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服务评价中心
创 刊:1981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电 话:0451-83080756
邮 箱:zyp-yxh@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8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164/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41卷 4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论著
临床经验
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
护理
病例报告
论著
1
罗氏化学发光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血清CA153、CA125、CA199的一致性评价
张凤岐
目的
对罗氏Cobas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乳腺癌和肝癌患者CA125、CA153以及CA199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CA125、CA153以及CA199等指标在肿瘤诊断中的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
方法
分别使用以上两种化学发光法检测我院120例送检肿瘤的血清样本的CA199、CA125以及CA153等指标,并且对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最终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
对于血清中的CA125、CA153以及CA199在低浓度(0.0~35.0 U/mL)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性显著;CA125、CA153以及CA199在中浓度和高浓度情况下(35.1~500.0 U/mL、>500.0 U/mL)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罗氏Cobase602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CA125、CA153以及CA199指标在高值部分一致性良好,虽然没有普遍性,但可以看出CA125、CA153、CA199检测系统之间数据在低浓度不具有一致性,在中浓度和高浓度下具有一致性。
2021 Vol. 41 (4): 1-2 [
摘要
] (
123
)
HTML
(1 KB)
PDF
(405 KB) (
150
)
3
黑龙江省2011~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分析
于兰, 惠珊, 佟雪, 马静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2011~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报告病例数据,为开展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肝病例报告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2011~2020年黑龙江省共报告丙肝病例49386例,报告病例数从2011年的5604例下降到2020年的2837例,年均下降率7.28%;辖区内13个市(地)均有病例报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报告病例数位于前三位地区,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双鸭山市报告发病率为前三位的地区;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四季均有发病;各年报告数男性均多于女性;50岁以上年病例占总发病数的80.16%;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多(45.25%)。
结论
黑龙江省2011至2020年丙肝报告发病数呈现下降趋势,存在地区差异,中老年人、农民是重点关注人群,应重视重点地区和人群的丙肝疫情,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和防病能力,最大限度的发现并治疗丙肝感染者。
2021 Vol. 41 (4): 3-5 [
摘要
] (
123
)
HTML
(1 KB)
PDF
(374 KB) (
207
)
6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氧化应激、炎性指标的影响
曹祥龙
目的
分析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比较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炎性指标。
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OD、NO高于对照组,MDA、AGEs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程度。
2021 Vol. 41 (4): 6-7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310 KB) (
117
)
8
心力衰竭患者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LVEDD、LVESD的影响
蔡琴红, 吴浩龙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LVEDD、LVESD的影响。
方法
选取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
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 LVESD、LVEDD、LVEF 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可推广使用。
2021 Vol. 41 (4): 8-9 [
摘要
] (
159
)
HTML
(1 KB)
PDF
(278 KB) (
172
)
10
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WBC、PCT、CRP水平的影响
杨明杰, 代敦林, 余君
目的
探究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采取氨溴索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采用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1例)。比较两组症状改善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WBC、PCT、CRP、动脉氧气分压(PaO
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
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WBC、PCT、CRP、PaO
2
、PaCO
2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4d后,两组WBC、PCT、CRP、PaCO
2
均降低,PaO
2
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联合氨溴索治疗,可以加快病灶吸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2021 Vol. 41 (4): 10-11 [
摘要
] (
120
)
HTML
(1 KB)
PDF
(292 KB) (
148
)
12
预防剖宫产深静脉血栓实施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的效果观察
朱涛
目的
观察剖宫产产妇实施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
研究样本98例选取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分析组(n=49)和常态组(n=49)。常态组产妇实施术后常规干预,分析组产妇开展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术后常规干预。比对分析2组凝血功能、下肢肿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下肢消肿情况。
结果
分析组产妇血浆Fib、TT、APTT、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态组,PT水平高于常态组(
P
<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但常态组产妇下肢肿痛发生率(22.45%)明显高于分析组(4.08%)(
P
<0.05);分析组治疗后下肢消肿情况好于常态组(
P
<0.05)。
结论
剖宫产产妇实施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下肢肿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4): 12-14 [
摘要
] (
133
)
HTML
(1 KB)
PDF
(436 KB) (
163
)
15
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赵永明, 郭新军, 杨卫强, 田致忠
目的
探讨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84例,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术后,比较两组VAS评分、伤椎椎管通畅率、责任节段前柱高度百分比、Cobb角。
结果
术后5个月,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5个月两组伤椎椎管通畅率、责任节段前柱高度百分比、Cobb角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较传统开放入路手术治疗对比,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伤椎椎管通畅率、责任节段前柱高度百分比、Cobb角,利于患者预后。
2021 Vol. 41 (4): 15-16 [
摘要
] (
95
)
HTML
(1 KB)
PDF
(292 KB) (
133
)
17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张丹, 张晓飞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按抓阄法随机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进行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lb)指标变化;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4周后,乙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甲组66.67%(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血清肌酐均明显下降,尿微量白蛋白(mAlb)明显增高(
P
<0.05),且乙组优于甲组(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增高(
P
<0.05),且乙组优于甲组(
P
<0.05)。
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疗效好,可增强肾功能,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2021 Vol. 41 (4): 17-18 [
摘要
] (
96
)
HTML
(1 KB)
PDF
(289 KB) (
142
)
19
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对Hp感染患儿血清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比较研究
蔡丽霞
目的
观察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对Hp感染患儿血清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171例H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选择药物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84例,予以标准三联疗法药物治疗)与实验组(87例,予以序贯三联疗法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指标均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1.95%高于对照组的79.76%(
P
<0.05),且根除率90.80%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5);实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0%、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Hp感染患儿采用序贯三联疗法较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更优,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致炎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4): 19-20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263 KB) (
123
)
21
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研究
梁梦琳, 黄向民, 谭雄
目的
研究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接受维生素AD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呼吸道感染次数、免疫指标、临床疗效。
结果
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退热用时、喘息消退用时、咳嗽消退用时、肺部啰音消退用时均明显更长(
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次数大幅超过观察组患儿(
P
<0.05);对照组患儿的25羟维生素D3、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
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大幅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3.33%(
P
<0.05)。
结论
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缓解患儿的退热、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还能明显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4): 21-23 [
摘要
] (
254
)
HTML
(1 KB)
PDF
(414 KB) (
137
)
24
4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改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效果比较
翟景梅
目的
比较4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改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均为50例。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3%、5%、6%、7%高渗盐水雾化治疗,对比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Wang严重程度评分(CS)及不良反应。
结果
4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4组治疗后C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4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A、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6.00%、12.00%、14.00%,C组和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
P
<0.05)。
结论
4种不同浓度(3%、5%、6%、7%)高渗盐水雾化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但3%高渗盐水雾化治疗安全性更佳。
2021 Vol. 41 (4): 24-25 [
摘要
] (
153
)
HTML
(1 KB)
PDF
(295 KB) (
142
)
26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及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李丽娜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及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
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依循胎龄大小差异分为小胎龄早产儿组(≤34周,n=51例)及大胎龄早产儿组(>34周且<37周,n=69例),于产后2h监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并加以分析,进而分析不同胎龄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
小胎龄早产儿组性别、分娩方式与大胎龄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胎龄、体质量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胎龄早产儿组FDP、PT、APTT及DD水平均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胎龄早产儿组FIB水平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胎龄早产儿组出血总发生率为15.69%,与大胎龄早产儿组的2.89%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有所差异,且小胎龄早产儿易诱发出血性疾病。为此,应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并对小胎龄患者严加关注,从而有效防范出血性疾病发生。
2021 Vol. 41 (4): 26-27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268 KB) (
181
)
28
X线下籽骨轴位形态指标在踇外翻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李岩
目的
探讨X线下籽骨轴位形态指标在踇外翻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方法
选取69例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踇外翻矫形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行籽骨轴位X线拍摄,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籽骨轴位片籽骨位置、籽骨旋转角的情况,评估踇外翻患者足畸形程度;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籽骨轴位形态指标与踇外翻患者诊断相关性。
结果
术前籽骨轴位籽骨位置、籽骨旋转角与胫侧籽骨位置显著高于术后(
P
<0.05);籽骨复位组的籽骨轴位籽骨位置、籽骨旋转角与胫侧籽骨位置显著低于籽骨未复位组(
P
<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籽骨轴位籽骨位置与胫侧籽骨位置呈弱相关(
P
<0.05),籽骨轴位籽骨位置与籽骨旋转角呈强相关(
P
<0.05),胫侧籽骨位置与籽骨旋转角呈中等相关(
P
<0.05)。
结论
籽骨轴位籽骨位置、籽骨旋转角作为X线下籽骨轴位形态指标,能补充X线负重正向位的缺陷,反映踇外翻患者足畸形严重程度与术后籽骨复位情况。
2021 Vol. 41 (4): 28-29 [
摘要
] (
99
)
HTML
(1 KB)
PDF
(256 KB) (
118
)
30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潇, 毛俊木
目的
分析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和观察组(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每组患者30例。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67%,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67%,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总满意度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67%,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更佳,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4): 30-32 [
摘要
] (
113
)
HTML
(1 KB)
PDF
(396 KB) (
140
)
临床经验
33
丁苯肽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陈武锐
目的
研究丁苯酞奥拉西坦联合用药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63例,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人。三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胶囊;B组在其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口服丁苯酞胶囊和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其用法用量与AB组相同。在治疗20d后,观察和比较A、B、C三组患者的有效率,三组患者Barthl指数(BI)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在治疗后的指标变化,评价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来看,C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A、B两组(P<0.05);通过比较三组患者BI评分、CSS评分、FMA评分发现,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所有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三组患者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上升,C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
P
<0.05),A、B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A、B两组相比,C组治疗后CSS评分明显低(
P
<0.05),在治疗后,A、B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治疗。
2021 Vol. 41 (4): 33-34 [
摘要
] (
171
)
HTML
(1 KB)
PDF
(304 KB) (
157
)
35
抽吸及支架取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分析
吴学永, 万里飞, 李春梅, 陈一鸣
目的
探究心源性脑栓塞采用抽吸和支架取栓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进行心源性脑栓塞治疗的54例病患为研究样本,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A组(12例)、B组(31例)以及C组(11例),其中A组病患单纯使用支架取栓,B组病患单纯使用6F Sofia进行抽吸取栓,C组病患采用6F Sofia联合支架取栓。对比每组病患一次性治疗成功率、最终治疗成功率、穿刺至血管通畅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总出现率。
结果
在一次性治疗成功率方面,C组、B组、A组依次是81.82%、87.10%、50.00%(
P
<0.05);在最终成功率方面,C组、B组、A组依次是90.91%、96.77%、83.33%(
P
>0.05)。在穿刺至血管通畅时间方面,B组短于C组、A组(
P
<0.05)。B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C组、A组(
P
<0.05)。
结论
心源性脑栓塞病患采用抽吸可缩短穿刺至血管通畅时间,并发症相对较少,而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最终成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对于在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等一些特定位置的血栓能有相对好的取栓效果。
2021 Vol. 41 (4): 35-36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75
)
37
中重度高血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分析
谢维嘉, 黄哲丹, 黄丽明
目的
探讨中重度高血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
方法
选取中重度高血压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在基础干预之上加硝苯地平缓释片舌下含服,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控制率;以生活质量(QOL-BREF)量表中的生理维度和心理维度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观察服药期间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压控制率为97.18%;治疗3个月后,患者生理维度和心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面部潮红,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舌下含服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其对血压控制效果确切,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 Vol. 41 (4): 37-38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309 KB) (
131
)
39
胸腰椎骨折术患者运用罗哌卡因治疗后在术后镇痛方面产生的影响
原卓敏, 缪明明, 贾心连
目的
探析胸腰椎骨折术患者运用罗哌卡因治疗后在术后镇痛方面产生的影响。
方法
从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比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治疗。分析两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在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低于参比组(
P
<0.05);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应激指标优于参比组;试验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参比组(
P
<0.05)。
结论
在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优化应激指标,减少不良发应发生,值得推广。
2021 Vol. 41 (4): 39-39 [
摘要
] (
131
)
HTML
(1 KB)
PDF
(170 KB) (
144
)
40
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郑玉春, 李伟霞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片治疗,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FEV1、FEV1%、DLCO等肺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两组疗效情况。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FEV1、FEV1%及DLCO水平均升高(
P
<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FEV1、FEV1%及DL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
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罗红霉素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4): 40-41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353 KB) (
146
)
42
结核丸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梁强
目的
研究结核丸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结核丸,比较两组痰菌阴转及病灶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转归、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强化期结束痰菌阴转及疗程结束后痰菌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空洞变化、病灶吸收程度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空洞闭合、缩小比例及病灶显著吸收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视力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结核丸用于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可缩短痰菌阴转时间,不仅于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有益,进一步提升治愈率,且不增加安全性风险。
2021 Vol. 41 (4): 42-43 [
摘要
] (
93
)
HTML
(1 KB)
PDF
(306 KB) (
173
)
44
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丙泊酚在胃肠镜中的应用
麦武军, 李媚芳, 唐一敏, 邓蕊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丙泊酚在胃肠镜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9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独立的小组(n=49),参比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试验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分析两组胃肠镜检查患者经过不同方式麻醉后的脉搏、心率和SpO
2
的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术中不良反应。
结果
在对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后,试验组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脉搏、心率和SpO
2
的变化均优于参比组(
P
<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低于参比组(
P
<0.05)。
结论
在对进行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麻醉时,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起到的麻醉效果有所差异,使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和丙泊酚进行联合麻醉能够稳定相关指标,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建议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应用。
2021 Vol. 41 (4): 44-44 [
摘要
] (
103
)
HTML
(1 KB)
PDF
(174 KB) (
127
)
45
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宇航
目的
讨论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14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为主要分析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前50例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治疗,并设为常规组,对后90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入益赛普治疗,并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研究组不良反应为(3.33%),对比常规组更低;治疗前,两组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经过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更低(
P
<0.05)。
结论
风湿免疫病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益赛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4): 45-46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320 KB) (
139
)
47
血清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探讨
操良会
目的
探讨血清抗Sa(anti-Sa)、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方法
以413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以DAS28评分≤3.2分为轻度组(n=206),以DAS28评分>3.2分为中重度组(n=207),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nti-Sa、anti-CC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nti-Sa、anti-CCP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nti-Sa、anti-CCP及联合诊断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中重度组患者anti-Sa、anti-CC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
P
<0.05);anti-Sa、anti-CCP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
P
<0.05);anti-Sa、anti-CCP诊断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的面积(AUC)分别为0.737,0.719,截断值分别为39.91U/mL,20.43U/mL,敏感度分别为51.69%,62.80%,特异度分别为83.50%,70.83%;联合诊断RA的ROC曲线AUC为0.803,敏感度为73.91%,特异度为72.82%,联合评估的AUC明显大于anti-Sa、anti-CCP单独评估(
P
<0.05)。
结论
血清anti-Sa、anti-CCP均与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评估其病情的效能较单独检测更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1 Vol. 41 (4): 47-48 [
摘要
] (
119
)
HTML
(1 KB)
PDF
(351 KB) (
104
)
49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VSD技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姚晔
目的
分析经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价值。
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7例,其中53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APG联合VSD技术为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1.13%(
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P
<0.05);治疗前后2组2hPG、FP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对照组7.5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APG联合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4): 49-50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80
)
51
CT和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准确性及意义分析
余正国, 庞杰荣, 全世杰
目的
探究颅内鞍区肿瘤CT和MRI的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颅内鞍区肿瘤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均接受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对比CT、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并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
80例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MRI对颅咽管瘤(77.78%)、胶质瘤(100%)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 CT诊断符合率(44..44%、62.23%)(
P
<0.05);垂体瘤、脑膜瘤CT、MRI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对于颅内鞍区肿瘤诊断中CT和MRI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相比CT检查,MRI诊断更具优势。
2021 Vol. 41 (4): 51-52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299 KB) (
135
)
53
阴道试产与剖宫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蔡赛宝, 李润君, 汪玉慧
目的
分析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术两种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母婴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足月分娩产妇65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行剖宫产术组(n=31)与经阴道试产分娩组(n=34),剖宫产组分娩方式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阴道试产组为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成功率,不同分娩方式的相关指标及分娩结局。
结果
阴道试产组分娩成功率为85.29%,剖宫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
P
>0.05);阴道试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
P
<0.05);阴道试产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33.33%(
P
<0.05)。
结论
经阴道试产可有效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孕妇产时及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促进产后康复和保证母婴安全。
2021 Vol. 41 (4): 53-54 [
摘要
] (
80
)
HTML
(1 KB)
PDF
(312 KB) (
126
)
55
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唐爱军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1例,其中40例行经腹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瘢痕修补术,另41例行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瘢痕修补术为试验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病灶缩小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手术效果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病灶缩小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05);试验组手术效果优良率97.56%,较对照组80.00%高(
P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7.50%(
P
<0.05)。
结论
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可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好。
2021 Vol. 41 (4): 55-56 [
摘要
] (
104
)
HTML
(1 KB)
PDF
(288 KB) (
120
)
57
不同免疫疗法对变异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gE及特异性IgE抗体表达的近远期影响
张红贤
目的
研究不同免疫疗法对变异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gE及特异性IgE抗体表达的近远期影响。
方法
选取90例变异性鼻炎患者,以不同免疫疗法随机分为皮下免疫(SCLT)和舌下免疫(SLIT)两组治疗,各45例,治疗时长6个月,电话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特异性IgE抗体表达情况,比较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用药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随访结束时SLIT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SCLT组(
P
<0.05);SLIT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症状积分、RQLQ评分均低于SCLT组(
P
<0.05)。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两种免疫疗法对变异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及特性IgE抗体表达的近期影响不大,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但长期疗效中SLIT组略有优势。
2021 Vol. 41 (4): 57-58 [
摘要
] (
104
)
HTML
(1 KB)
PDF
(280 KB) (
192
)
59
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0m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分析
陈占敏, 卢帅培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20 m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
方法
选择肾下盏结石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FUR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清石率,术后24h疼痛情况、血红蛋白计数、PCT水平、术后感染及住院天数。
结果
两组清石率(91.38%vs.89.66%)、术后感染率(6.90% vs.5.17%)、术后24h PCT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24h VAS评分及血红蛋白下降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FURL对直径≤20 mm肾下盏结石的清石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21 Vol. 41 (4): 59-60 [
摘要
] (
120
)
HTML
(1 KB)
PDF
(328 KB) (
150
)
61
母亲HBsAb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影响的研究
李萍
目的
分析母亲存在HBsAb对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HBsAb型孕产妇,受检例数90例,所有的新生儿均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且开展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查以及分析。分析90例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新生儿从母亲内获得HBsAb和母亲HBsAb之间的联系、母亲HBsAb和新生儿HBsAb阳性率的关系、HBsAb回应情况以及母亲HBsAb滴度的有效联系。
结果
共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出现轻微的吐奶,12例新生儿的上臂三角肌位置出现了明显的硬结和红肿的情况,不良反应较轻;HBsAb的滴度对比,新生儿大于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BsAb阳性率比较,新生儿高于母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滴度阳性分成两种:高滴度组(n=55)和低滴度组(n=35),HBsAb阳性率滴度程度对比,母亲高滴度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比母亲低滴度组的新生儿HBsAb阳性率低(
P
<0.05);12例新生儿HBsAb无应答,低应答出现16例,母亲体内的HBsAb滴度程度对比,大于500IU/L的新生儿回应率高于大于500IU/L的新生儿(
P
<0.05)。
结论
母亲体内存有的HBsAb不会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负面影响,乙肝疫苗能够较好的保护新生儿不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021 Vol. 41 (4): 61-61 [
摘要
] (
126
)
HTML
(1 KB)
PDF
(161 KB) (
140
)
62
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李龙, 杨金庆, 薛勇, 王兆斌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51例。微创组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开颅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微创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80%)明显低于开颅组(39.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4): 62-63 [
摘要
] (
90
)
HTML
(1 KB)
PDF
(318 KB) (
121
)
64
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舒张早期切迹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价值
范慧敏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舒张早期切迹对于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产检并分娩的35例复发性流产并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异常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无流产病史但孕后发生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30例孕妇为对照1组,25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2组,回顾性分析相关诊治资料,比较子宫动脉血流相关参数及妊娠失败率;以有无舒张早期切迹进行二次分组,统计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妊娠失败率为31.47%分别高于对照1组的16.67%及对照2组5.00%(
P
<0.05);观察组孕妇S/D平均值、PI平均值、RI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正常妊娠结局组孕妇各血流参数平均值均显著低于非正常妊娠结局组(
P
<0.05);切迹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无切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的子宫血流参数水平及是否存在舒张早期切迹有助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便于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2021 Vol. 41 (4): 64-65 [
摘要
] (
113
)
HTML
(1 KB)
PDF
(315 KB) (
175
)
66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在胎儿窘迫中的评估价值
张丽华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在胎儿窘迫中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孕中晚期103例胎儿窘迫孕妇(胎儿窘迫组)及100例正常孕妇(正常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胎儿UA、MCA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比值(S/D),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及羊水污染程度将胎儿窘迫组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不同胎儿窘迫程度组UA MCA血流参数值。
结果
与正常组胎儿UA RI、PI、S/D比较,胎儿窘迫组明显更高(
P
<0.05);重度组UA RI、PI、S/D明显高于中、低度组,中度组UA血流参数高于轻度组(
P
<0.05);与正常组MCA RI、PI、S/D比较,胎儿窘迫组MCA血流参数值更低(
P
<0.05);重度组MCA RI、PI、S/D低于轻、中度组(
P
<0.05),中度组MCA血流参数低于轻度组(
P
<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UA和MCA血流参数可对胎儿窘迫进行预测,并能评估胎儿窘迫严重程度。
2021 Vol. 41 (4): 66-67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291 KB) (
171
)
68
孟鲁司特钠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张伟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
方法
选择7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2组,各38例,均接受基础治疗。单一组以阿奇霉素治疗,三联组采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哮鸣音、喘息、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三烯E4(LTE4)含量。
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三联组92.11%高于单一组73.68%(
P
<0.05);与单一组比较,三联组哮鸣音、喘息、咳嗽、发热消失时间较短,治疗后血清ECP、IL-10、LTE4水平较低(
P
<0.05)。
结论
孟鲁司特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阿奇霉素可有效减轻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2021 Vol. 41 (4): 68-69 [
摘要
] (
175
)
HTML
(1 KB)
PDF
(322 KB) (
131
)
70
前路腰方肌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霍朝胜, 周锐刚, 魏永川
目的
探讨前路腰方肌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蛛网模下腔阻滞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与常规组(44例)。常规组术毕行舒芬太尼PCIA,实验组术毕同时行超声引导下前路腰方肌阻滞。分别记录术后Ramsay镇痛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髋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T0时间点的Ramsay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1、T2、T3时间点,实验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2、T3时间点,实验组的最大屈曲度、最大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患者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较佳,尚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2021 Vol. 41 (4): 70-71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308 KB) (
151
)
72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
刘国强
目的
研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80例PHT并UGIB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PCC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w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w后,观察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w后,观察组PL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2021 Vol. 41 (4): 72-73 [
摘要
] (
89
)
HTML
(1 KB)
PDF
(285 KB) (
149
)
74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度及PCIA用药量的影响
林琳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疼痛度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进行PCIA治疗,试验组实施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治疗。比较术后2h、6h、12h及24h,两组产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分析术后1d内两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及术后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结果
试验组产妇术后2h、6h、12h、24h 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d内,试验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与镇痛药物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周内,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B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度有显著缓解作用,能减少PCIA用药量,对产妇预后有利。
2021 Vol. 41 (4): 74-75 [
摘要
] (
119
)
HTML
(1 KB)
PDF
(342 KB) (
136
)
76
CT与MRI在不同分期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对比分析
王溪根, 李奕钊
目的
评价CT与MRI在不同分期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确定更具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方式。
方法
将83例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先后实施CT、MRI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
83例患者均确诊为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CT检出率为89.16%,误诊率为6.02%,漏诊率为4,82%,MRI检出率为97.60%,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为1.20%,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
P
<0.05);误诊率及漏诊率低于CT,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关节镜结果显示关节软骨组织损伤68例,膝半月板损伤71例,CT对于膝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为85.92%,MRI检出为95.77%,组间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Ⅲ级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CT对于软骨损伤的检出率是82.35%,MRI检出率是94.12%,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
P
<0.05)。
结论
不同分期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中,MRI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可准确检查出损伤分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数据,值得优先选择。
2021 Vol. 41 (4): 76-77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275 KB) (
154
)
78
克拉霉素应用于小儿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姚琼
目的
观察小儿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克拉霉素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观察病例选择小儿慢性胃炎患儿78例,以治疗方法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观察,各39例,分别实施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的患儿所在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2种治疗方法所呈现出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
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总治疗有效率提升明显,临床表现(大便不调、食欲不振、腹痛)均改善明显,胃黏膜修复总有效率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小儿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克拉霉素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可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有效改善,可有效修复胃黏膜,建议推广。
2021 Vol. 41 (4): 78-78 [
摘要
] (
143
)
HTML
(1 KB)
PDF
(166 KB) (
138
)
79
麻醉诱导前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永平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前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右半结肠癌(RC)的效果。
方法
老年RC患者104例,简单随机化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各52例。均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组采用麻醉诱导前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术前、术后6h、术后24h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1min、拔管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心率(HR)]。
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h、24h复合组MMSE评分高于全麻组(
P
<0.05);气管插管1min、拔管时复合组SBP、HR小于全麻组(
P
<0.05)。
结论
麻醉诱导前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RC能减少认知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对苏醒时间影响较小。
2021 Vol. 41 (4): 79-80 [
摘要
] (
81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34
)
81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伍思贤, 陈智锋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对症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合孟鲁司特钠的临床治疗可行性。
方法
筛选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院寻求医疗支持的患儿6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采用单一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为吸入组;另一组31例,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给药,为联合组。经系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情况、患儿6个月后疾病复发率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在肺功能恢复、6个月疾病复发率、血清炎性因子方面结局均优于吸入组(
P
<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综合疗效佳,临床起效快,可进一步促患儿肺功能恢复,纠正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可控,安全性可,值得临床推广。
2021 Vol. 41 (4): 81-82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315 KB) (
112
)
83
三维超声评估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在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应用价值
刘岩松
目的
探询三维超声评估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在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经本院收治的16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60例未合并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不同状态下影像学图像指征及肛提肌裂孔情况。
结果
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状态下,观察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耻骨内脏肌厚度小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盆腔器官脱垂诊断运用三维超声评估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应用价值高,可作为参考借鉴。
2021 Vol. 41 (4): 83-84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372 KB) (
191
)
85
路易体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脑电图特点分析
胡译丹, 汪侃
目的
分析路易体痴呆(DLB)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脑电图(EEG)特点。
方法
选取DLB患者60例(DLB组)及同期健康老年人20例(对照组),均采用多导睡眠仪评估睡眠状况,以总计脑电图(GTE)评分分析其EEG特点。
结果
DLB组总睡眠间期时间(SPT)、总睡眠时间(TST)、慢性睡眠时间(NREM)较对照组减少,而总觉醒时间(TWT)、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增多,DLB组睡眠效率(SE)低于对照组(
P
<0.05);DLB组GTE2(慢波活动)、GTE3(反应)、%FIRDA、GTE5(焦异常)、GTE6(尖波活动)、GTE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DLB患者的睡眠状况较差,且其脑电图有一定的特点,应加以监测。
2021 Vol. 41 (4): 85-86 [
摘要
] (
121
)
HTML
(1 KB)
PDF
(368 KB) (
188
)
87
陡轴向切口、平坦轴切口手术治疗术前角膜散光≤0.5D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术后视力水平、角膜散光的影响
陈曼, 曹雪艳, 豆艳
目的
观察陡轴向切口、平坦轴切口手术治疗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术后视力水平、角膜散光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共100眼)角膜散光≤0.5D白内障病例,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按照术中切口差异分为陡轴向组(n=45)与平坦轴组(n=55),比较2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裸眼与矫正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以及术源性散光(SIA),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术后1周、术后1月裸眼与矫正视力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05);陡轴向组术后1周、术后1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小于平坦轴组(
P
<0.05);2组术后1周、术后术后1月SI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但术后1月明显小于术后1周(
P
<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陡轴向切口手术治疗术前角膜散光≤0.5D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比较小,视觉质量更好。
2021 Vol. 41 (4): 87-88 [
摘要
] (
117
)
HTML
(1 KB)
PDF
(286 KB) (
136
)
89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联合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张君环
目的
分析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联合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8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超声检测方式分为两组,腹部超声41例作为对照组,联合诊断41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诊断的结果、诊断有效率、早期病变诊断率。
结果
实验组准确性(
χ
2
=4.3020,
P
=0.0385)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检出率(
χ
2
=5.1202,
P
=0.0142)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期病变检出率(
χ
2
=4.1010,
P
=0.0245)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科学性(
t
=6.2141,
P
=0.0000)、安全性(
t
=5.3641,
P
=0.0000)均优(
P
<0.05)。
结论
联合诊断的方式可提高患者宫外孕的检出率,还可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发展黄台,为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与推广。
2021 Vol. 41 (4): 89-89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64 KB) (
118
)
90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凌秾喜, 梁昌权, 陈洪鑫
目的
分析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4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单独予以常规碳酸锂治疗,观察组42例则在使用碳酸锂的同时,加入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安全性情况进行统计评价。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 vs.71.43%)(
P
<0.05);且经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 vs.26.19%)(
P
<0.05)。
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应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2021 Vol. 41 (4): 90-91 [
摘要
] (
185
)
HTML
(1 KB)
PDF
(338 KB) (
146
)
92
表皮样囊肿及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特征及高频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王琳
目的
探讨表皮样囊肿及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特征及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由本院收治且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表皮样囊肿及皮脂腺囊肿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理资料、临床特征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
90例患者中共计发现病灶10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表皮样囊肿99例、皮脂腺囊肿3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分析,表皮样囊肿诊断准确96例,误诊3例(1例皮脂腺囊肿及2例皮下脂肪瘤),诊断符合率94.12%,皮脂腺囊肿诊断准确3例,误诊0例,诊断符合率100%。皮肿部位:躯干30例、四肢50例、头颈部17例及生殖泌尿系统5例。
结论
表皮样囊肿及皮脂腺囊肿超声声像学特征典型,运用高频超声可准确鉴别,具有高诊断价值。
2021 Vol. 41 (4): 92-93 [
摘要
] (
155
)
HTML
(1 KB)
PDF
(409 KB) (
138
)
94
HPV基因分型特点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曹娟娟
目的
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特点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妇科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进行HPV检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及活检。分析高危型HPV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结果
共582例受试者纳入研究,180例高危型HPV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0.93%,其中HPV52、16、58型检出率最高;582例受试者中共30例(5.15%)患者存在宫颈病变;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组、低级别病变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炎性组(
P
<0.05);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病变组(
P
<0.05)。
结论
本院就诊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程度密切相关,定期进行HPV的筛查非常必要。
2021 Vol. 41 (4): 94-94 [
摘要
] (
112
)
HTML
(1 KB)
PDF
(163 KB) (
180
)
95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何平英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病采取颈动脉超声诊断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总计240例,所有患者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脑血管造影诊断,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颈动脉超声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血管闭塞诊断率高于DSA检查,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颈动脉超声具备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能准确显示斑块分布及性质,临床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1 Vol. 41 (4): 95-96 [
摘要
] (
111
)
HTML
(1 KB)
PDF
(310 KB) (
123
)
97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影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
刘冬
目的
探询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影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
方法
选取8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胸部影像学表现。
结果
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中免疫球蛋白G(IgG)、T辅助细胞(CD
4
)、T杀伤细胞(CD
8
)及CD
4
/CD
8
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IgG、CD
4
、CD
8
及CD
4
/CD
8
较对照组而言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8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单侧或双侧大片实变影,多见于右下肺野,观察组合并气胸4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1例;对照组合并气胸5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经常规治疗及联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中呼吸衰竭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胸腔积液、肺不张及中毒性脑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腺病毒肺炎,收效良好,免疫功能大为改善,胸部影像学表现中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2021 Vol. 41 (4): 97-98 [
摘要
] (
124
)
HTML
(1 KB)
PDF
(318 KB) (
123
)
管理/方法
99
养老护理员院前急救培训效果分析及从业需求调查
齐丽, 曲艺, 张艳, 李敏, 李桂玲, 宋田, 范丹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培训效果,了解养老护理员从业需求,为规范化养老护理员队伍提供策略措施,以期积极应对老龄化。
方法
对113名养老护理员进行为期五天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后分析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养老护理员从业需求。
结果
参与培训的护理员对教学计划(97.3%)和授课内容(96.5%)满意度较高,对培训时长满意度(45.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5岁以上护理员对提高薪资、相关培训、减少工作时间和降低强度的需求率高于45岁以下护理员(61.4% vs.38.5%,66.6% vs.33.3%,58.1% vs.30.8%,64.3% vs.35.7%),对资格认定的需求率低于45岁以下护理员(82.5% vs.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护理员对培训的需求率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护理员(52.4% vs.47.6%),对资格认定的需求率低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护理员(82.5% vs.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建设护理员队伍,完善培训体系,规范化养老护理员职业不失为一个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好策略。
2021 Vol. 41 (4): 99-101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399 KB) (
139
)
102
乌苯美司联合G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李杏欢, 徐稳深
目的
探讨乌苯美司联合G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接受GP方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苯美司,比较两组的疗效、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毒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97% vs.41.03%,
P
>0.05);治疗后两组各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血小板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乌苯美司联合GP方案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安全显著。
2021 Vol. 41 (4): 102-103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316 KB) (
126
)
104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彭晓艳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175例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与常规组(8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
结果
术后观察组生理指标中血糖、MDA水平分别为(12.3±2.5)mmol/L、(3.65±0.27)mmol/L,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6±3.2)mmol/L、(4.42±0.5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心理韧性、事件影响评分分别为(68.4±8.4)分、(65.4±12.6)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6.5±7.8)分、(69.4±1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患者生理应激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康复。
2021 Vol. 41 (4): 104-105 [
摘要
] (
96
)
HTML
(1 KB)
PDF
(324 KB) (
139
)
106
NP方案化疗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对肺癌患者临床效果
刘洪, 吴昱冶, 彭文剑, 梁继志
目的
NP方案化疗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对肺癌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84例患者,将这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NP方案化疗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对照组使用NP方案化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57.14%高于对照组40.48%(
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7.14%,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NP方案化疗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具有积极效果,可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1 Vol. 41 (4): 106-107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308 KB) (
176
)
108
“智医助理”在基层医疗服务的应用与探索——以安徽省试点地区寿县的实践为例
陈兆祯
目的
以“智医助理”平台为载体,构建基层医生诊疗服务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医疗信息化水平和应用实效。
方法
通过“智医助理”辅助诊断子系统、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PAD移动终端,将医疗服务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结果
建立全新的人机耦合基层辅助诊疗服务模式,为医生诊疗赋能、为基本公卫管理减负、为居民慢病管控服务提质。
结论
“智医助理”在基层的应用,推进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感受。
2021 Vol. 41 (4): 108-109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288 KB) (
172
)
110
联合检测D-D,NT-proBNP和TropⅠ在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价值分析
黄小玲
目的
探索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联合D-D、NT-proBNP和TropⅠ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因急性胸痛患者120例,根据其临床诊断分为心源性胸痛(57例)及非心源性胸痛(63例),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D-D、NT-proBNP和TropⅠ水平,ELISA免疫试剂盒分别单独和联合检测各组阳性率。
结果
心源性胸痛患者D-D、NT-proBNP和TropⅠ水平高于非心源性胸痛患者(
P
<0.05);对于心源性胸痛组,D-D、NT-proBNP和TropⅠ单独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
P
<0.05);而非心源性胸痛组,联合检测阳性率低于单独检测(
P
<0.05)。
结论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而言,联合检测D-D、NT-proBNP和TropⅠ能提高诊断准确,对后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1 Vol. 41 (4): 110-111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296 KB) (
138
)
112
知信行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手外伤术后患者复诊的依从性的影响
卢妙娟, 石宏英, 唐永春, 黎焕章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手外伤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急诊科收治行手外伤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6)和干预组(n=56)。常规组患者术后予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则予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知信行水平、术后复诊率及手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术后1周复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术后3个月后,干预组的复诊率为98.2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71%(
P
<0.05);两组Carroll手功能及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急诊科手外伤术后患者开展全程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信念和行为,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促进术后手功能恢复。
2021 Vol. 41 (4): 112-113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323 KB) (
158
)
114
教练型领导对护士职业生涯成功及优质护理内涵建设的影响
刘洪艳, 杨晓光, 周春鹤, 李丹妮
目的
探索教练型领导对年轻护士职业生涯感及优质护理落实的影响。
方法
以教练技术为模型,对省级三甲医院66名年轻护士实施教练型领导,对其职业发展的心态、思维及行为予以引导和支持。
结果
护士的教练型领导感知评价及职业生涯成功量表总分均有提高(
P
<0.01),优质护理内涵建设升级。
结论
教练型领导通过教练技术及领导的影响力可激发年轻护士的内驱力,提高其职业发展的规划力、胜任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和优质护理的内涵建设。
2021 Vol. 41 (4): 114-115 [
摘要
] (
109
)
HTML
(1 KB)
PDF
(331 KB) (
187
)
116
主动保温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核心体温及麻醉期恢复的影响
肖友花, 周新春, 李顺利
目的
探讨主动保温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核心体温及麻醉期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均进行预保温,对照组予以保温手术铺单和盖被进行保温,观察组予以电温毯进行保温。比较两组围术期体温、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次数,评估两组麻醉期恢复情况、围术期应激反应[血浆皮质醇(Cor)]。
结果
不同保温方法产妇体温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
P
<0.05),观察组体温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P
<0.05),对照组体温呈持续下降趋势(
P
<0.05),观察组T1-T4时体温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中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下肢触觉恢复时间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d,两组Cor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Cor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主动保温模式其效果明显,对其改善核心体温及麻醉期麻醉均有积极作用。
2021 Vol. 41 (4): 116-117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314 KB) (
132
)
118
RBPT检测对布鲁氏杆菌病病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张轻棉, 闫磊磊
目的
分析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检测对布鲁氏杆菌病病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中心收集的220例疑似布鲁氏杆菌病的受检者血清标本,所有受试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病原体分离试验,以实验室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RBPT与试管凝集实验(SAT)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
结果
以实验室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220例布鲁氏杆菌病的受检者中,共有80例血清标本检查结果呈阳性。RBPT对血清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87.50%,RBPT对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具有极好的的一致性(Kappa=0.822);SAT对血清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87.50%,RBPT对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07)。与SAT比较,RBPT检测布鲁氏杆菌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布鲁氏杆菌病病情通过RBPT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4): 118-119 [
摘要
] (
137
)
HTML
(1 KB)
PDF
(332 KB) (
161
)
120
C-E-CKC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
高杏丽
目的
探讨冷刀-电刀-冷刀子宫颈锥切术(C-E-CKC)对宫颈癌前病变(CCP)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80例C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CKC),观察组则接受C-E-CK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以及生育功能。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排气恢复及离床时间较对照组早,术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好,成功妊娠及成功分娩率较对照组高,流产率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C-E-CKC治疗CCP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保护其生育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1 Vol. 41 (4): 120-120 [
摘要
] (
111
)
HTML
(1 KB)
PDF
(183 KB) (
118
)
121
PCBI疗法与行为分析疗法在≤3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对比
梁增红
目的
观察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干预行为(PCBI)疗法与行为分析(ABA)疗法在≤3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对比。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3例ASD患儿,根据家属选择的疗法不同将其分为P组(42例,采用PCBI疗法)和A组(41例,采用ABA疗法),对比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评分等情况。
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ABC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P组显著低于A组(
P
<0.05);两组患儿ATEC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P组显著低于A组(
P
<0.05)。
结论
PCBI疗法对≤3岁的ASD患儿治疗效果显著,超早期干预能有效提高其社交语言沟通等能力,规范行为特征,短期治疗效果优于ABA疗法。
2021 Vol. 41 (4): 121-122 [
摘要
] (
103
)
HTML
(1 KB)
PDF
(309 KB) (
174
)
123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SF-36评分的影响
李红
目的
分析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n=37)与常规组(n=37),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及干预前后SF-36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结果
试验组依从率94.59%较常规组78.38%高(
P
<0.05);干预后,试验组SF-36评分较常规组高(
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
P
<0.05)。
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 Vol. 41 (4): 123-123 [
摘要
] (
128
)
HTML
(1 KB)
PDF
(181 KB) (
126
)
124
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黎华柱, 林小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轻度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110例轻度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CBT治疗。连续进行两个月的治疗后,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应答方式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
较治疗前,两组干预后GQOLI-74除了物质生活上,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
P
<0.5);治疗后应对方式六个分量表均存在变化,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得分提高,退避、幻想、自责得分降低,除去合理化分量表外其他量表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5)。
结论
CBT可以改善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变患者应对方式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1 Vol. 41 (4): 124-125 [
摘要
] (
116
)
HTML
(1 KB)
PDF
(328 KB) (
205
)
中医/中西医结合
126
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李静静
目的
分析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冠心病HF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n=93)与西医组(n=93),西医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在西医组用药基础上中医组予以益气通脉汤,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94.62%,较西医组75.57%高(
P
<0.05);治疗后,中医组LVEF水平较西医组高,LVEDD水平较西医组低(
P
<0.05);治疗后,中医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西医组低(
P
<0.05)。
结论
在西医治疗冠心病HF患者基础上予以益气通脉汤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2021 Vol. 41 (4): 126-127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284 KB) (
128
)
128
慢性盆腔炎实施桂枝茯苓丸治疗的价值分析
王嘉贤, 刘北梅, 郑清丹
目的
探析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桂枝茯苓丸治疗手段的给药意义。
方法
选择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开展指标详细研究,构建两项组别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方式,各个组别构建之后分别入组25例,试验组采取西药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配合中药桂枝茯苓丸治疗手段,参照组采取西药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手段,分析两个组别给药治疗所得效果有效总体计算值、给药相关不良反应总体计算值,评估两个组别开展给药之前与开展给药一个月之后疼痛症状详细评判分数结果、中医症候方面对应调查分值。
结果
试验组给药治疗所得效果有效总体计算值相比参照组对应统计指标详细内容出现增加(
P
<0.05);试验组开展给药一个月之后疼痛症状详细评判分数结果相比参照组对应统计指标详细内容出现减小(
P
<0.05);试验组开展给药一个月之后中医症候方面对应调查分值相比参照组对应统计指标详细内容出现减小(
P
<0.05);试验组给药相关不良反应总体计算值相比参照组对应统计指标详细内容区别结果不高(
P
>0.05)。
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选取中药桂枝茯苓丸治疗手段存在较好给药效果。
2021 Vol. 41 (4): 128-129 [
摘要
] (
169
)
HTML
(1 KB)
PDF
(298 KB) (
173
)
130
益卫屏风散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雷涛, 蒋涛, 刘厚存
目的
观察益卫屏风散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4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此项研究,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儿平均划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为52例;常规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益卫民风散治疗;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免疫球蛋白系列水平、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常规组(75.00%),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优(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G、IgM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患儿CD
3
+
、CD
4
+
、CD
4
+
/CD
8
+
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患儿发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喉肿痛、汗出不畅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
P
<0.05);两组患儿IL-4均有下降、INF-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益卫屏风散能够理为有效的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
2021 Vol. 41 (4): 130-132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496 KB) (
143
)
133
针刺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下肢肌力的影响
吴景雄, 李灿辉, 廖粤贵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及下肢肌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30例加用针刺干预,观察患者疼痛程度、下肢肌力、髋关节活动度、评估生活质量。
结果
两组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术后3d、出院当日、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3d下肢肌力4级及以上占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6个月下肢肌力4级及以上占比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前、术后3d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针刺疗法可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程度,增强下肢肌力,提高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2021 Vol. 41 (4): 133-134 [
摘要
] (
110
)
HTML
(1 KB)
PDF
(321 KB) (
146
)
135
中医复位手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李铭锡, 罗慧钦, 李兆强
目的
探索中医复位手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45),观察组给予中医复位手法联合石膏固定,对照组仅给予石膏固定。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长度及治疗3个月的腕功能情况优良率。
结果
两组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腕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运用中医复位手法效果较好,可以减轻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减少其桡骨缩短程度,促进患者患肢腕关节功能恢复。
2021 Vol. 41 (4): 135-136 [
摘要
] (
101
)
HTML
(1 KB)
PDF
(302 KB) (
141
)
137
口服骨宝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王昌兵, 许挺, 张朝鸣, 卢明峰
目的
探究口服骨宝丸结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KOA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单纯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联合骨宝丸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0周。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炎症介质水平,并记录两组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差异。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炎症因子IL-6、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用药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骨宝丸对KOA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炎症,且安全性较高。
2021 Vol. 41 (4): 137-138 [
摘要
] (
124
)
HTML
(1 KB)
PDF
(336 KB) (
122
)
139
三种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的成本-效果经济学评价
马海清, 杨碧珍, 邹小雅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成本-效果经济学。
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稳定型心绞痛的93例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据表法分成A、B、C三组,各31例,分别予以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三种不同的中成药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成本效果比(C/E)、增量成本效果比(△C/△E)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速效救心丸组和麝香保心丸组(
P
<0.05);A组、B组、C组的C/E依次为1.42、1.45、1.30。C组当参照,A组、B组△C/△E 依次为2.04、5.06;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
P
<0.05)。
结论
相较于其他两种药物,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本病的效果佳,不良反应少,经济性总体上较优,建议为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物。
2021 Vol. 41 (4): 139-139 [
摘要
] (
104
)
HTML
(1 KB)
PDF
(177 KB) (
159
)
140
宣肺平喘汤配合中医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宋占杰
目的
分析宣肺平喘汤联合中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儿免疫功能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行西医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中医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宣肺平喘汤+中医贴敷治疗,均持续治疗14d。对比治疗前和治疗14d时两组炎症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以及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
3
+
、CD
4
+
)]。
结果
治疗14d,两组血清CRP、TNF-α以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4d,两组CD3+、CD4+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宣肺平喘汤配合中医贴敷可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1 Vol. 41 (4): 140-141 [
摘要
] (
174
)
HTML
(1 KB)
PDF
(339 KB) (
139
)
病例报告
142
补肾利湿活血法在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探讨
李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本病病因明确,治疗上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关键,口服药物对肝、肾、胃肠有一定的副作用,手术一般预后效果良好。在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优势。本文从1例病例分析补肾利湿活血法在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的作用。
2021 Vol. 41 (4): 142-142 [
摘要
] (
118
)
HTML
(1 KB)
PDF
(191 KB) (
156
)
护理
143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科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效果
廉亚平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抢救方法及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经过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常规急救及护理,后者应用院前急救及护理,比较两组研究结果。
结果
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院前急救以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急救效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急诊科急救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大力推广。
2021 Vol. 41 (4): 143-144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303 KB) (
147
)
编辑部公告
郑重公告
新网站开通,欢迎访问。
下载中心
哈尔滨医药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哈尔滨医药》编辑部 备案号:
黑ICP备19005758号-1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