验室检查,比较AFP、DCP、AFP-L3水平,计算诊断效能,观察ROC曲线面积。
结果
观察组AFP(834.21±100.35)ug/L高于对照组(100.04±10.42)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1.481,
P
<0.001);AFP-L3为(14.61±6.11)%,对照组为(7.0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72.078、
P
<0.001);观察组、对照组DCP分别为(3016.33±122.02)mAU/mL、(36.73±10.11)mAU/mL,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t
=8.639、
P
<0.001)。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最高,分别为92.00%、86.00%,疾病诊断Kappa值为0.72,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且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0.930,AFP、DCP、AFP-L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731、0.709,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AFP、AFP-L3、DCP单项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疾病鉴别能力,减少漏诊、误诊现象。
2021 Vol. 41 (6): 27-29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628 KB) (
199
)
30
急诊切痂植皮联合rh-bFGF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韩贝贝, 李志超, 胡东涛
目的
研究急诊切痂植皮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效果。
方法
选取142例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切痂植皮,71例)和联合组(切痂植皮+rh-bFGF,7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皮片存活率、炎性反应、过敏反应及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FB)、毛细血管计数。
结果
联合组平均手术面积(17.81±4.92)%与对照组的(17.39±4.8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联合组皮片存活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55%(
P
<0.05);联合组15d和20d时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炎性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联合组(
P
<0.05),两组过敏反应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术后创面组FB和毛细血管数量呈上升趋势(
P
<0.05),联合组术后14d、21d创面组织FB和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急诊切痂植皮联合rh-bFGF可减少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炎性反应,促进FB增生和毛细血管新生,加快创面愈合。
2021 Vol. 41 (6): 30-32 [
摘要
] (
121
)
HTML
(1 KB)
PDF
(649 KB) (
126
)
33
克洛己新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许现军, 董旭丹, 李晓方
目的
分析克洛己新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6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与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联合克洛己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RR)下降,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上升,观察组RR低于对照组,VT、TPTEF/TE、TPEF/VE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TGF-β1、IL-10高于对照组(
P
<0.05)。另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克洛己新、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三联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佳,可协调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2021 Vol. 41 (6): 33-35 [
摘要
] (
173
)
HTML
(1 KB)
PDF
(525 KB) (
126
)
35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杨英, 夏金枝, 吕涌娅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PPH)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需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根据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预防,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预防。给药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T1)、止血时间(T2)、术后2 h出血量(V1)、术后24 h出血量(V2)、血红蛋白浓度(Hb)以及贫血发生率(R1)、PPH发生率(R2)、不良反应发生率(R3)和凝血酶原时间(T3)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T1、T2、T3均短于对照组(P<0.05),V1、V2、R1、R2以及R3均低于对照组(
P
<0.05),Hb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预防剖宫产PPH的发生、改善凝血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6): 35-37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638 KB) (
161
)
38
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探析
张艳萍, 王静
目的
探析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102例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产后即刻及产后24h两组产妇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变化,并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0min、2h、24h出血量、完全止血时间及产后24h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
结果
产后24h,两组产妇PLT及Fbg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产妇PT及APTT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产妇产后30min、2h及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P
<0.05);研究组产妇用药后至完全止血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产后24h内,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改善产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1 Vol. 41 (6): 38-40 [
摘要
] (
131
)
HTML
(1 KB)
PDF
(506 KB) (
127
)
40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构建研究
郑连花, 何旭文, 刘国莲, 牛萌, 仇艳敏, 买娟娟, 白亚茹
目的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及专家会议,确定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的框架及具体内容。
结果
参会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910,熟悉程度系数为0.820,权威系数为0.865,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方案内容包括居家护理方案的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三部分。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居家护理方案科学、合理、可靠,可为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2021 Vol. 41 (6): 40-42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784 KB) (
203
)
临床经验
43
血清PCT、BNP、U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尚启锋, 王霞
目的
对血清降钙素原(PCT)、B型脑钠肽(BNP)、尿酸(U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选择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6个月随访,将是否发生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作为预后标准,将预后良好的患者分为良好组(n=75例),预后不好的患者分为不良组(n=23例),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n=98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比较心衰组与健康组、良好组与不良组血清PCT、BNP、UA水平差异及心衰组患者血清PCT、BNP、UA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对心衰组患者血清PCT、BNP、UA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心衰组患者的血清PCT、BNP及UA水平皆比健康组患者高(
P
<0.05),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皆比健康组患者高(
P
<0.05);不良组患者的血清PCT、BNP及UA水平皆比良好组患者高(
P
<0.05),Mb、CK及cTnI水平皆比良好组患者高(
P
<0.05);血清PCT与Mb、CK及cTnI呈正相关(r>0,
P<
0.05);BNP与Mb、CK及cTnI呈正相关(r>0,
P
<0.05);UA与Mb、CK及cTnI呈正相关(r>0,
P
<0.05)。
结论
PCT、BNP、U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一定的关联,其水平越高,不良预后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2021 Vol. 41 (6): 43-44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514 KB) (
159
)
45
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手术前后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朱黎, 曾志宇, 施维凤, 文航, 刘付国琛, 吴子云, 江伟东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手术前后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50例,根据患者肾积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肾积水组(n=17)、中度肾积水组(n=18)、重度肾积水组(n=15)。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造瘘术,并于手术前后行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造瘘管引流尿液测定。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造瘘管引流尿液渗透压、尿pH、尿β2微球蛋白。
结果
中度肾积水组患者肾主动脉(MRA)、肾段间动脉(SRA)、肾叶间动脉(IRA)S/D值均明显高于轻度肾积水组,重度肾积水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肾积水组(
P
<0.05);重度肾积水组患者肾主动脉(MRA)、肾段间动脉(SRA)、肾叶间动脉(IRA)RI值明显高于轻度肾积水组(
P
<0.05)。术后1个月,重度肾积水患者肾主动脉(MRA)、肾段间动脉(SRA)、肾叶间动脉(IRA)S/D值、RI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肾脏积水程度加重,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明显。经手术治疗后,重度肾积水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较慢。
2021 Vol. 41 (6): 45-46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537 KB) (
122
)
47
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评价
王娜
目的
探究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对化脓性脑膜炎新生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新生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单独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患者外周血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溶血磷脂酸(LPa)]和脑脊液硫化氢(H
2
S)的浓度、恢复情况的比较(体温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呕吐、嗜睡、发热)。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LPa、H
2
S水平均有下降(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参数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抑制炎症的效果更好,能更快缓解症状,治疗疗效更佳,且也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2021 Vol. 41 (6): 47-48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578 KB) (
128
)
49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田楠楠, 曹梦杰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NT-proBNP表达水平,随访两组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NT-proBNP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05)。病例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房前后径高于对照组(
P
<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
P
<0.05)。在病例组中,随访到2020年12月1日,发生MACE 12例,发生率为15.4%,其中恶性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死亡2例、心衰5例、冠脉事件2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ACE 与NT-proBNP、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存在相关性(
P
<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为导致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多伴随有NT-proBNP表达上升,预后容易出现MACE,NT-proBNP表达水平与预后MACE发生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MACE发生的重要因素。
2021 Vol. 41 (6): 49-50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718 KB) (
133
)
50
醒脑静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袁晓青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11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神经功能缺损及Barthel指数。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BF、CB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结论
醒脑静联合阿加曲班可有效降低CIS患者脑血流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21 Vol. 41 (6): 50-51 [
摘要
] (
161
)
HTML
(1 KB)
PDF
(544 KB) (
130
)
52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水平的影响
谢天鸽, 李林柯
目的
研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昼夜血压水平、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24h平均舒张压(DBP)、24h平均收缩压(S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平均DBP、24h平均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1 Vol. 41 (6): 52-53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547 KB) (
136
)
54
发热门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张培根, 郑梓基, 陈丽清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片联合维C银翘片治疗,研究组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痊愈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时,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减轻其疼痛感,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2021 Vol. 41 (6): 54-55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404 KB) (
142
)
55
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刘建磊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单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78例。常规组给予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4.62%与常规组8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实验组2 hPG水平低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实验组FPG、HbA1C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与常规组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单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好降糖效果,但门冬胰岛素30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稍显优势,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6): 55-56 [
摘要
] (
167
)
HTML
(1 KB)
PDF
(535 KB) (
187
)
57
大剂量硝酸甘油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赵文帅
目的
探讨大剂量硝酸甘油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n=62)与大剂量组(n=62)。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硝酸甘油,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硝酸甘油。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大剂量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8.71%较小剂量组74.19%高(
P
<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小剂量组低,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小剂量组短(
P
<0.05);治疗后大剂量组LDVV水平较小剂量组低,SV、LVEF水平较小剂量组高(
P
<0.05)。
结论
与小剂量硝酸甘油相比,大剂量硝酸甘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提高心电图疗效。
2021 Vol. 41 (6): 57-58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393 KB) (
140
)
58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闫莎莎
目的
研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PTB)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95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用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
、CD4
+
/CD8
+
)水平。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21%)(
P
<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CD3
+
、CD4
+
、CD4
+
/CD8
+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PTB,能有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痰菌转阴率。
2021 Vol. 41 (6): 58-59 [
摘要
] (
145
)
HTML
(1 KB)
PDF
(513 KB) (
129
)
60
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李腾, 陈坤峰, 赵志坚, 邵慧丽
目的
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的15例锁骨内侧端骨折。 将同侧锁骨远端锁定板反向置于锁骨上方或前方,必要时予轻度塑形,骨折远段和近段最少各置入3枚锁定螺钉。
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 12.3(9~18)个月。 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 8~16周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 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 93.3 分(90~96分)。
结论
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对于锁骨内侧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仍需更优的内固定选择。
2021 Vol. 41 (6): 60-61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411 KB) (
162
)
61
腹腔镜穿孔缝合术与经腹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闫盈利
目的
探讨腹腔镜穿孔缝合术与经腹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4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穿孔缝合术,42例)和对照组(经腹胃大部切除术,42例)。对比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泌素(GAS)、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3.58±4.71)h、肛门排气(15.57±4.31)h、排便时间(32.29±5.14)h短于对照组[(18.62±4.90)、(22.96±4.27)h、(36.80±5.46)h],术中出血量(28.26±3.17)mL少于对照组(40.82±5.09)mL;治疗后,两组GA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于经腹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穿孔缝合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61-62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546 KB) (
138
)
63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郑作师, 黄德勇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99例行腹腔镜手术的UPJO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经腹腔途径为手术入路;观察组50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为手术入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胃肠功能。
结果
两组术后肾盂压力、肾盂分离度较术前降低,肾皮质厚度较术前增厚(
P
<0.05),组间上述指标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GAS、MTL较对照组高,VIP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经后腹腔途径肾盂成形术可降低对UPJO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治疗效果显著。
2021 Vol. 41 (6): 63-64 [
摘要
] (
117
)
HTML
(1 KB)
PDF
(544 KB) (
160
)
65
影响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伴发吻合口瘘的因素研究
王哲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伴发吻合口瘘(AL)的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24例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AL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糖尿病、白蛋白(ALB)水平、肿瘤组织分化类型、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肛门减压管等,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伴发AL的影响因素。
结果
124例直肠癌患者中伴发AL 13例,发生率为10.48%;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合并糖尿病、ALB水平低、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短均为直肠癌患者术后伴发AL的影响因素(OR>1,
P
<0.05)。
结论
合并糖尿病、ALB水平低、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短均为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伴发AL的影响因素,故临床可据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AL发生率。
2021 Vol. 41 (6): 65-66 [
摘要
] (
125
)
HTML
(1 KB)
PDF
(557 KB) (
141
)
67
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配伍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苏醒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丽芳, 李志刚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配伍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苏醒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实施肺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案,70例)和B组(异氟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80例)。观察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术后苏醒状况及认知功能。
结果
手术结束时,A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B组,体温高于B组;A组定向力恢复用时、睁眼用时、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气管拔管用时均短于B组;术后24h,A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运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案能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能有效减弱机体应激指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2021 Vol. 41 (6): 67-68 [
摘要
] (
152
)
HTML
(1 KB)
PDF
(563 KB) (
176
)
69
膀胱癌来源外泌体携带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共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刘维辉, 何清柳, 穆鑫, 陈国锋, 陈俊毅, 李毅宁
目的
提取并鉴定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检测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共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验证膀胱肿瘤通过外泌体在微环境中传递PD-L1和B7-H4。
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和T24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大小及形态,BCA蛋白定量法测定外泌体蛋白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B)鉴定两种膀胱癌细胞的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CD9,检测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PD-L1(exo-PD-L1)和外泌体B7-H4(exo-B7-H4)的表达。最后,将膀胱癌细胞外泌体分别与膀胱正常上皮SV-HUC-1细胞共培养48h后,RT-PCR和WB分别检测SV-HUC-1细胞中PD-L1和B7-H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BIU-87和T24细胞上清外泌体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88 μg/μL和1.84 μg/μL,总质量分别为169 μg和166 μg。TEM观察外泌体直径为30~150nm的膜性囊泡,呈典型的“杯盘”形态。两种膀胱癌细胞上清液均检测出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及CD9。且两种膀胱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均携带PD-L1和B7-H4。当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别与SV-HUC-1细胞共培养后,后者PD-L1和B7-H4的mRNA表达阴性,两者蛋白表达阳性。
结论
成功提取并鉴定了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均携带PD-L1和B7-H4,且膀胱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能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PD-L1和B7-H4,可开展后续膀胱癌来源exo-PD-L1和exo-B7-H4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2021 Vol. 41 (6): 69-71 [
摘要
] (
146
)
HTML
(1 KB)
PDF
(795 KB) (
176
)
72
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朱小慧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化疗治疗,研究组行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CD3
+
、CD4
+
/CD8
+
、IgA、IgG 明显改善(
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05),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有效率(58.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临床获益率无统计学差异(94.0% vs.88.0%)(
P
>0.05)。
结论
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2021 Vol. 41 (6): 72-73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383 KB) (
142
)
73
α-硫辛酸注射液与维生素C针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谢慧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维生素C针剂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92例T2DM合并ACI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其中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针剂治疗(B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A组)。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含量。
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A组91.30%高于B组71.74%(P<0.05);与B组比较,治疗后A组血清Hs-CRP、CyS-C、RBP4水平较低(
P
<0.05)。
结论
相较于维生素C针剂,α-硫辛酸注射液辅助治疗T2DM合并ACI患者可进一减轻机体炎症,抑制脂肪因子分泌,提高疗效。
2021 Vol. 41 (6): 73-74 [
摘要
] (
197
)
HTML
(1 KB)
PDF
(530 KB) (
119
)
75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冯忠磊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82例G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常规组(n=41)。常规组予以诺和灵30R,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诺和锐30,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及母婴结局。
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FBG、2-hPG水平低于常规组(
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血清Cys-C、Hcy水平低于常规组(
P
<0.05);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4.88%低于常规组21.95%(
P
<0.05)。
结论
诺和锐30联合诺和灵30R治疗GDM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血清Cys-C、Hcy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2021 Vol. 41 (6): 75-76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372 KB) (
120
)
76
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陈小妮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重症HFMD患儿97例,予以常规治疗,接受rhIFNα-2b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rhIFNα-2b治疗的49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5d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γ-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2.92%(
P
<0.05);治疗5d后研究组血清IL-6、IL-1、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5d后研究组CD3
+
与CD4
+
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
P
<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rhIFNα-2b治疗重症HFMD患儿,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2021 Vol. 41 (6): 76-77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517 KB) (
120
)
78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溴己新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席磊
目的
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溴己新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溴己新雾化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1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A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且相较A组,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溴己新雾化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2021 Vol. 41 (6): 78-79 [
摘要
] (
205
)
HTML
(1 KB)
PDF
(399 KB) (
131
)
79
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龚元庆
目的
分析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0~24月龄婴幼儿533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种乙肝疫苗,测定其乙肝5项指标[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统计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乙肝5项指标检测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0~1个月、2~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不同性别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
结果
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中,单纯HBSAb呈阳性323名,阳性率为60.60%;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7~12个月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94.49%高于0~1个月、2~6个月、13~24个月45.05%、45.63%、75.00%(
P
<0.05);不同性别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加强对乙肝5项指标的检测,了解HBSAb情况,便于后期复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2021 Vol. 41 (6): 79-80 [
摘要
] (
121
)
HTML
(1 KB)
PDF
(515 KB) (
182
)
81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状况及黄斑水肿消退率的影响
杨静
目的
探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其视力状况及黄斑水肿消退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黄斑水肿消退率进行比较。
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在视力状况上,治疗后两组BCVA均有所提高(
P
<0.05),CMT均有所降低(
P
<0.05),且观察组BCVA明显较对照组更高(
P
<0.05),CMT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在黄斑水肿消退率上,观察组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BCVA及黄斑水肿消退率,降低CMT,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2021 Vol. 41 (6): 81-82 [
摘要
] (
155
)
HTML
(1 KB)
PDF
(536 KB) (
152
)
83
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汪洋
目的
探讨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给予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的疗效与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及对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甲状腺激素(TSH)、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6例,以艾司西酞普兰为基础用药,对照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分析治疗12周后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患者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外周血BDNF、TSH、GABA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HAMD评分与血清T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
P
<0.05);2组MoCA评分及血清BDNF、GAB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药物总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TR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且副作用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1 Vol. 41 (6): 83-84 [
摘要
] (
414
)
HTML
(1 KB)
PDF
(534 KB) (
175
)
85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马来酸咪达唑仑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病理行为评分的影响
余松喜
目的
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马来酸咪达唑仑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病理行为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每组。对照组予以单独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单独予以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 VE-AD)评分、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分别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和BEHA 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马来酸咪达唑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021 Vol. 41 (6): 85-86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529 KB) (
179
)
87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卓丽花, 王丁超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80例HF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胺碘酮),观察组加服厄贝沙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每博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为92.50%,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V、LVEF指数均升高,LVESD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V、LVEF指数明显升高(
P
<0.05),LVESD指数明显下降(
P
<0.05)。
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治疗HF并发心率失常疾病,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87-88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421 KB) (
119
)
88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程丹平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在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85例伴玻璃体积血NVG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均接受视网膜光凝术,对照组(42例)予以复合式Trab治疗,研究组(43例)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与视力水平。
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3.02%高于对照组76.19%(
P
<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治疗伴玻璃体积血NVG患者,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2021 Vol. 41 (6): 88-89 [
摘要
] (
118
)
HTML
(1 KB)
PDF
(566 KB) (
132
)
管理/方法
90
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对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分析
周蓓, 苏洋, 韩春芝
目的
探讨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对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
方法
择取髋部骨折老年患者90例,均施以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n=45例)及对照组(n=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心理状态。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心理状态中,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运用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住院时间大为缩短、住院费用有所减少、并发症情况显著改善及心理状态趋于良好。
2021 Vol. 41 (6): 90-91 [
摘要
] (
113
)
HTML
(1 KB)
PDF
(578 KB) (
136
)
92
基于IMB模型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微创美容者中的应用
李丽娜
目的
观察微创美容者运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100例微创美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基于IMB模型理论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护理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ESCA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微创美容者运用基于IMB模型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知识掌握度与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92-93 [
摘要
] (
165
)
HTML
(1 KB)
PDF
(564 KB) (
136
)
94
超声评估E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
何理, 袁昌哲, 张春影
目的
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无其他CVD危险因素的ED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以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方法
选取首次就诊泌尿外科门诊的44例ED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或志愿者为对照组。①统计两组人群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和舒张压;②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标准;③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
结果
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E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IIEF-5评分比较:E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静息状态下肱动脉基础内径值(d0)比较:E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反应性充血诱发肱动脉内径扩张值(d1)、FMD值比较:E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无其他CVD危险因素的ED病人已经发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影响勃起功能。应用超声技术能够有效评估E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E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的优点。
2021 Vol. 41 (6): 94-95 [
摘要
] (
166
)
HTML
(1 KB)
PDF
(562 KB) (
177
)
96
不同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对比
黄伟红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85例,均行DCG及ECG检查,分析DCG与ECG心肌缺血阳性检出情况、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结果、DCG检查正常窦性R-R期间总体标准差(SDNN)评估患者心率变异性、检查舒适度。
结果
DCG检查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77.65%高于ECG检查48.24%(
P
<0.05);DCG检查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高于ECG检查(
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DNN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05);DCG检查舒适度评分低于ECG检查(
P
<0.05)。
结论
与ECG检查相比,DCG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且对心绞痛发作类型有更好辨别能力,具有更高诊断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患者不适感。
2021 Vol. 41 (6): 96-97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534 KB) (
194
)
98
人文关怀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前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儿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顿健美, 王丽娟, 张俊苹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前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儿负性情绪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护理改进前(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行常规术前护理,对照组,n=52),护理改进后(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行常规术前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n=70)于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得分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变化(
P
>0.05),观察组MHT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4.65±5.69)分和(83.12±5.36)分,
P
<0.05]。
结论
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行介入术治疗患儿术前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6): 98-99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545 KB) (
123
)
100
改良Kugel手术与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王亚一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Kugel手术与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TAPP术,观察组实施改良Kugel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术后1~3d的VA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
P
<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腹股沟疝复发情况,且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改良Kugel术与TAPP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临床治疗应权衡利弊,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术式。
2021 Vol. 41 (6): 100-101 [
摘要
] (
142
)
HTML
(1 KB)
PDF
(540 KB) (
146
)
102
4K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评价
李全伟
目的
比较4K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普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
方法
搜集商丘市连续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4K腹腔镜手术组(4K组)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尿储留、疼痛、血清肿的发生率。
结果
4K组58例,斜疝50例,直疝6例,股疝2例;对照组50例,斜疝41例,直疝7例,股疝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尿储留、疼痛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4K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较普通腹腔镜有明显优势。
2021 Vol. 41 (6): 102-103 [
摘要
] (
143
)
HTML
(1 KB)
PDF
(382 KB) (
175
)
10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及DCIS、IDC的鉴别诊断要点分析
于伟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NLM)及乳腺管原位癌(DCIS)、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要点。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NLM、30例DCIS、20例IDC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一般情况及超声诊断情况。
结果
NLM患者均龄明显小于DCIS患者及IDC患者,最大病灶直径大于DCIS、ID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DC组乳腺外周病灶分布例数多于NLM组(
P
<0.05)。NLM超声声像图中的肿块形态、边界情况、肿块边缘状态、纵横比、钙化灶存在与否、肿块内部是否伴有无回声区及血流分级情况与乳腺癌(DCIS、IDC)声像图有较大区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DC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毛刺样病例较NLM多见(
P
<0.05);NLM组检出内部伴无回声区病例显著多于DCIS组、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腋窝淋巴结情况及肿块内部回声均匀与否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结论
掌握NLM、DCIS、IDC三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异同点并结合声像图具体表现、患者年龄等具体信息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41 (6): 103-105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664 KB) (
136
)
106
纤支镜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液检查情况及病灶吸收的影响
袁霞
目的
探讨纤支镜灌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液检查情况及病灶吸收的影响。
方法
选择RMPP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各指标水平及病灶吸收率展开分析。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治疗后CRP水平为(15.42±2.16)mg/L,低于对照组的(32.77±2.31)mg/L,铁蛋白为(87.33±21.16)g/L,高于对照组的(78.54±22.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纤支镜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促进病灶吸收,利于患儿恢复。
2021 Vol. 41 (6): 106-107 [
摘要
] (
117
)
HTML
(1 KB)
PDF
(565 KB) (
161
)
108
基于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价值研究
杨晓玲, 陈林, 梁启恒, 李齐
目的
探讨基于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价值。
方法
选择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患者分成2组,抽取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盲探方式实施麻醉,后者在彩超引导下实施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及出现的麻醉相关麻醉并发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更快,麻醉药物剂量更少,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但操作时间稍长(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并发症分别为3例及12例(
P
<0.05)。
结论
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尽快起到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且麻醉并发症少,临床实用价值高,可操作性强。
2021 Vol. 41 (6): 108-109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413 KB) (
210
)
109
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与社会适应性相关研究
荣向霞, 甘燕, 陈静雅
目的
探讨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与现状,为提高本科护理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安徽省4所高校的592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平均水平为(62.93±12.35)分,社会适应性现状总分为(82.36±11.097)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尤其在某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论
提高全日制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性有助于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建议针对职业认同感与社会适应性量表中得分较低的条目,通过暑期见习,多组织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2021 Vol. 41 (6): 109-111 [
摘要
] (
140
)
HTML
(1 KB)
PDF
(656 KB) (
199
)
112
DCE-MRI检查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马洪宇, 李攀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96例宫颈癌患者,均行DCE-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DW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淋巴结检出率。
结果
本组共96例宫颈癌患者,手术病理诊断证实35例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DCE-MRI检查检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真阳性33例,DWI检查检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真阳性29例;DCE-MR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91.67%)高于DWI(81.25%)(
P
<0.05);DCE-MRI对淋巴结的检出率(87.35%)高于DWI(78.82%)(
P
<0.05)。
结论
DCE-MRI检查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度,且对淋巴结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提供更准确数据参考。
2021 Vol. 41 (6): 112-113 [
摘要
] (
200
)
HTML
(1 KB)
PDF
(544 KB) (
126
)
114
CT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李文实
目的
探讨CT扫描、X-线钡餐造影及两项联合检查在食管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疑似食管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检查及两项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
8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阳性62例,CT扫描检查结果阳性54例,X-线钡餐检查结果阳性53例,两项联合检查结果阳性61例,两项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17)高于CT扫描、X-线钡餐造影单独检查结果(Kappa=0.685、0.662);两项联合诊断的AUC为0.889、敏感度为95.57%、特异度为87.79%、约登指数0.681均高于CT扫描检查结果(0.726、82.74%、特67.35%、0.563)和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0.717、81.05%、63.64%、0.528)(
P
<0.05)。
结论
CT扫描与X-线钡餐造影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中各具优势,两项联合检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2021 Vol. 41 (6): 114-115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595 KB) (
112
)
116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尚红霞
目的
探究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PPH)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02例P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止血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2组,各51例。常规止血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联合止血组接受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联合止血组总有效率96.08%较常规止血组78.43%高(
P
<0.05);联合止血组止血时间较常规止血组短,输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较常规止血组少(
P
<0.05);联合止血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2%较常规止血组19.61%低(
P
<0.05)。
结论
PPH患者应用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输血量及术后2~24h出血量,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6): 116-117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393 KB) (
133
)
117
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分析
王柏丽, 何秀梅
目的
探讨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尿蛋白测定及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不同肾病患者中尿蛋白电泳图谱及尿红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
蛋白尿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及混合性,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结石、多囊肾的符合率分别是100.0%、93.33%、100.0%、93.33%、100.0%、100.0%,且全部符合率为90.59%;将血尿形态分为均一、混合及非均一型,不同肾病的符合率分别是100.0%、83.33%、88.89%、86.67%、87.5%、5.71%,符合率为91.45%,两组的慢性肾炎一致,且两组的肾盂肾炎、糖尿病性肾病、隐匿性肾炎、肾结石、多囊肾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不同肾脏疾病患者的尿蛋白图谱与尿红细胞形态并不一致,二者均可用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疾病监控。
2021 Vol. 41 (6): 117-118 [
摘要
] (
129
)
HTML
(1 KB)
PDF
(538 KB) (
142
)
119
膳食纤维强化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结核中的应用
孙亚娟, 时艳丽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强化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结核患者营养干预的疗效。
方法
选取结核病区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因患者转院、死亡等原因终止本研究的共5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留置鼻胃管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膳食纤维鼻饲管注入,15g/d,连用20d。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0d后血脂、血糖及营养状态指标。并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营养状态的变化。
结果
干预20d后观察组总HbAlc、2hPBG、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TC、TG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20d后干预组TP、ALB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组PA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膳食纤维强化肠内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结核患者血糖及营养状况,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及应用。
2021 Vol. 41 (6): 119-120 [
摘要
] (
115
)
HTML
(1 KB)
PDF
(542 KB) (
137
)
121
MRI及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迟宏璐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及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85例乳腺肿块患者,均行MRI及钼靶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及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经穿刺活检确诊,85例乳腺肿块患者中BI-RADS分级为2级15例,3级36例,4级20例,5级9例,6级5例。MRI诊断乳腺肿块类型的准确性为88.24%;钼靶诊断乳腺肿块类型的准确性为76.47%。经Kappa一致性度量,MRI诊断乳腺肿块类型结果和穿刺活检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9,
P
=0.000);钼靶诊断乳腺肿块类型结果和穿刺活检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74,
P
=0.000)。
结论
相较于钼靶检查,MRI用于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较好,不仅能明确做出乳腺癌的诊断,也能通过评定乳腺肿块的恶性风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021 Vol. 41 (6): 121-122 [
摘要
] (
164
)
HTML
(1 KB)
PDF
(554 KB) (
175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23
颅内消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对患者脑血灌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
张孝磊
目的
观察颅内消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偏瘫对患者脑血灌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8例ACI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研究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颅内消瘀汤治疗。于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灌注情况(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i指数)、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脑卒中生命质量评分(SS-QOL)。
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ACA、MCA、PCA的Vm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BI、FMA、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颅内消瘀汤联合针灸治疗ACI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灌注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动能力,同时可提高其患肢运动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21 Vol. 41 (6): 123-125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518 KB) (
119
)
125
前列逐癃汤联合TURP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姚喜民, 谢建逢, 王其平
目的
探究前列逐癃汤联合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其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BPH患者2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逐癃汤联合TUR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TURP术治疗。测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尿功能、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浓度,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的前列腺体积(PV)、膀胱残留尿量、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排尿功能指标最大尿流量(Qmax)、血清性激素睾酮(T)浓度大于对照组(
P
<0.05);术后2h、24h,观察组的炎性因子反应蛋白C(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前列逐癃汤联合TURP术可有效改善BPH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预后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6): 125-127 [
摘要
] (
140
)
HTML
(1 KB)
PDF
(727 KB) (
207
)
128
黄葵胶囊联合双嘧达莫片、甲泼尼龙片及缬沙坦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路会琴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双嘧达莫片、甲泼尼龙片及缬沙坦在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IgA肾病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78)与联合组(n=78)。常规组给予双嘧达莫片、甲泼尼龙片及缬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及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较常规组78.21%高(
P
<0.05);治疗后,联合组Scr、BUN、24 hpro较常规组低(
P
<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7%与常规组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双嘧达莫片、甲泼尼龙片及缬沙坦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高。
2021 Vol. 41 (6): 128-129 [
摘要
] (
231
)
HTML
(1 KB)
PDF
(392 KB) (
121
)
129
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研究
王锐
目的
研究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
方法
选取卵巢早衰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7)与单一组(n=47),单一组采用HRT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坤泰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62%较单一组74.47%高(
P
<0.05);治疗后,联合组证候积分较单一组低(
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较单一组低,血清E2水平较单一组高(
P
<0.05)。
结论
采用坤泰胶囊联合HRT治疗卵巢早衰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6): 129-130 [
摘要
] (
158
)
HTML
(1 KB)
PDF
(530 KB) (
118
)
131
脉血康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张志花
目的
探究脉血康胶囊+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118例UAP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2组,各59例。常规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中西联合组接受脉血康胶囊+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心绞痛控制情况(发作频次、持续时间)。2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血液流变学水平(全血高、低切黏度)。
结果
中西联合组总有效率93.22%较常规组77.97%高(
P
<0.05);治疗2个月中西联合组全血高、低切黏度水平较常规组低(
P
<0.05);治疗2个月中西联合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常规组短,心绞痛发作频次较常规组少(
P
<0.05)。
结论
UAP患者应用脉血康胶囊+曲美他嗪治疗心电图改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病情恢复。
2021 Vol. 41 (6): 131-132 [
摘要
] (
148
)
HTML
(1 KB)
PDF
(393 KB) (
121
)
132
金匮肾气汤联合齐拉西酮对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孙国朝
目的
分析金匮肾气汤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开展本研究,随机对照方法分成参比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参比组单独用药治疗(口服齐拉西酮),实验组联合用药治疗(金匮肾气汤联合齐拉西酮),比较两组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总疗效、躁狂(BRMS)评分、抑郁(HAM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参比组(
P
<0.05)。
结论
对于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采用金匮肾气汤联合齐拉西酮实施治疗,获得较佳疗效,能很好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值得推荐。
2021 Vol. 41 (6): 132-133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556 KB) (
135
)
134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USDS评分的影响
王艳华
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激发排尿技术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伴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治疗效果和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72例SCI伴NB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仅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仪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排尿日记和尿动力指标、USDS评分对比。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7.22%,较对照组的77.78%显著高(
P
<0.05);两组术后日均排尿的次数、尿量、膀胱容量较术前明显提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明显降低(
P
<0.05),且联合组术后日均排尿的次数、尿量、膀胱容量比对照组增多,漏尿次数、残余尿量、膀胱压力降低(
P
<0.05);联合组U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比仅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伴NB患者,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USDS评分,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2021 Vol. 41 (6): 134-136 [
摘要
] (
151
)
HTML
(1 KB)
PDF
(561 KB) (
238
)
136
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研究
张智会
目的
探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78例患儿列为对照组,采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93例患儿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基本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0%,高于对照组75.64%(
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基本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2021 Vol. 41 (6): 136-137 [
摘要
] (
208
)
HTML
(1 KB)
PDF
(545 KB) (
166
)
138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不同频率耳甲电针在药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张秋云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不同频率耳甲电针在药物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采用tDCS联合低频耳甲电针治疗的40例药物TR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低频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采用tDCS联合高频耳甲电针治疗的40例药物TR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高频组,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减分率评估],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低频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高频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高频耳甲电针,tDCS联合低频耳甲电针治疗药物TRD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2021 Vol. 41 (6): 138-139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534 KB) (
141
)
140
芪芍疏胃健肝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王普思, 高全毅
目的
探讨芪芍舒胃健肝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PU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芪芍舒胃健肝汤连续用药两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比较两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
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0.00%;中药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0%(
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及胃泌素(GAS)均有所改善且中药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芪芍舒胃健肝汤联合西药治疗PU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
2021 Vol. 41 (6): 140-142 [
摘要
] (
128
)
HTML
(1 KB)
PDF
(569 KB) (
144
)
综述
142
浅析八段锦对脱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防治作用
吕勃川, 张百亮, 侯继野
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能发病机制,为解除患者病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老年人的威胁,充分挖掘八段锦在医学领域的宝贵功能,本文分析了八段锦的调养功能、作用和特点。发现通过八段锦锻炼的练习可以有效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发展,可滑利关节、发达肌肉、增长气力、强壮筋骨,气血通畅、脏腑协调,可调节血脂的异常,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不但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并且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很好地治疗效果。
2021 Vol. 41 (6): 142-144 [
摘要
] (
194
)
HTML
(1 KB)
PDF
(783 KB) (
159
)
编辑部公告
郑重公告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